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醬干誕生記

平江醬幹是一道傳統小吃,起源於湘鄂贛邊塞重鎮岳陽市平江縣長壽街,又名長壽醬幹,是清咸豐年間百歲老人何維豐(1847—1947)首創,味道醇美,唇齒留香,在民國時期,醬乾的香味就已經飄到了湘鄂贛邊區,成為了平江的特產擔當

平江醬幹誕生記

在平江本地依舊保留了最傳統的醬幹加工方法,最原始最淳樸的醬乾製作工藝,保留的是食物最原始的味道...

醬幹是豆製品食物,當然是離不開黃豆的,黃豆從地裡採摘下來首先要剔除雜質,泥塊,不好的豆粒等,這也是一件看上去簡單實而很麻煩的一件事情。

平江醬幹誕生記

秋收冬藏後的黃豆開始縮水,把黃豆清洗以後放在井水裡面浸泡,黃豆在水裡開始慢慢膨脹,在攝像頭的記錄下,你可以完整的看到黃豆在水的浸泡下是怎麼慢慢變大的。

平江醬幹誕生記

黃豆經過浸泡後,就開始準備磨豆漿了,磨豆漿也是用傳統的石磨來進行加工的,磨豆漿是個力氣活同時也是個技術活。

平江醬幹誕生記

變成豆漿以後,就要用濾布過濾,目的是去除裡面的粗纖維跟渣滓,經過這一步驟後,生豆漿便新鮮誕生了。

平江醬幹誕生記

隨後再把生豆漿倒入鍋裡面熬煮以後,再把表面的一層泡沫去除後就可以出鍋了,新鮮豆漿的味道瀰漫在作坊裡...

平江醬幹誕生記

熟石膏經過反覆碾壓後,兌水後就變成了“點豆腐”的石膏水了。

平江醬幹誕生記

隨後再將出鍋的新鮮豆漿與石膏水混合在一起,在這期間,蛋白質,水,石膏碳酸鈣,在溫度的催化下就變成了鮮嫩的豆花。

平江醬幹誕生記

接下來就是裝箱了,把豆花放進去之前,要先用乾淨的包布墊個底,把豆花放進去之後再用包布蓋起來,這個步驟要做好,不能讓豆花溢出來。

平江醬幹誕生記

隨後就到了壓榨的步驟了,裝箱完成後要趁熱壓榨,這種傳統的加工方式在其他地方已經銷聲匿跡了,這一步驟尤為重要,一般需要四十分鐘左右才能把水壓榨乾淨。

平江醬幹誕生記

通過壓榨後的豆花就成型了,變成了厚薄適中的白豆腐了,如果你是準備做豆腐的話,那到了這一部分就大功告成了,而對於醬幹來說,這才是剛開始。

平江醬幹誕生記

接下來就到了滷製的步驟了,滷汁是很重要的,要用數十種中草藥材跟香料放在鍋裡熬煮,一般來說,還要在裡面加上雞湯,反覆熬製。

平江醬幹誕生記

隨後再把白豆乾放入滷汁中,在這個過程中還要加上鹽,味精,醬油等調味品,加蓋熬煮,旺火催開,文火慢煮,經過30分鐘後,白豆乾就已經改頭換面了,變成香氣襲人的醬幹。

平江醬幹誕生記

到了這一步還沒有結束,滷好的豆乾還要進行烘烤,這一步驟十分看人對火候的把控,火候太欠醬幹就會綿軟無韌性,太過則容易導致焦糊,恰到好處的火候,才能真正使醬幹發出滷香和烤香的混合香味。

平江醬幹誕生記

接下來就是進行調味了,淋上麻油,再給醬幹配上辣椒粉、孜然粉、蒜泥等調味品,醬幹到這一步就算大功告成了。

平江醬幹誕生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