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实景拍摄

童年,也有童年的生活方式

在山川河流里玩耍,在白云青山中长大

用最适合孩子的方式

给他们应有的生活

1

小镇里,距离腾冲市区12公里的秧田洼,是卢姓寨子。离市区不算远,但几百年来,这个寨子并不因和市区的距离有多大变化,大多数人都过着相似的一生。

远近处姓卢的人,几乎都是从这个寨子里搬出去的。寨子48户人,全是亲戚,区别至多不过血缘近一点远一点。大家说话时,爱用姓氏归属自己:我们这个姓的人,祖上出过某位有名望的人;我们这个姓的人,还有多少木匠,多少石匠。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实景拍摄

秧田洼是明朝戍边时兵屯形成的村寨。依偎在高黎贡山的山脚下,河流蜿蜒而过,大片梯田环绕。在这里生活,有土地有技艺,自成一体。人们一生中的大事——盖房起屋,生老嫁娶,也早已沿袭出了有序的生态,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村寨运转系统。

这种自成一体的村寨生态,成为了秧田洼最坚固的部分。12公里外的城市,高楼和商场,公寓和红绿灯,和它俨然两个世界。城市是所有人熟悉的当下,村寨是所有人熟悉的记忆。秧田洼的时间,似乎在某个时刻停顿了。这里是一片巨大的回忆场。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实景拍摄

“以前这里是我家的老宅,以前我从这条路上学,以前春节时我们在这玩灯。玩灯很热闹啊,还有节目表演,各式花灯……”。寨子里的人爱跟你说起这里的以前,这个“以前”并不久,老屋还有人住,老院子里的植物还在长。从出生到老去,生活的痕迹有迹可循,便会带来巨大的安心——一切并非虚妄。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寨子里每一个人都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愿意固守这样看似清苦的生活。在这里度过的一生,是更为真实的一生——或许,在卢老师看来,还是更为开心、健康的一生。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实景拍摄

2

卢老师生于此长于此,也老于此。他在这里教了30多年书,这个寨子,人们做一件事,动辄几十年。卢老师退休了,堂屋里挂着“光荣退休”的匾额,30多年的时光,最后都刻进了这匾额,和人人口中称呼的“卢老师”里。

卢老师是小学老师,从上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头几年,他教过无数小孩子。尽管已经60多岁,童年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他的小孙女也正在经历童年,小孙女随父母在城市生活,他忍不住感叹: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实景拍摄

山里的童年,且五十多年前的山里,有怎样的童年?不过是玩泥巴,玩沙子,去河里洗澡捉鱼,坐在柴垛上从山坡快速滑下来。可卢老师说:那时我们太高兴了,无法比拟。

玩泥巴,玩的是“老妈妈煮鸡蛋”,砌一个小小的炉子,把稀泥放进去,一加热,泥巴咕嘟咕嘟响个不停。没有字面意义上的任何玩具,可卢老师说,那时候玩的太多了——整座山,整条河,整个大自然,都是他们的游乐场。这是他们日后熟知家园生活的沃土。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实景拍摄

山里的童年,不怕脏。小孩个个都泥乎乎的,但皮实健康。用卢老师的话说,这是因为在和土地、自然打交道的过程里,免疫力增强了。如果一味讲卫生,日后碰到这些所谓的细菌,就没有任何抵抗力。

“农村的东西看起来不好看,黑黝黝的,但不是说不健康。漂亮不代表健康”,卢老师说。当他的儿子出生后,他也这样让儿子长大,去山里、河里野,和大自然玩。有时儿子放学后也要帮忙做农活:上山找柴,放牛放羊。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实景拍摄

卢老师自己,更是13岁便独自挑着柴和米,去往县城读书,走10多公里到学校,吃不起食堂的饭菜,租下别人屋檐一隅,自己买菜做饭。

山中这样长大的孩子,没有一个是娇气柔弱的,他们一生和自然亲近,土地接纳了他们全部的喜悦与悲伤,让他们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被摧毁。卢老师说:正是13岁那年的经历,让我在长大后,能从容应对所有现实。

而常年生活在城市的小孙女的童年,在卢老师看来,他们的玩法太现代了。不愁吃穿,玩具成堆,物质生活比之卢老师的年代,要幸福太多。可卢老师知道:我度过了一个比他们开心的童年。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实景拍摄

3

并非感谢苦难。山中的童年所给予的,是强健的体魄、与自然的联结,同时照拂着身体与心灵。秧田洼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相似的童年,童年玩闹的场景也依旧在,山、水、土地、花草树木。这些,是村落在每个人成长中最初的给予。

童年,也有童年的生活方式。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实景拍摄

小镇是美好生活方式的聚落,孩子们的生活,也有态度。卢老师所在的村寨旁,不远处便是小镇的宋庆龄和平天使幼儿园。宋庆龄女士始终关心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积极发展儿童教育事业,她提出了“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让儿童立志做文化的主人,做自然的主人,做宇宙的主人”的教育思想及理念。

世界上最美的画面,就是孩子的笑脸。我们也坚信着“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和平天使幼儿园凭借先进的管理模式、独特的课程体系、强大的教育团队,为孩子的一生负责。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实景拍摄

小镇Club Med,建成后将成为一家山顶“地中海俱乐部”,孩子们在山上探险远足、亲子游戏,累了,就睡在帐篷营地,满天繁星仿佛伸手就能摸到。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这里也将是完美度假、生活的开始。

小镇峡谷里,我们会做一个亲子溪流探险的设施,让大自然给予孩子勇气。溪流旁边的农田会划出亲子农场部分,让孩子在这里体验农耕文化,知一米一粟的由来。

“她比我幸福,但我比她开心”丨山脚下的童年

▲实景拍摄

在物质充分的当下,在大自然里为孩子还原一个开心的童年。这也是小镇对居民最初的给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