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网专访丨秦鑫:奔跑在区块链中的非投机玩家

原标题:秦鑫,奔跑在区块链中的非投机玩家

在本次采访之前,区块链行业刚刚经历了一轮大规模封号,像金色财经、火币网等在业内较有名望的区块链媒体,其相关微信公众账号被永久停封,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也不得不令人回想到一年前的那场“屠杀”——

2017年“九四”到今年的“九四”,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区块链从业者经历了哪些不为外人所道的艰难时刻?无从知晓,但区块链媒体的不良炒作,破坏了行业发展秩序,帮助发币机构割韭菜还不够,干脆自己发币自己炒,韭菜被割了一遍又一遍 ……这个行业快被别有用心的人玩坏了。

面对各种乱象,秦鑫带领着奔跑财经却站了出来,号称“区块链315”,搅动了整个区块链行业,从币圈大佬到知名行业媒体,再到区块链整体行业,爆丑闻、扒黑幕、追热点,将行业内的鱼龙混杂、乱象丛生一层层揭露给民众。

近日,艾瑞网专访奔跑财经创始人兼主编秦鑫,窥探这个野蛮爆发的行业是否真实可靠?这篇可能有你想了解的区块链行业真实现状和关于奔跑财经的背后趣事……

艾瑞网专访丨秦鑫:奔跑在区块链中的非投机玩家

作家秦榆在其撰写的《湖北人的性情剖析》一书中对湖北人有如此描述: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

但初见秦鑫时,记者很难将出生在湖北的他和秦榆所描述湖北人对上号。因为他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让人不由自主的误认为他只是邻家的大男孩。但就是这个86年才出生的邻家大男孩,面对区块链行业的野蛮生长、面对严政下区块链行业的大洗牌、面对区块链媒体媒体的大规模被封号和高达90%的媒体倒闭潮,却有着超出常人的冷静和淡定。

这一份冷静和淡定来自于秦鑫作为媒体人的一种情怀,而恰恰是这种情怀使得奔跑财经创立的那一天开始就遵循着恪守媒体底线的原则,做客观、公正和公信力的宣传报道。正因为如此,面对瞬息万变的区块链市场和寒冬下区块链媒体的纷纷“扑街”,极尽低调的奔跑财经成为区块链媒体中的一股清流。

闯入区块链蓝海 做一个不一样的区块链媒体

2016年,一直深耕在互联网行业的秦鑫接触到比特币。在此之前,他和当时大多数人一样对区块链一无所知。

“互联网是个瞬息万变的行业,需要不断的保持激情和学习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淘汰,这也是我为何将我创立的营销策划公司取名为‘奔跑互动’(Socialrun)。” 后来随着奔跑互动服务客户逐渐涉水区块链,随着对区块链企业服务的纵深,原本就喜欢挑战未知的他开始关注区块链,并静下心来开始研究这个行业。

虽然2017年的区块链在中国大火,但因为行业质量的参差不齐等诸多因素,直接导致了区块链灰色地带的衍生。媒体出身的秦鑫认为,行业需要专业、有行业追求与责任心的媒体为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带来正向引导,需要一家客观的深度媒体,端正态度,让行业褪去浮躁。媒体人特有的敏感和责任,让秦鑫萌生了做区块链媒体的想法。

2017年的秋天,有了想法就立即要行动的秦鑫在开始着手筹备区块链媒体,他做区块链媒体的想法和首都金融服务商会的想法不谋而合,当年10月,首都金融服务商会以指导、规范、建立行业标准为出发点,并由首都金融服务商会对外投资平台、首金商(北京)投资有限公司参股投资了秦鑫创办的区块链媒体——奔跑财经(FinaceRun)。

不到一年的时间,以内容、技术和运营为核心的奔跑财经,在完成WEB端+APP端+微信端等第三方平台的同时,实现了全平台的布局。截止到目前,截止目前平台影响受众达50万,重度粉丝10余万,已签约50+区块链专栏作家,囊括业内知名项目团队,专业数据研究员,知名财经媒体人、天使投资人等。

