嚣张!这个县“飞天大盗”代代相传

【综合】由“地上”转到“天上”、由“本土”转到“海外”,河南省信阳市罗山籍盗窃群体的犯罪轨迹持续了几十年——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公交车、长途汽车上扒窃,到2005年,开始盗窃本土机场大巴和民航旅客财物。随着本土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这部分群体又开始盗窃国际航班旅客财物,成为名副其实的“飞天大盗”,被公安部挂牌整治。

19日,河南省公安厅发布消息称,历经近两年的打击整治,昔日恶名在外的罗山“飞天大盗”悉数落网。截至目前,当地警方抓获该类涉嫌犯罪嫌疑人92人,成功劝返滞留境外人员315人。

92人被抓获、315人被劝返

北京法制网报道,据介绍,为严厉打击“飞天大盗”,河南省、市、县三级警方采取挂牌整治、重点打击、联合劝返等措施,层层传导压力。 在河南省公安厅的组织下,信阳、罗山警方派出工作组分赴民航、高铁警方取证、追赃,协调办理涉外案件,与中国多个机场等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安排专人定期查询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库,一旦发现罗山籍盗窃旅客财物网上在逃人员,主动与办案单位对接,积极协助开展追逃。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河南警方成功侦办民航、高铁盗窃案件25起,并顺利实现诉讼和判决。

为消除滞留境外人员等待观望心态,对“飞天大盗”形成更大震慑,当地警方集中警力搜集证据,对违法犯罪嫌疑人实施公开抓捕。2018年5月18日,在中心城区举行打击盗窃诈骗犯罪誓师大会,向“飞天大盗”宣战。按照一人一专班、一人一方案的要求,由局党委成员带队,对在逃人员,强力组织抓捕。目前,2018年以前上网的18名罗山籍侵财类网上在逃人员落网15人,落网率83.33%。

对心存侥幸、滞留境外伺机继续作案的人员,罗山县警方加大劝返工作力度,取得积极成效。其中,5月26日一天即回国6人,6月2日一天回国5人,6月6日一天回国9人,7月9日一天回国7人,7月17日一天回国5人。

作案人员回乡后大肆炫耀引他人效仿

重庆上游新闻报道,“飞天大盗”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城市的客车、火车上从事割包、掏包、掂包等犯罪行为,2000年后转移到本土航班上进行空中盗窃,2010年后“飞天大盗”的“无本生意”从本土航班转移到国际航班上。

警方称,“飞天大盗”严重影响了中国政治声誉、经济发展、甚至国家安全,罗山县至少已有426人被列为飞机盗窃高危人员。

罗山县周党镇派出所门口的宣传栏上记载着这样一段话:周党镇毗邻光山、新县、是三县结合区域,总人口7万余人,是罗山县常驻人口最多的农村乡镇。周党交通便利,省道219线和339线在境内交汇,人员流动较快,治安形势复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镇大部分居民踏上了北上南下的务工路,“前辈”在尝到了扒窃这种不劳而获的甜头后,逐渐走上了盗窃之路。2010年,时任罗山县刑警大队副大队长的杨智林,在公安内部刊物上发表论文称,在本土航班上盗窃的参与人员从周党镇个别村组到全镇各村街,再蔓延到周党周边的彭新、潘新、山店、莽张等14个乡镇101个村。截至2010年,已有426人被列为盗窃高危人员。他们作案手法如出一辙:发现有人携带现金或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后,盗贼尾随跟踪,趁人困顿之时,或单独作案、或相互掩配合护。盗贼反侦察意识极强、使用假身份证,落网后拒不认罪。

“飞天大盗”为什么多是河南罗山籍人?杨智林称,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这类人又把目光瞄向空中旅客,认为空中旅客携带现金贵重物品多,容易作案、作案后所得赃款赃物多。作案人员回乡后大肆炫耀其作案成果,于是盗窃民航旅客财物之风愈演愈烈。

嚣张!这个县“飞天大盗”代代相传

罗山县2017年曾发出敦促“飞天大盗”回国公告(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转战国际航班,迪拜被作为境外窝点

媒体在周党采访时多名当地人发现,2010年左右,“飞天大盗”从国内转战了国际。原因有二:本土一直保持打击严厉态势,各地机场公安机关建成了高危人员库;带大量现金乘坐飞机的国人越来越少。

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罗山警方积极办理全国各地打击处理周党籍“飞天大盗”191人,彼时刑满出狱48人,正服刑人员55人,受到拘留67人,在逃人员26人。

媒体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搜索发现,从2008年至今的10年间,共有20起罗山籍人员在飞机上实施偷盗获刑案件,这20人中有8人是累犯,多次实施盗窃;20人中的19人获刑6个月至14年有期徒刑,1人获刑拘役三个月。

在国际航班的选择上,则具有随机性。裁判文书网显示,2014年12月30日,罗山人任国良在乘坐由迪拜-亚的斯亚贝巴飞往广州的ET606航班时,趁被害人不备之机,盗得被害人双肩背包内的美元62250元,并将其中的美元6万元用黑色塑料袋包好后藏匿于其座位左下方的地板上。

迪拜,这个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亦是“飞天大盗”在国外的落脚点。当地人士表示,这些“飞天大盗”的每个人手里都有虚假身份证或他人的身份证,被用于乘坐飞机等交通工具时作案。

媒体发现,部分“飞天大盗”都是两罪并罚——盗窃罪和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

讲究“传帮带”,大都是叔侄、兄弟组合

1995年起,周党人张岭和自己的堂兄在苏州跟着长途大巴,做起了偷盗“生意”。后来胆子慢慢大了,他们便尝试在国内外的航班上动手。《北京青年报》报道,张岭说,这一行讲究“传帮带”,大都是叔侄、兄弟组合,熟人团队合作。一来不容易发生分歧,二来一旦有人被抓,也不会为减轻处罚,轻易供出自己的同伙。师傅带徒弟,一传十,十传百,就有了“飞天公司”。

至于偷盗的方式,主要就是眼力和胆量,眼力练出来了一眼就能看出来谁是有钱人,好下手。张岭还说,上飞机了,行李要放离自己远一点,可以趁着拿自己行李,大胆翻翻别人的包。“这就讲究稳、准、狠了。”

有人问,你做这个,家里人知道吗。“周党认识我的人都知道”。张岭没有直接回答。

张岭说,有朋友曾劝他,赚了“第一桶金”就洗手别干了。“根本控制不住啊。在家整三亩地,一年见不到几个钱。跟一趟飞机,多的能有十多万,你说哪个来钱快?豁出去了。”

2005年起,张岭开始尝试在国际航班上偷窃。第一次出国时,他准备了两万块的路费,辗转好几个国家,到达土耳其,最终收获了三倍的“盈利”。

在张岭看来,选择国际航班作案,主要是因为盗窃同等财物,外国相对量刑较轻,有的偷了几十万才判了一年。

“我吃过几次牢饭,最久的一次是八年。外财不富命,哥们还是劝你别干了,做点正经事。”张岭说。这之后,没有人再在群里接话。

据报道,很多罗山人“名声”在外,这为民警办案提供不少便利。警方有时会判断作案人员户籍地联系罗山公安局抓人。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罗山警方投入警力数千人次,收集情报信息上万余条次,接待各地民航警方来人办案100余次,协助抓获潜回老家的逃犯30多人,从中破获盗窃民航旅客财物犯罪案件近百起,追缴赃款赃物400余万元。(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