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 奋进新时代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紫云 奋进新时代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紫云,金秋田园迎灿烂朝霞,绿水青山映红漫山。山坡,橛红梨熟;田园,蔬果丰盛稻米黄;村庄,秋色迎客摄好景;景区,多元融入发展景象新。

紫云 奋进新时代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紫云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以及迅速发展的现代特色农业,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条件。近年来,紫云始终把生态优势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优势和拳头品牌,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融入生态旅游资源来开发;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旅游产业收入实现井喷式增长,让乡镇因旅游而活,让贫困群众因旅游而富;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格凸河景区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与农业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城镇建设融合发展。

特色农业让农民赚上“生态钱”

金秋,稻穗沉、脐橙黄、橘子红、薏米熟、蔬果盛。为确保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紫云自治县创新发展思路,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人人奔小康”为发展目标,让坡耕地变为花果山、景观带,力争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升级发展的融合进步,把生态做成产业、产业做成景区,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促进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产业支撑。

紫云现代农业起步晚、发展快,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建成了以板当镇硐口村百灵生态蓝莓园为中心的精品水果产业带,以白石岩乡幸福园村为中心的红芯红薯产业带,以火花镇达帮片区为中心的生态葡萄产业带,以四大寨乡喜凯村为中心的脐橙产业带,以火花镇董桑、禾弘村为中心的冰脆李产业带,以猴场镇平坝村为中心的辣椒产业带,以宗地镇德昭、打若村为中心的中药材产业带,以大营镇打彩村为中心的葛根套种魔芋产业带,以及坝羊镇的生态绿叶产业带等,紫云“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紫云 奋进新时代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葡萄节里尝葡萄

在紫云,春有猫营、猴场的草莓,夏有火花镇冰脆李、板当蓝莓,秋有猴场平坝黄金梨、火花镇、松山街道办的葡萄,冬有四大寨的脐橙、大营镇妹场村柑橘等精品水果等,四季有花有果的绿色新紫云,常年吸引着不少远近游客采摘体验,享受大自然赋予的“生态红利”。

紫云 奋进新时代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坝羊新山茶园

紫云 奋进新时代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采摘蓝莓

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让百姓获得直接经济利益增收的同时,还拉动了农业观光、采摘体验、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全县农家餐旅馆从五年前的不足100家发展到如今的近1000家。

民族特色村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紫云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的地方,具有浓郁的人文风情,有《亚鲁王》苗族英雄史诗、布依族蜡染、跳花、三月三、四月八等特色文化资源,有中洞苗寨、新驰、红岩、九岭、巴身小 、二关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和民族村寨,“徒手攀岩、上刀山下火海、竹王崇拜、岩上杂技”等传统文化。

紫云松山街道办枫香村,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民族村寨,该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入村多个路口安放简易花盆,村中小溪上修建了多个拦河坝,在清澈的水面上建有浮桥、趣桥、摆桥等,河岸边建设有滑梯、旱滑道、烧烤场、游乐园等配套设施,随着该村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吸引不少客人进村游玩。

枫香村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走出了一条集休闲、观光、娱乐、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推动该村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子。站在村中在建景观台的小山上,往四周望去,青山、绿水、田园与民宅相得益彰,相互依托,美不胜收。

同样,火花镇九岭村,是一个距今已经有300多年历史的村寨,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因为村寨的保护得当,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吊脚楼成了许多旅行者的向往之地。

紫云 奋进新时代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九岭乡村游火爆

为接待前来游玩的客人,去年,九岭村将原九岭小学改建成九岭宿舍,并把布依妇女心灵手巧编织的土布床单、布包等民族工艺品,以及本地土特产摆放在九岭宿舍里,与客人分享。九岭宿舍,让游客有了一个“家”的同时,也为当地百姓多了一份收入。

流传于远近的“紫云金山有银山”一语,指的是紫云格凸河镇银山村的妖岩苗寨,那里山水奇丽,风光迷人,云海茫茫,每年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赏景。