目前,针对Pre-A轮的融资正在洽谈中。秦鑫告诉记者,他期望这一轮接入金额在人民币1000万左右,大约占公司股份的15%-20%。

“之所以没有对外拿那么多融资,是因为我们没有去太高估值,因为我们希望在引入资金的同时,能够保证公司独立运营自主性。说实话,钱拿得太多也不完全是好事。从发展的角度,我也不希望公司太膨胀。目前主要是为了做架构,对业务和公司的发展带来帮助,而不仅仅是钱,这也是我们此次融资相较于天使轮没有做估值提升的原因。”

奔跑财经:打造区块链领域重度服务的媒体

“打造一个有责任的区块链财经媒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在创立奔跑财经之初他就规定:奔跑财经所有发出去的报道要真实、有深度、要有奔跑财经作为区块链媒体的态度。但凡涉及有偿的新闻、报道和软性广告,他一律拒之门外。因为他认为,做媒体不能“又当裁判者又当运动员”。

起初,团队里的记者编辑非常不理解,认为老板疯了,送上门的钱都不要,难道老板不缺钱?不爱钱吗?

面对记者同样的好奇,秦鑫说:“钱是个好东西,我也缺钱,因为做媒体非常烧钱。但作为区块链媒体,奔跑财经就要有媒体该具备的态度和节操。尽管有些区块链媒体不遵守规则,帮着庄家做的都是割韭菜的事。但我们不能,因为奔跑财经要做的是深度媒体,要打造的是重度服务平台。”

为了确保将奔跑财经(FinaceRun)打造成区块链领域重度服务媒体,秦鑫从组建团队开始就非常注重人才的甄选。

艾瑞网专访丨秦鑫:奔跑在区块链中的非投机玩家

秦鑫,奔跑财经(FinaceRun)创始人兼执行总编

“我们的团队由从事媒体行业十年以上的资深主编及财经行业专业编辑组建,团队成员多数是主流媒体出身,例如人民网、中国经营报、网易、搜狐、法制晚报等,有着多年深度调研的从业经验。 ”

在打造财经产业链有价值、具有公信力的财经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时,如何推动区块链领域的创新,成了秦鑫思考的问题。

2018年7月7日,奔跑财经启动了2018全球区块链创新创业大赛的作品征集工作。

“我们想通过此次大赛为区块链技术人才搭建一个“区块链技术交流与展示”的平台。目前,大赛还在参赛作品征集中,已经和100多家区块链企业有联络了,之后会和多家机构合作,在11月的时候举办盛典。我们这个比赛不卖奖,严控奖项真实性,靠实力说话,也希望优质的区块链项目可以多多参与进来。”

面对寒冬,笑对区块链行业的荒蛮

2018年8月21日、9月7日,腾讯连续两轮大规模封停区块链媒体微信公众号。随着连续的区块链媒体公众号被封停,无声地传递着虚拟货币监管层新信号。原本喧闹的区块链媒体市场,一时间鸦雀无声。

此时,和所有区块链媒体一样,面临生死一线的奔跑财经在秦鑫的带领下,没有像其他区块链媒体一样开始大批量的删稿、停止内容更新,依旧一如既往的关注着区块链领域的点滴发展,同时秦鑫亲自上阵,带着团队还在做了区块链94一周年大型系列专题报道,从区块链行业的公链、媒体、节点、交易所、活动、人物、资本、落地应用八个层面,外加开篇+收官,共计10篇将近8万字,盘点区块链过去一年,赢得用户一致好评,被众多媒体转载。

