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楊其靜:川普是一個「超級挑戰者」

因為兩年前的一篇舊文,楊其靜教授突然“火”了!

這位46歲的重慶人,在中國人民大學完成了他的本科,碩士和博士的求學生涯,隨後一直在中關村大街59號的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任教。

楊其靜的研究領域是組織經濟學,他更關注的是公司治理和國家治理,包括央地關係、官員治理、腐敗與反腐敗、政企關聯、 土地問題、國企改革等多個領域。嚴格意義上來說,國際政治經濟並不是他的主攻方向。

201611月,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編輯出版了一期《政策簡報》。在這期簡報中,楊其靜教授以“特朗普當選,中國面臨巨大挑戰”為題,詳細分析了特朗普競選口號的實質,特朗普的性格特質,以及特朗普上臺可能會對中國形成的挑戰。

這份正文只有19頁的分析報告,事後被認為是中國智囊機構對特朗普政府最精確、最有前瞻性的分析。


人大教授楊其靜:特朗普是一個“超級挑戰者”​楊其靜教授撰寫的政策簡報。

原文很長,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到網上自行搜索。

我在這裡對報告的第二部分進行一些摘編:

我們必須充分地認識到,至少與里根之後的歷任美國總統相比,特朗普可能是最足智多謀、作風最彪悍且敢於不按常理出牌的美國總統。對於所有對手來說,特朗普都必將是一個超級挑戰者。

第一,極具愛國主義情懷並敢於擔當。房地產大亨、億萬富翁特朗普在2015616日宣佈參選美國總統時已年滿69歲,享受著幸福美滿的家庭生活。如果他不是擁有超級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敢於擔當,他就不可能自掏競選經費,毅然決然地投入到這場異常漫長艱辛且註定要相互揭底抹黑的美國總統競選活動之中。

第二,非凡的膽識和戰略洞察力。特朗普洞察到了美國的政治經濟已經走到了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廣大勞工階層的利益受損卻被精英階層忽視,同時外來移民的快速增加已威脅到了白人在美國的絕對主導地位。由此,他不顧一切地打破美國諸多的“政治正確”禁忌,通過大聲疾呼“使美國再次強大”和“美國優先”而贏得了美國沉默的大多數選民的支持。

第三,高超的戰術技巧和運營能力。他巧妙地利用一些爭議性話題而使自己成為媒體追逐的明星而擴大了自己在選民中的認知度。他還把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體利用得淋漓盡致。作為商界大佬,他有一個精幹而高效的競選團隊。結果就出現了這樣驚人的一幕:希拉里的競選團隊800

多人,特朗普僅130人;希拉里競選廣告支出2.114億美元,特朗普僅0.74億美元;希拉里贏得每張選票的成本是21.63美元,特朗普僅13.29美元。

第四,極富挑戰精神且意志堅定。他面對社會精英、主流媒體、競爭對手,甚至和共黨內部建制派的一致打壓,但他卻越戰越勇。即便在一些民調顯示其落後希拉里10個百分點而被普遍認為即將慘敗時,他也絕不言敗,反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選戰之中。這使得那些堅決抵制和反對他政治主張的人也不得不表示佩服。

第五,為達目的可不擇手段。雖然在美國競選活動中,對手之間相互抹黑在所難免,但人們還是不得不驚呼這場有特朗普參與的大選至少是二戰以來美國最怪異、低俗的大選。很多共和黨內的初選對手在敗選之後始終不肯與他和解;在最後兩場電視辯論中兩個競選對手竟然沒有禮儀性地握手;奧巴馬甚至在大選之後仍然堅持認為特朗普最不具備擔任美國總統的品格。

楊其靜教授最後指出:億萬富翁唐納德·J.特朗普以“使美國再次強大”和“美國優先”為口號而當選美國第45任總統。他不僅視中國為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而且明確地將競爭聚焦於製造業的爭奪。為了打擊中國的製造業,促使製造業資本從中國迴流到美國,特朗普很可能在經濟政策上搞兩手抓,即一手強化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另一手在美國國內大力推行減稅去管制的新自由主義政策。

與此同時,為了惡化中國的外部環境和製造不穩定因素,美國很可能與俄羅斯和解,進一步強化亞太地區的軍事部署,深化與周邊國家的聯盟關係,甚至更加大膽地對中國進行軍事挑釁。

“考慮到近年來中國在製造業領域相對於美國的成本優勢已基本消失,因此特朗普政府真的有可能對中國形成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對此,中國必須儘快研究應對措施。”這份《政策簡報》最後寫道。

令人惋惜的是,這份簡報並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直到2018年中美貿易戰爆發後,國人在指責中國智庫缺乏高質量、前瞻性的研究時,才從舊紙堆裡翻出楊其靜教授的大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