紫云 奋进新时代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游客采摘柑橘

2012年,妖岩村民自发成立了安顺首家乡村旅游发展合作社。合作社组建了老、中、青三个不同角色花样的表演队伍,闲时务农,遇有客人前来,载歌载舞与客人互动联欢,并把留宿客人分派到各个农户家中,感受苗族人家的饮食起居习俗,享受回归大自然的心境。

在紫云,有以妖岩、巴身小 、翁贡、洗鸭河、二关、新驰、海子、中洞等数十个传统苗族村寨,有以九岭、红岩、鱼良寨、平寨、噜嘎、枫香等数十个传统布依族村寨,经过几年的成长,具备了闲时务农,客来接待的能力。各村寨因地制宜,确定不同民族风情主题,结合山水、人文、风土人情,开展“特色风情小镇、特色风情小寨”品牌营销推广活动,成就了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风情小寨,推动了乡村社会经济发展。

依托资源上项目强经济

地处麻山腹地的紫云自治县,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绮丽的格凸河风光,深秋出现堪称世界绝景的“格凸神光”,给人以回归大自然之心旷神怡。紫云紧紧抓住安顺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契机,围绕安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立足紫云资源禀赋,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紫云 奋进新时代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帐篷酒店

建成的海子公园、紫云公园、羊场红色文化公园以及改扩建的松林公园、紫云硐佛教文化公园、亚鲁王广场城市综合体等,丰富了群众的休闲文化生活,让前来游玩的人们感受到绿色紫云新风采。

依托格凸河景区自然资源和沿岸民族文化,紫云以市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为契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自身资源和区位优势推进项目建设,深入挖掘自身潜力,规划建设了国际攀岩基地、格凸攀岩小镇、帐篷酒店、亚鲁王城、洗鸭河漂流、城市休闲公园、亚鲁王广场城市综合体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激活内生动力,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

建成的30顶帐篷酒店,包括停车场(机动车和自行车)、餐厅厨房、接待中心、健身房、中草药园、图书馆、游泳池、民俗体验馆、多功能厅小广场、苗族文化街道、自然课堂和农田体验区等,集旅游、休闲度假、户外体验等为一体。让客人能在这里感受历史与现代和谐共生,原生态和心灵升腾共鸣。让在此度假的游客享受纯天然的绿色有机食品和生态环境,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共生、人与自然的结合,探索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体验本地的自然文化,蜡染、织布、采摘中草药等,通过客人的体验、感受,能更好地把本地的文化、风景、民族风情传播出去,让客人成为最好的传播载体。

历史上的格凸河,沿岸居住着男耕女织的苗族儿女,他们农时农耕,闲时跋山涉水,攀爬悬崖,以采摘名贵中草药、摘燕窝、掏燕粪等,练就了攀岩这一生存本领。为传承和发展这一民族文化精髓,紫云在格凸河景区修建了集赛事运动、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攀岩基地,吸引不少攀岩爱好者前来休闲度假,运动体验,以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规划建设的亚鲁王城,包括游客接待中心、将帅府、卿相府及街市、城门、城墙、停车场、办公管理中心、旅发广场及迎宾广场等;景区提升改造内容包括游客接待中心、景区大门改造、盲谷码头、燕子洞码头、大穿洞码头、小穿洞码头等,以及从紫云县城至格凸河景区沿线景观、绿化亮化工程和辛福桥至景区的车行道与自行车、人行道分离的旅游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一个全新的格凸河景区新貌亮相市第五届旅游发展大会。

把握新常态抢抓机遇

随着惠兴高速、安紫高速的相继开通,209省道完成改扩建工程,紫望高速、改扩建的G354国道紫云段即将建成投入使用等,紫云迎来大交通大发展的机遇。

“十二五”期间,紫云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工业产业和民营企业稳步发展。“十三五”期间,紫云正抓住融入安顺、贵阳1小时经济圈。在回望中坚定信心、奋力前行;进入新时代,紫云把握新常态、抢抓机遇大发展。