当记者将“为什么大部分区块链媒体都叫某某财经,奔跑财经是否也在跟风”的问题,抛给秦鑫时,他诙谐的说:“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是为了挣钱去的吧,开个玩笑。很多区块链媒体取名‘某某财经’,其深层原因在于2017年区块链技术爆发之后,最先在金融领域实现落地应用的,大家很自然的将区块链媒体的属性定位为财经媒体,认为叫‘财经’其实也更恰当。但我认为这样的界定有问题,要知道区块链技术应用不仅仅在金融领域,而是可以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尽管如此,在确定媒体名称时秦鑫依旧选择了奔跑财经作为媒体的名字。因为他希望奔跑财经关注区块链相关的技术和产业的结合,而不单纯的是区块链技术方面的内容。而财经媒体在媒体行业中是相对更加专业的,叫奔跑财经也是意欲将财经媒体谨慎、严谨的态度带入区块链行业。

此番永久封停,对区块链媒体而言预示着什么?曾在94风暴下劫后余生的区块链媒体,能否一如既往的继续纵横区块链领域?区块链媒体如何突出“绞杀”重围?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区块链媒体人。但对此秦鑫却有不同的见地。

“区块链媒体大批被封号,应该说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国家对炒币的态度之前就已经表明了,很多企业不愿意遵守,踩着边界行事,被封杀也在常理之中。在被封杀的这批区块链媒体中有几家是确实介入了炒币行为的,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App store上所有涉及交易的APP是无法上线的,所以大多区块链媒体都是在文章或者网页内设置链接进行转跳下载。”

封号事件,让很多区块链行业的人认为此举加快了区块链媒体的衰落速度。对于此种说法,秦鑫并不认可,因为,早在封号之前,相当程度的区块链自媒体或已遇到经营问题,不少区块链媒体封停之前就已经自然死亡。

他认为,封停对于真正的区块链媒体而言并不是坏事,现在区块链媒体成立的门槛设置太低,导致很多人对区块链媒体存在误解,最多的时候能有上千家区块链媒体,这并不符合行业逻辑,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投机的人太多,破坏了业内的良性规则。

“其实,大规模封号的同时,BAT等互联网媒体已经开始进场,比如百度斥资5千万成立了度链网络科技(海南)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区块链领域。另外,很多传统媒体也跃跃欲试的在为进场做准备。封停是对区块链行业的一次大洗牌,之后会有很多真正的区块链媒体进场。至此,区块链媒体将实现从草莽到规范的涅槃。“

采访中秦鑫告诉记者一个插曲,8月21日第一轮区块链媒体被永久封停时,有人问他是否会担心奔跑财经会被封停?

“我当时也在心里问了一下自己,但内心非常坦然。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做客观、公正和公信力的事情,所有的报道有据可查,有理可依。”

探寻未知,做区块链领域的阿甘

今年年初,奔跑财经花了非常大的精力重新改变升级了奔跑财经媒体平台。这在很多仅仅只有一个微信公众号,便自称“区块链媒体”“财经媒体”的区块链行业来说实属罕见。

但对原本技术算计专业的秦鑫来讲,这事件很平常的事情。因为他认为区块链是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迭代,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如果要真的想要推动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就要从技术应用落地层面发力。作为区块链领域的媒体,如果自身不懂技术,不注重技术,如何谈服务于区块链行业?

艾瑞网专访丨秦鑫:奔跑在区块链中的非投机玩家

所以,从奔跑财经成立开始,他就重资带着技术团队研究开发了自己的平台(APP/H5/PC/WEB)。且此后持续研发和更新,2018年8月17日,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当天,当“恋”以各种形式上演时,奔跑财经(FinaceRun)新版3.0全新升级,“链”上七夕!

