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唐山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比较著名的古建筑有13处。

1.唐山明长城唐山市境内现存长城系明代所建,由秦皇岛市卢龙县刘家口进入唐山市迁安市徐流口村,行经迁西县北部至遵化市东陵乡楦门子口,进入天津市蓟县。在境内共长221.9公里,主要由城墙、敌楼、关隘、烽火台组成,全为砖建。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完整部分只剩下几十公里。原有敌楼554个,现存有形迹的只有140个;原有冷口、潘家口、罗文峪、马兰关等29处关隘,现只存遗址;多数烽火台毁坏。建国后特别是文物保护法颁布后,对长城加强了保护,遵化市等还集资对某些段落的城墙进行了修复。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2.遵化清东陵位于遵化市马兰峪境昌瑞山下,西距北京125公里,是清朝统一全国后所建的两个帝后陵墓群之一。陵区东起马兰峪,西至黄花山,北接雾灵山,南有天台,烟墩两山相对峙。天台、烟墩之间自然形成的出入口称龙门口(又名兴隆口)。陵区南北长约125公里(越过长城,向北延伸),东西宽约20公里,总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是国内现存规模宏大、体系完整的帝王陵寝建筑群。陵内从1663年葬入顺治帝起,到1935年葬入同治帝最后一位皇贵妃止,历时272年,共藏有清代帝、后、妃、嫔、福晋、格格等157人。其中帝陵有: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惠陵(同治)5座;后陵有:昭西陵(孝庄文皇后即顺治之母)、孝东陵(孝惠章皇后即顺治之后)、普祥峪定东陵(孝贞显皇后即慈安),普陀峪定东陵(孝钦显皇后即慈禧)4座;妃园寝有:景陵妃园寝、景陵皇贵妃园寝、裕陵妃园寝、定陵妃园寝、惠陵妃园寝5座;另外在马兰峪东还有公主园寝一座。陵区内各陵建筑规制、布局以顺治的孝陵为中心,建筑最为完整壮观。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3、滦县响水桥据旧志记载:“响水桥,在榛子镇北门外。”“承流桥,在榛子镇东。”其实,“榛子镇北门外”的响水桥早已无存,名扬远近的滦州响水桥指的正是镇东的“承流桥”。这是因为,清代修筑北京到奉天的御路,恰好通过镇东的承流桥,南来北往,承流桥声名远播。原来的响水桥地处偏僻,日久而湮。至于水响,因为这里是燕山余脉的冲积平原,土层以下是石底,水流冲击作响。而承流桥因一个“御”字,几次重修,桥前的“水簸箕”修成五步台阶,激流形成五级小瀑布,水大则轰然如挟风雷,水小则如奏钟磐,于是逐渐被认为是地地道道的响水桥了。据旧志记载,响水桥为“北魏时建”。但目前所见的响水桥已不是北魏原桥。据碑记,明朝万历年间重修一次。清嘉庆七年(1802年)滦州知州倡修此桥,榛子镇士绅、士商集资,于1803年建成。响水桥南北长15.6米,东西宽约5.7米,高约6米。桥面铺筑矩形条石。桥面两侧原设木栏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民捐资改雕石栏杆,两侧各有栏柱8根,高1.5米,各雕有不同形态的荷花图案,有的含苞未放,有的莲瓣盛开。全桥由三个石拱构成。中拱高4.9米,净跨3.7米;两个侧拱各高4.65米,净跨2.7米。整个拱体用精细矩石加糯米石灰浆灌注粘接。拱下为桥墩,以矩石层迭砌成,面向上游为流线型,减少了水流冲击。响水桥左右两侧,各砌人字翼墙,高5.4米,各长13米,沿河砌有护岸。响水桥是滦州八景唯一遗存的古迹。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4、玉田净觉寺位于玉田县城东南20公里蛮子营村东,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建成,主体建筑3殿(门殿、正殿、后殿)、3楼(钟楼、鼓楼、碑楼),另外还有东西配殿、耳房,共98间,占地40亩。中轴线上门殿为无梁殿,单檐歇山顶,石券大门,两侧石砌圆窗,砖雕斗拱,殿内泥塑哼哈二将。后为碑楼,两侧为钟楼、鼓楼。