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走彎路!零錯誤模式下的干預方法——漸隱

少走弯路!零错误模式下的干预方法——渐隐

恩啟社區APP

特教老師最多的平臺

少走弯路!零错误模式下的干预方法——渐隐

有家長在後臺提出疑問:孩子明明總用頭撞桌子,家長怕他受傷,就給桌子的硬角包上了海綿,沒想到孩子撞得更使勁了,這可怎麼辦?

隨即,家長說出了前後經過。以前明明從來沒有過這種行為,有一天他沒站穩,不小心撞到了桌子。孩子姥姥看到了,趕緊跑過去抱起明明看他有沒有受傷,還親了親明明的額頭。明明特別喜歡姥姥抱抱親親,但現在孩子越來越大了,也抱不太動了,慢慢就不抱了。

有了這一次,明明就總撞到桌子,家長開始覺得他是不小心的,也沒受傷,就沒怎麼在意,結果有一天他直接往桌角撞把頭撞破了,家長趕緊把桌角包上了海綿,可是明明越撞越使勁,甚至開始往大理石地面撞,不知道怎麼辦了。

明明撞頭的不良行為是怎麼產生的?

少走弯路!零错误模式下的干预方法——渐隐

明明發現撞頭這個行為能引起姥姥的注意,得到他想要的抱抱,就不停的撞頭,後來發現姥姥的關注一點點減少了,明明就更使勁的撞頭,又引起了姥姥的關注。家長想幹預明明撞頭的行為,給桌角包上了海綿,減少對明明的傷害。減少對明明的關注,以為明明得不到關注會減少撞頭的行為,結果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家長對導致自傷行為的刺激進行了不正確的漸隱,導致了自傷行為的加劇。

01

什麼是漸隱法?

漸隱法是在行為培養的過程中,逐漸改變控制某一反應的刺激,促使兒童對部分變化了的或完全新的刺激仍能產生相同的反映,也就是說,刺激漸漸減少,兒童反應依舊。

這樣講很多家長可能都不是很理解,那我們舉個例子:練字。

我們練字的時候,都會選擇使用字帖,一頁字帖一般都有兩部構成:描紅、臨摹。描好了就可以開始照著字自己寫了。怎麼算練成了呢?不在字帖上寫,在其他地方也寫的也像字帖一樣,就算練成了。你從描紅到能臨摹,再到自行書寫,字帖對你的幫助逐漸撤掉,你依然能寫的像描紅時一樣,這個過程就是漸隱。

02

漸隱法能做什麼?

我們瞭解了什麼是漸隱之後,那漸隱法能在我們干預孩子的過程中起到什麼樣的作用?我們可以利用漸隱對孩子進行什麼干預呢?

漸隱法既可以幫助孩子學習新技能,也可以矯正孩子的不良行為。

下面舉幾個例子。

學習新技能

漸隱法對於訓練語言能力欠佳的孩子命名能力、訓練孩子畫圖能力和點數能力都有很大的用處。

去年我帶過一個孩子亮亮,他多數都是在重複別人講的話,很少有自己的語言行為。我問他:“你叫什麼名字?”他會說“名字。”有時候他也會重複我說的話:“你叫什麼名字。”為了讓他形成回答名字的行為,我用了漸隱法。

首先我選擇了亮亮愛吃的薯片作為強化物。個別訓練的時候,我像往常一樣和亮亮面對面坐在個訓室裡。輕聲問他:“你叫什麼名字?”在他還沒反應過來時大聲說:“亮亮!”具備模仿能力的亮亮很自然的就模仿說:“亮亮。”在他說出“亮亮”後,我馬上給他一片薯片作為獎勵,並誇讚他:“真棒!”

反覆幾次後,我調整了詢問的方式,我用稍大的聲音問他“你叫什麼名字?”隨即馬上用稍小的聲音說:“亮亮。”亮亮隨即模仿。幾個回合之後,我接著調整音量。直到我用很大的聲音問亮亮:“你叫什麼名字?”用很小几乎聽不見的聲音說:“亮亮。”亮亮也依然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回答名字的行為就逐漸形成了。在我追蹤亮亮回答名字的行為時,他依然能在別人問“你叫什麼名字?”之後,回答“亮亮。”

在教孩子繪畫的時候,漸隱法也同樣適用。

例如,之前在教欣欣畫圓形的時候,使用了兩道漸隱的程序。

首先第一道漸隱程序:我為欣欣準備了類似字帖描紅一樣的材料,一個由很明顯的斷點構成的圓形,斷點之間的距離很小。一開始我會指著圓形對欣欣說:“描一下這個圓”。我會輕輕握住欣欣的手,幫助欣欣完成畫圓的任務。練習幾次之後,我改為先指著圓說“描一下這個圓。”並輕輕用手指抵住欣欣的手背畫圓。當欣欣可以這樣畫圓之後我改為只指著圓說:“描一下這個圓”。最後我只用言語,說:“描一下這個圓。”

