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我们都知道,这一天总会来临:网易博客将关停。多少人最后更新记录停留在2014年。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在这个大家都爱吃信息“快餐”的年代,博客已经让人无从下口。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今天是8月30日,按照十天前出现的《网易博客网站关停、迁移的公告》,3个月后,网易博客的生命就将终结。

这当然不是第一个关停的博客,在网易博客之前,博客大巴(blogbus)、百度空间、微软MSN Spaces等多款曾经叱咤舆论圈的博客平台都已经停止运营。这也许还不是最后一个关停的博客——还有新浪博客在撑着呢。还能撑多久?天知道。

博客时代很讲情怀

尽管在网易博客宣布关停之前,已经有多家博客平台已经早于网易退出历史舞台,但不少媒体仍然愿意把网易博客的退场,视为“博客时代落幕”的最大标志性事件——这并非一时矫情,网易博客确实曾在博客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

然而,跟其他互联网产品一样,击败网易博客的绝非活到最后的新浪。作为适应PC时代的内容发布平台,博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显然是过于笨重了,非但缺乏与用户/粉丝的即时互动,甚至无法让人们随时随地关注。而这种“易得性”正是移动互联时代信息生产者的标配——如果你还要我正儿八经地打开电脑,输入网址才能访问——没错,这看起来满满都是“仪式感”,但比起微博微信的随手可得,这“仪式感”还真是一年一次就够了。

可惜,对于网络服务提供商来说,一年一次的“仪式感”显然不足以养活他们的众多员工,再有情怀,也敌不过资本的逐利。实际上,网易关停博客完全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可以说,能坚持那么久,已经是网易“很有情怀”的表现了。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Lofter又是啥,能吃吗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丁磊也肯定意识到了网易博客的“重”,不过对这样一款产品,网易似乎还并没有完全放弃。

关于停运,网易更精确的表述是”可以将网易博客上发布的日志、照片等内容,一键搬迁到网易LOFTER”。搬迁后,用户也可以在LOFTER继续记录和分享日常。

而LOFTER的最大特点正是“轻”,用法轻,汇聚的用户也很“轻”:以摄影、胶片玩家,绘画及动漫爱好者为主,偏向于图片社交。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对于网易来说,从博客到LOFTER,不应该是一场简单的粉丝迁移,而是要争取做到“粉丝融合”。网易博客要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至于是鸿毛还是泰山,就得看LOFTER如何利用它来助力自身的涅槃了。

毕竟LOFTER自己也有点自身难保,其对外宣称的用户量也不过2000万,至于活跃用户肯定要少得多了,甚至连其定位到底是要小众还是大众,看上去都还是摇摆不定的。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曾为骄子,今成弃子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当年做对的地方,恰恰就是今天倒下的原因。

博客之所以曾拥有金子般的时代,很明显是做对了不少事:在那时,拥有一个粉丝量不错的个人博客是件不小的事,长脸面之余还有商业价值。个人用户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打理好自己的博客主业,不让它“长草”。

时代在变,社交兴起,天生就缺社交互动娱乐属性的博客开始走下坡路。不少知名博主转战更加轻阅读的产品,内容出产者和消费者同时厌倦了在博客写洋洋巨著。完成从PC端向手机端的过渡,博客明显掉了队。

短,短一点,再短一点!视频被抖音压缩到15秒,文字压缩到70字,这样的主流传播方式让博客看上去像一个弃儿。可这长而严谨,恰是博客时代最值钱的东西。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适者生存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残酷的丛林竞争第一法则,从网易博客的退场,其实还能衍生更多思考:纸媒、杂志、期刊,甚至所有传统媒体的生存危机……

改变,很可能会死,不改变却一定要死。去,还是留?从来都不是自己说了算。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付费阅读:你会为谁的口水买单

网络综艺的野心,只是取代电视?

退场与迷思——论网易博客的陨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