中殿为木结构,前出石柱抱厦,重檐歇山顶,殿内饰民间彩画,东西两侧各有门楼,外檐为砖构,内檐为木构,一面雕龙,一面雕凤,后殿为3间。三大殿皆为琉璃瓦顶。该寺素有“京东第一庙”之称。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5、丰润无梁阁及药师灵塔位于丰润区城南10公里的车轴山顶端。无梁阁又称寿峰寺,建于辽重熙元年(1032年)。无梁阁全部为砖石所建,因无寸木及梁架而得名。初建时只有1层,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增至3层。阁左右各建1座塔,现仅存西侧药师灵塔,建筑年代与无梁阁相同,塔高21米,是我国现存不多见的辽代建筑珍品。东面有文昌阁,建于民国初年。1976年地震中,无梁阁与药师灵塔严重损坏,文昌阁全毁。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6、丰润天宫寺塔位于丰润区西约1公里。天宫寺建于辽清宁元年(1055年)。清宁八年(1062年),在寺西建起密檐实心8面体佛塔1座,共13级高24米多。天宫寺最初称为南塔院。辽昌寿三年(1097年)皇帝赐“极乐”匾额,称“极乐院”。乾统五年(1105年)才改为天宫寺。金天会五年(1127年)八月,朝廷又为天宫寺敕加“大”字,称“大天宫寺”,天宫寺塔即称为“大天宫寺塔”。根据当时规定,寺庙名称皆请朝廷给授赐额,加“大”字以示与其他寺庙的区别。当时京师附近,名刹相望,而赐“大”字的实在不多,足见非同一般。1976年大地震中塔顶震落,塔南面基部开裂下沉。1987年6月开始修复,1989年夏竣工。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7.玉田彩亭桥位于玉田县彩亭桥镇西。相传彩亭桥为金代学士杨绘所建。杨绘号彩亭。据《大明一统志》载:“彩亭桥,在玉田城西二十里,跨蓝水河,相传金学士杨绘建,彩亭,绘号也。”清代初期《彩亭桥碑记》载:“杨老先生,一生好义,力行善,凡便于人者毅然为之,无难色也。”杨绘看到人们经常为唐水无桥而苦恼。于是出资修建了一座3孔石桥。为怀念他,便以他的号“彩亭”来命名此桥。彩亭桥呈长虹弓弦状,为3孔拱券,全石结构。全桥总长19米,桥面宽6米。高6.1米。桥券两侧上部各有突出的神态生动的原雕犀石龙头一对,桥上南北两边,共有雕刻着莲花瓣,寿桃和狮子等各种柱头的石栏杆28根,刻有“犀牛望月、莲花荷叶”等不同浮雕花饰的石栏板26块,东西两端以4块卷云纹望柱栏板收边。现在,彩亭桥成为河北省境内仅有的一座金代古桥。彩亭桥桥身建筑结构坚固,历经金、元、明、清至今,历时七八百年,始终未曾重修过。至今还可承载20多吨重的车辆从桥上通过。彩亭桥为研究金代桥梁建筑和中国石拱桥提供了可靠的实物资料。1988年由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8、迁西蓟镇总兵府迁西县的三屯营原是明代蓟镇总兵府驻地。明隆庆二年(1568年),戚继光驻守三屯营。万历三年至五年,戚继光重新扩建了三屯营城。重修后的三屯营城,高3丈,周7里。设3个正门:南为景忠门、东为宾日门,西为巩京门;两个便门:小东门,小西门。城上建有5座角楼和9座敌楼,有东西两处水关。城北无门,城台上建有紫极宫。城中央有钟楼和鼓楼。镇府是三屯营大城中的小城,为万历三年(1575年)戚继光重修。三屯营城内,官府民房排列有序,大街小巷纵横交织。72条胡同将城内分割成许多方块。城四周有护城河,深处3丈,宽7尺。东门外凿有震湖,湖长350丈,宽10丈,深7尺。用凿湖之土建堤,取名孟堤(戚继光别号为“孟诸”)。湖中堆土石建宛在亭。堤边有上下两座桥,横跨大堤的亭子名为“同春亭”。城西有演武厅和阅武场。新城修好后,戚继光修文治武,从此边关安然。三屯营城在清末保存还较完整。1945年,城堡被拆毁。1947年紫极宫和城内外庙宇均被拆毁。1948年国民党军队轰炸三屯营,镇府大堂被炸毁。1958年,钟、鼓2楼被拆毁。1981年,省拨款在原址修建了戚继光碑亭。1982年,戚继光《重建三屯营镇府记》碑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碑高3.56米,宽1.12米,厚0.26米,碑文记载了当时修建镇府的意义和雄伟状况,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保存价值。