坚持工业发展做强经济总量。近年来,紫云按照“以石为主、与‘石’俱进、多元并举、统筹发展”的工业发展思路,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年产200万平米板材的玉腾石业、年产50万平方米大理石板材的贵州六合石业、年产200万平方米的紫云鸿基石材基地、年产200万平方米的太平洋蕙佑石材、年产100万平方米板材及碳酸钙系列产品的淋金灿石材等。同时,为整治石环境,规范石材生产加工场,紫云产业园区管委会在猫营石材工业园区内建成小微石材加工园,以打造“花园式园区”为目标,把以往零散的石材加工场归纳起来,集中生产、统一管理,聚集发展,不仅促进了石材小微企业的发展,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2016年,紫云将猫营工业园区10栋标准化厂房打包给亚洲鞋业协会,入驻欧丽莎、佳宏等6家鞋企发展鞋业产业,入驻鞋企涉及鞋业制造、包装、物流及管理等,现拥有工人522人。预计到明年初入驻鞋企业增加到8家,鞋业城工人将增加到1300人。

随着园区企业的增多,工人的逐渐增加,为不少贫困村民创造了不少商机,他们通过开设农家乐、小买部等服务行业来增收脱贫。目前,猫营石材工业园区一带,新增个体经营户21家(餐饮10户、五金2户、旅馆5户、超市2家、医务药铺1家、洗脚洗浴1家。

推动城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近年来,一些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关民生大计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美丽村居示范效应明显。从当前实施的情况看,城镇建设已成为紫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农村与城镇在基础设施建设、消费水平、生活环境、教育质量、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差距正在缩小。

绿色发展开启新篇章

近日,记者走进格凸河镇格丼村,一排两层楼的小别墅院落敞开着,正在村前文化休闲广场打扫卫生的罗麻布说,她家是从该村后面的半山腰搬迁下来的,比起以前居住在山上时的生活环境,现在算是享福了。

紫云 奋进新时代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格丼新村

“想不到,我们居住的这个山旮旯,还能享受与城里人没两样的生活。”村民王玉妹说,村里的房子都进行了改造换新,村前修建了休闲文化广场,村中修建了山体公园,不少村民们都开起了乡村旅馆;现在的格丼新村,十年前只有几户人家居住在这里,随着环境设施的改善,山上的村民逐渐迁入,居住在这里的村民有百余户了。

全村人口2153人中,有2056人是苗族,是典型的苗族自然村,是亚鲁王文化的主要发掘地之一。2013年,格丼村被列入市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示范点。

同样, 紫云五峰街道办海子村是一个典型民族村寨,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和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一条海子大道将海子村和县城区串联起来,让原本的民族村寨成为城市的一部分,村民变为市民,村寨变为旅游景点,这让海子村民感到有些意外。

走进海子公园,前面是宽阔的海子大道,把村庄与县城连为一体;园内三个大小不一的休闲广场,在秋日绿木的映衬下,来广场活动一下,有不一样的舒畅感;村庄在广场、绿木、湖水、栈道的环抱下格外美丽。这让海子村不仅具备了现代村落的所有条件,还具备了城中村和旅游村寨的条件, 海子村民梦寐以求的期盼终于变成了现实。

紫云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中,把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规划在县城,目前,已完成一期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工程,搬迁入住来自全县深山区、石山区的714户3166人贫困村民。二期易地扶贫搬迁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有序的施工建设中,建成后,预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能容纳1万人。随着紫云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建设工程的加速推进,紫云东城区域逐渐形成。

紫云 奋进新时代 让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

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

近年来,紫云以“村与城镇联动、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紧扣“全域紫云、产城互动、景城一体、城乡统筹”的要求,抓住安顺市作为全国山地新型城镇化改革试点的历史机遇,以城市为中心,以镇村为重点,充分运用“一分三向”模式,突出把握“特、新、化”三个关键,扎实做好山地特色城镇建设工作。继续开发新城区、改造老城区,延伸县城中心发展的脉络,做大县域中心城市,以格凸河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为契机,向南打造格凸河旅游小城镇,向北启动建设县城至猫营工业园区城市快速干道,打造猫营工业小城镇,向西建设县城至白云工业园区城市干道,加快推进西部片区城镇化建设,向东依托黄家湾水利枢纽工程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区,力争到2020年实现城市规划建设面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城区人口达到15万人以上。(安顺日报记者 姚福进 图/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