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怎麼請客才讓老師高興?清華教授35年的經驗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到了,很多家長和學生又開始忙著張羅“謝師宴”表達對老師的感謝,其中有些是孩子升學了,感謝老師的栽培,有些是剛入學要拜新師為徒,自然要表示一下“心意”。這種尊師重道的行為原本無可厚非,但謝師宴庸俗化、物質化、形式化的趨勢愈加嚴重,屢屢遭到一些人士的批評和反對。甚至有些“師門宴”演變成“鴻門宴”,很多“被迫赴宴”的老師疲於應付、叫苦不迭。

教師節怎麼請客才讓老師高興?清華教授35年的經驗

現在有些地方的謝師宴往往規模宏大而內容庸俗,表面上是“謝師”,其實是炫耀自己孩子考試高中、顯示家長經濟實力雄厚、有的甚至藉機給老師們施加壓力,對外還能博得一個“尊重老師、知恩圖報”的美名,何樂而不為呢?那麼,是不是應該禁止搞“謝師宴”?或者說,凡是請老師吃的好一點就該遭到批判呢?其實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請不請客、更不在於“謝師宴”吃什麼,而是在於做學生的到底有沒有一顆感謝師恩的“真心”。客觀地說,對當今社會中的很多學生和家長而言,“謝師宴”往往是“訣別宴”、“敲門宴”,宴請過去的老師意味著揮手“訣別”:請你不要再煩我;而宴請未來的老師目的是“敲門”鋪路:請您收我為徒多關照。由於社會壓力大、節奏快,求學路上總要遇到一個又一個新的老師,人們在“進步路上”總有那麼多能力更強、名氣更大的老師“等著請客”,至於舊日恩師嘛,那還是早點忘了比較好!

教師節怎麼請客才讓老師高興?清華教授35年的經驗

今天,本館曬給大家的是一張普通而特別的老菜單,這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畫家宋滌在1983年10月宴請恩師許麟廬夫婦的菜單。因為9月10日作為教師節是從1985年才確定下來,所以宋滌在10月請老師吃飯並不是教師節過晚了,而是慶祝許麟廬老師68歲的壽辰。

教師節怎麼請客才讓老師高興?清華教授35年的經驗

宋滌先生在少年時期就跟從李苦禪、許麟廬等書畫大師學藝,和老師們感情十分深厚。1983年,調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已滿三年的宋滌獲得了“講師”的頭銜,而此時他已38歲。收入增加後,宋滌首先想到要好好請老師吃頓飯,從菜單上可以看出,這次宴席上不僅有香酥全鴨、清炒石雞、蘭花邊筍、冬瓜雞等“硬菜”,而且還有爆鱔片、清蒸元甲、冰淇淋等當時的“稀罕美食”,而飯桌上的“狀鴛鴦”、“荷花酥”等新鮮菜品,我們很難想象究竟是什麼好吃的。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這一桌豐盛的飯菜至少要花掉宋滌一兩個月的薪水。

教師節怎麼請客才讓老師高興?清華教授35年的經驗

宋滌先生顯然非常重視宴請老師和師母的這頓飯,他專門請人用隸書恭敬地把菜單抄寫下來,自己還特意在一旁註明“與恩師許麟廬、師母王齡文用餐”。而抄寫菜單所用的卡片,正是“榮寶齋”特製的賀卡,封面構圖採用的正是宋滌在1977年創作的名畫《春滿山村》。顯然,宋滌先生用這張卡片做手寫菜單,也是在向老師展示彙報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對於每位有良知的老師來說,學生能夠繼承自己的事業、取得成就,才是最值得欣慰的事情。

教師節怎麼請客才讓老師高興?清華教授35年的經驗

後來,宋滌先生功成名就,晉升為清華大學的教授,他時不時還會請自己的恩師許麟廬和師母一起吃飯。看看照片上兩位老人和自己學生在一起時幸福的笑容,真是令人羨慕!35年前宋滌宴請老師的那頓飯,按照當時的消費水平,可謂是非常奢侈了,但我相信不會有人因此而指責這頓“謝師宴”,因為大家從那張老菜單中看到的是宋滌先生對待恩師的真誠心意,而不是隻會花錢了事、或者另有所圖的“虛情假意”。跟那些不學無術、憑藉“巴結”老師獲取成功的人不同,宋先生一直刻苦鑽研國畫藝術,憑自己的能力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成就,請領略一下這位大藝術家的風采:

教師節怎麼請客才讓老師高興?清華教授35年的經驗

教師節怎麼請客才讓老師高興?清華教授35年的經驗

宋滌先生的山水畫

不光是對待許麟廬夫婦,宋滌先生對李苦禪、張仃、李可染等提攜過自己的老師們都很感恩。宋滌先生一輩子淡泊名利,專注於藝術創作和教學,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學生。在宋教授任職過的清華大學和中國工藝美術學院,他的學生當中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畢業後曾想念起這位淳樸善良的宋老師?在今天的社會,不知道還有誰在升職加薪後會想到感恩自己過去的老師?又有多少人會在老師退休了、年紀大了還經常陪他們聊天吃飯的?哪怕你很忙,也請在今年教師節給你們曾經的恩師送上一聲祝福吧!如果條件允許,就請像宋滌教授當年宴請自己老師那樣,陪自己的恩師聊聊天、用真心請老師吃一頓“謝師宴”吧!

關注公眾號“菜單博物館”,分享更多菜單裡的故事。舌尖故事,古今菜單,美食偵探,禪悅一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