河南風味小吃:長垣棗糕

河南風味小吃:長垣棗糕


長垣棗糕是家鄉河南一道歷史悠久的風味小吃。它油炸而成,黃焦酥脆,香甜可口。

長垣棗糕所用的食材不是普通的麵粉,而是用黍米麵夾上紅棗烹製而成。大棗營養豐富,有養胃、健脾、益血、滋補、強身之功效。尤其是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有抗衰老的功能。人們常說,一天吃仨棗,一生不顯老。黍米也是一種有益於強身健體的食材,早在漢代就被《名醫別錄》列為“補中益氣”的食品。黍谷屬經濟作物,因產量低,中原地帶少有種植,自古以來長垣不僅種植黍谷,而且受水土和氣候條件的影響,所產黍谷品質好。相傳,清朝時期長垣棗糕傳入皇宮,深受皇帝和文武百官的青睞。早些年,家鄉人到鄭州有時也為我們帶些黍米,母親是烹飪好手,炸出的棗糕味道更是鮮美。製作棗糕時母親兩手稍沾涼水,然後抓起一團黍米麵,將麵糰揉成窩頭狀,填入棗泥封口,輕拍成餅放入熱油鍋,稍停片刻翻面,一鍋放4個為宜,既要炸熟又不能過火。幾分鐘的工夫,第一鍋棗糕但便炸好出鍋了。

1968年春節,滿臉稚氣的我回到家鄉長垣,住在姑姑家。冬天農閒,逛縣城是家鄉孩子們的一種趣事。長垣縣城離姑姑家不到5裡地,那天,吃過早飯太陽都過了半晌,樹亭大哥叫著我一起進城。踏著麥苗地、繞過小水塘、走過一座窄木橋,大約用了半個多小時,我們到了縣城。縣城不大,分東、西、南、北四道大街,路寬不足20米,街道兩旁青磚青瓦全是平房。縣城中心有一座百貨商店,商店裡冷冷清清。街上的人三三兩兩,不時還能看到一些帶紅袖箍的人轉來轉去,沒有一點兒過年的氣氛。大哥告訴我,前幾年縣城裡可是熱熱鬧鬧的,特別是東大街小吃,獨具地方風味。我只求能吃上一次長垣棗糕,領略家鄉的味道,可惜轉了半天也未見到有人賣。大哥說,前段時間縣城裡破“四舊”,帶有傳統特色的都“破”掉了,賣小吃的也都回家了。我心裡直納悶兒,這賣小吃怎能和“四舊”扯到一塊兒呢?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長垣這片古老的土地煥發青春,市場經濟帶來了新的變化,縣城裡的特色小吃應有盡有,長垣棗糕特受青睞。棗糕是長垣的驕傲,父老鄉親都很珍惜這塊舌尖上的品牌,從選材到烹製,每道工序都嚴格把關。大棗必須選用色澤光鮮,甜度較濃的上乘棗子。黍谷講究傳統種植,在同一塊土地上黍谷不能連續種植,黍谷與豆類、薯類等作物必須交叉種植;底肥使用農家肥,不用化肥,不打農藥。質地優良的上等食材,才會烹製出美味佳餚。

河南風味小吃:長垣棗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