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9、迁西景忠山位于迁西县城西北15公里处。主峰海拔611米,素以山势雄伟,风景绮丽而闻名。寺庙建筑约1.9万平方米。从山下直达山顶有石径1700余级,中间经3道茶棚,山顶有三忠祠和碧霞宫。庙宇原为明代风格,因清代几次修缮已变成清代风格。后因多年失修,加上人为破坏,现只存山顶的碧霞元君庙正殿和牌坊式的南天门。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10、遵化永旺塔位于遵化市马兰峪村南堂子山上,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明代戚继光所建。塔高20米,腰身直径3米多,由石座、塔腰、塔尖3部分组成。石座6层,塔腰8层,塔尖11层,共25层。塔顶呈圆形球体。基上建两层砖砌围墙,腰间南北对称,两面各有两个拱形小窟,每窟塑一尊小佛,旁有6个对称小方窗,小窟上方镶垬1平方米的碑记,上款记“钦差总理练兵事务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地总兵官、少保兼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定远戚继光”;中间镌刻“永旺塔”3个大字;下款是“钦差分守蓟州、马兰峪等处地方雍都同知关中王添书”;紧贴下方有“明万历十年仲秋吉日立”一行小字。塔的形状极为别致,塔腰为8棱型,每棱挂有7个铁钟,阵风一过,钟声回荡。各棱上还建有一座小塔,塔身半露半掩,和主塔相倚相靠,浑然一体。主塔上端为7级重檐。在塔的座、腰等部位有60多幅砖刻浮雕,多为花草禽兽,造型各异,古朴美观。1976年大地震时塔顶震斜。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11、大城山兴国寺兴国寺位于路北区大城山主峰南侧。史料记载,该寺始建于唐朝,相传唐王东征时曾驻扎于此,得胜归来后建该寺,取希望国家兴旺之意,故名兴国寺。历经辽、金、元、明、清至建国初期仍有僧人主持佛事活动。文革遭到破坏,76年唐山大地震时被毁。复建后的兴国寺位于大城山公园西南部,占地面积71.7亩,为古建仿唐式寺院。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12、滦县磕头山罗汉洞位于滦县宜安乡大井峪村,西北约1500米处的磕头山西峰的东侧面。西峰东侧有一处高十几丈,宽二三十丈的石崖。在这片石崖的下部,雕刻着大佛罗汉群像,人称罗汉洞。罗汉像并不在洞里,而是雕刻在崖面上。沿崖面自南向北排列,整个罗汉洞摩崖群像分为6个区:1区在罗汉洞最南面,约1尺多高的坐姿造像,雕半成品;2区距1区约4丈多,有3尊造像;3区有2尊高1尺至1.5尺身穿法衣的坐像,刻于龛内,龛前有供台,台上还刻有一个焚香炉;4区在3区北约4丈多,造像分3层,雕刻着1至2尺左右高的大佛罗汉35尊,主人和侍从表现明显;5区紧靠4区,分上、中、下三区排列,每层一龛,有15尊身着法衣姿态各异的罗汉和一位幼童,一条飞龙。每个罗汉都拿着不同的法物,或拿蛇,或持龙,间或扛杵抡锤者,形象各异,姿态逼真,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据考证,罗汉洞摩崖造像是辽代大康年间(1075年—1084年)所刻。南唐名臣吉格之后于五代后晋时从中山迁到宜安,家宅随富,但人丁不旺。为此,雕凿罗汉洞以祀神佛祈福。遗憾的是,文革期间这些浮雕罗汉的头部几乎都被毁坏了。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13、丰润定慧寺大殿位于丰润区西北的东、西佑国寺村之间山坡上,俗称还源寺,始建于金代天会年间(1123年—1137年),占地20余亩。该寺原有正殿3层,分前殿、中殿、后殿。后殿的右前方有鼓楼1座,左前方有钟楼1座;西有1座13层宝塔和两座八角亭。全寺因年久失修和地震破坏,现仅存一座后殿,为全省仅存的一座金代寺庙建筑。


唐山还有古建筑,这个怎么也想不通啊,大地震是什么时候


内容转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