据秦鑫介绍,改版后的奔跑财经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深度、人物、创业白板、链+、视频等栏,包括个性化订阅,行情工具等,可以为用户提供24小时的纵向和横向深度分析。同时,全新的平台还设置了“资产管家”,当用户所关注的虚拟货币涨\跌到一定幅度的时候,平台会自动进行警戒提示。

与此同时,此次改版从底层服务器开始更新,增加了针对区块链项目的甄别系统工具。

“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现在很多区块链项目,都是国内的团队、国外的架构,我们会针对这个项目的公开信息做展示,并从底层过滤项目中区块链技术的风险,还与企查查合作,进行企业信息的相关展示,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区块链工具的聚合页面。可以说,此次改版不仅从技术层面提升了用户阅读资讯的兴趣体验,同时为用户获取项目完整信息提供了专业、公正的展示平台,将有价值的信息推给有价值的人,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媒体要借鉴新媒体的做法,但媒体绝对不仅仅是新媒体。区块链媒体在整个行业里的划分属于科技范畴,如果说作为垂直科技领域的媒体报道,在报道科技、技术时自身不注重科技、不研究技术、不投入创新,所有的报道会很差强人意,也不具备说服力。另外,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情况下把有效信息甄别出来,把用户需要的信息呈现给他,做有价值的信息,这点很重要。实现这一功能,需要依靠技术的力量。”

当记者问秦鑫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章的构建平台时,秦鑫告诉记者:在奔跑互动服务区块链项目的过程中,他接触了一些区块链项目和区块链行业的创业者。随着区块链热度的不断升温,问题频发,区块链被人为的‘妖魔化’。

“很多进入区块链蓝海的人不遵从区块链发展的行业法则,尤其是伴随区块链热浪诞生的数以千计的区块链媒体,大多都没有将自己定位在媒体。不仅没有自己的媒体平台,随便注册个公众号就自称为媒体,媒体应该以内容为主,但很多媒体没有内容,有些媒体做的广告甚至比广告公司还广告。”

采访的最后,记者让秦鑫谈谈进入区块链行业这么久,让他兴奋的事情是什么时,他将激起他兴奋点的事情归结为,区块链不断迭代更新带给他的未知。

“我在互联网行业做营销的时候,经常给团队说:‘互联网是个连呼吸都嫌慢的行业’。因为互联网的发展节奏太快了,日新月异。进入区块链领域之后,我发现这是一个比互联网发展节奏更快的行业。在互联网做营销、做媒体、做舆情监测时,我能预判为了至少一个月,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发展的趋势,因为互联网即便节奏快,但仍然能给人思考的时间。区块链行业发展节奏之快,快到你前一刻补充的区块链知识,转身拿去与人探讨时,这些知识点就成了昨日黄花。”

秦鑫告诉记者,区块链领域的快节奏,让这个领域不断的衍生出全新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往往会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被迭代。

“币改的概念,喊出来不到一个月,‘币改’的概念就死了。接着冒出来了‘链改’,而‘链改’的概念还没有弄明白,又有人提出了‘票改’。‘票改’之后,还会出现其他新的我们未知的概念。区块链总让我们永远在面对未知的挑战和新鲜的事情,促使我们永远不断的学习。但我们很努力的学习之后,区块链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就这样我们会不断的被推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当中。我觉得这是一个非有意思的事情,我很享受就这样一直在路上奔跑的感觉。”

进入区块链之后,秦鑫周围很多人,包括他的合作伙伴,甚至员工认为他变得有些疯狂。但秦鑫说他只是想做一件事,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仅此而已。

结束采访前,记者加了秦鑫的微信。在动笔写稿前,记者看到了他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有人说,这是一个:

稍微不努力就可能卷铺盖走人的城市;

即使你很努力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的地方;

这里不相信眼泪,只相信汗水;

或许留下了你的青春,却留不住你的城市;

这座城市叫:北京!

可是这里令人无数人向往,纵然太多的未知,依旧让人狂热,这或许就是折叠空间的北京未知的魅力吧。

从湖北广水农村走出来的秦鑫,想改变命运,但他不仅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情。

秦鑫说,他没有想过他的这个事情会不会实现,他只是想像电影里那个不停奔跑的阿甘一样,做一个奔跑在区块链领域的阿甘,一直跑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