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打造“西部鞋都” 18万制鞋工人有望回乡就业

封面新闻记者 田雪皎 王祥龙 摄影报道

9月19日,资阳在成都举行鞋服产业专场投资恳谈会,浙江、广东、福建及省内上百家知名鞋企汇聚。近年来,成都、重庆制鞋企业纷纷向资阳安岳县、乐至县转移,目前超过500家鞋企入驻两地,资阳市借势提出打造“西部鞋都”。根据资阳市相关部门统计,资阳有18万制鞋工人,均在外地就业,随着“西部鞋都”的建设, 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将陆续回乡。

资阳打造“西部鞋都” 18万制鞋工人有望回乡就业

打造“西部鞋都” 招商触角延伸至东南沿海

“希望能和你们共同发展。”19日,恳谈会交流发言中,浙江温州康奈集团副总裁周津淼“喊话”安岳、乐至两县政府领导。

乐至万贯鞋业产业园负责人毛兵也感叹,乐至、安岳发展制鞋产业的“春天来了”,因为沿海人力成本上升,用工难凸显,劳动密集型的制鞋业瞄准了西部地区。处于成渝两大中心城市之间的乐至安岳,随着交通区位改善,还有人口大县保障,成为沿海鞋企转战的主要阵地。

资阳打造“西部鞋都” 18万制鞋工人有望回乡就业

资阳市政府副市长舒勇介绍,产业转移特别是制造业转移,正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由沿海发达地区转向内陆地区,由大城市转向周边半径80—150公里的城市。近年来,成渝地区的鞋业企业,特别是2017年以来,随着成都“东进”战略,大量落户资阳的安岳和乐至。但是,从成渝转移到资阳的鞋企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缺乏整体规模与集群优势。

资阳结合现阶段的产业基础,提出了打造“西部鞋都”,集研发基地、生产基地、集散中心于一体。资阳招商的目光,也从成渝鞋企进一步扩大到全国制鞋产业,特别是福建晋江、浙江温州、广东东莞等国内鞋业主要聚集地。

区位人力优势明显 18万制鞋工人将能回乡就业

恳谈会上,鸿星尔克总经理王汝彪说,从与安岳县政府接触,到在安岳投产,总共用时98天,效率非常高,后续的项目布局也已经展开。

鸿星尔克西部生产基地落子安岳,首先看重的是安岳第一人口大县的劳动力。万贯制鞋产业园毛兵也透露,安岳、乐至两地有18万成熟的制鞋工人,但绝大多数分布在成都、重庆,“家乡的鞋厂建好了,相信他们更愿意选择回家乡就业。”

资阳打造“西部鞋都” 18万制鞋工人有望回乡就业

据了解,乐至万贯制鞋产业园3家外贸鞋企即将投产,创汇超过2亿美元,“其中一家一次用工需求就是5000人,县政府也在积极帮忙解决。”毛兵说,乡政府正在建立数据库,会及时将招工信息传递给外出务工人员。

区位和人力的优势,让安岳和乐至形成较好的制鞋产业基础。“两地竞争不可避免,但我们将从市级层面加以统筹和引导,形成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资阳市副市长舒勇说,资阳正对全市鞋服产业进行整体规划,安岳、乐至两县一并纳入规划,将建设“一个中心、两个基地”,安岳侧重于女鞋和运动鞋制造,乐至侧重于皮鞋生产,“我们进行指导,实现各有侧重、错位发展,切实避免低端、同质化恶性竞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