當欣欣可以自己描圓的時候,我開始了第二道漸隱程序:即將顏色很重、間隙較小的斷點逐漸變為顏色較淺、間隙漸大的斷點,直到最後只提供給欣欣一張白紙,要求她獨立畫圓。

矯正不良行為

漸隱法一般都用於建立新行為,但也有個別用於矯正不良行為的時候。

美國心理學家瓊斯就用漸隱法成功消除了一名孩子的懼怕。小彼得年僅兩歲,特別害怕兔子、白鼠等,甚至連皮毛和棉絨也怕得要命。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已經不得而知,也不必深究,目的是消除小彼得對絨毛的恐懼。

瓊斯的做法並不複雜,就是當小彼得與其他孩子一起玩得高興的時候(這一點是關鍵),她給孩子看一隻兔子,她天天堅持這樣做,先是遠距離地,後來兔子的距離與孩子一天比一天近。開始時,彼得對兔子仍然怕得很,但隨著這一過程的進行,他的恐怖開始減弱。漸漸地,他能夠容忍兔子與自己靠近,到了第四十五次,他已經可以將抱到自己的懷裡撫摸它,並讓這個可愛的小動物輕輕地咬自己的手指頭。

漸隱法可以有效消除孩子緊張懼怕的心理。

自閉症孩子有時候會難以忍受一些聲音、或害怕某樣東西難以表達,就會出現各種情緒與行為問題。用漸隱法進行矯正可以減少問題行為的發生。

再如,杉杉不吃粗糧,可為了身體健康著想,家長想要矯正孩子不吃粗糧的行為。(杉杉為非自閉症孩子,此處舉例是為了幫助家長更好的理解漸隱法。自閉症孩子合適的飲食請依照專業人士的意見與建議。)牛奶是杉杉每天都會喝而且非常喜愛的飲品。一開始家長把少量粗糧混在牛奶裡,以杉杉接受為目的。杉杉適應了一段時間後,家長把牛奶一點點減少,直到杉杉可以不再混入牛奶吃掉一些粗糧。

03

漸隱法有什麼優點?

我在萬千方法中選中了你,那你總要有點過人之處吧。

★首先,節省時間。

直接給孩子提供了正確的反應模式,誰也不想走那麼多彎路不是?

★第二,避免錯誤的發生。

在人們以前的學習觀中,學習一定要親身去體驗,成功也好錯誤也好,嘗試之後才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能做。而漸隱為教育者打開了新的思路:直接為學習者提供一個無錯誤的辨別過程,以免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錯,反而強化了錯誤的發生。

★再者,減少孩子問題行為和情緒問題的出現。

直接給正確的反應供孩子學習,總比嘗試失敗了,得不到強化,情緒低落,沒有成就感,最終抗拒進行干預來的要好。每一次矯正都是對的,給兒童會成功的信心;每一次體驗都是快樂的,減少問題行為和情緒問題的出現。

04

漸隱法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什麼?

1、遵循正確的步驟很重要

①正確選擇目標行為,每次只能選擇1個,明確隱退的刺激。

目標刺激(最終激發行為的刺激)的選擇要是孩子在生活中常見的,比如之前我們提到訓練亮亮回答名字的行為,目標刺激就是問:“你叫什麼名字?”這就是常見的刺激。常見刺激會提高孩子接受訓練的頻率。

②選擇合適的強化物。

強化物幾乎是每個干預方法都會出現的老朋友了。強化物的強化作用可以幫助訓練者做出正確的反應。

③選好起始刺激。

選擇刺激前,先要了解孩子的情況,確保這個刺激能第一時間引起兒童的反應,確保反應的發生。常見的刺激類型有言語、手勢動作、身體接觸、環境。

④安排漸隱的步驟,並嚴格實施。

在正式進行矯正之前,最好把詳細的步驟寫下來。首先要明確的,就是為了達到最終的目標行為,準備要漸隱的刺激的維度,比如之前例子中提到的:問名字聲音的大小、描點的深淺,等等。其次,要寫明從上一步過渡到下一步的規則,且規則要根據孩子的水平進行調整。

2、漸隱步驟的大小要合適

誰也不能一口氣吃個胖子,干預也要一步一步來。刺激維度的漸隱一定要緩慢。當然,如果兒童已經表現出不耐煩,可以適當加快速度。但如果兒童的反應發生多次錯誤,那有可能就是訓練速度太快或步子大了,需要退回前一步或者放慢干預的速度。還是那句話:注意調整。

3、提示要從“最大”到“最小”

什麼是最大提示呢?借用亮亮學習回答名字的例子,最大提示就是老師用最大聲提示回答“亮亮!”,干預的第一個步驟所用的刺激,也就是對學生進行最多的指導。那最小提示大家一定就明白了:是對學生進行最少的指導,甚至不做任何提示。

在進行這個最大最小的提示時,一般情況下都會加入身體提示,逐漸變為視覺提示,最後到不進行任何提示。

4、刺激要及時撤除。

如果長時間對某一行為的產生提供刺激,可能會讓孩子的行為發生固著,對刺激產生依賴。

少走弯路!零错误模式下的干预方法——渐隐

漸隱法是小步子建立新行為的方法,除了漸隱之外,塑造鏈鎖也是在教育教學中經常被使用的方法。我們將在以後的推送中與大家分享。

少走弯路!零错误模式下的干预方法——渐隐
少走弯路!零错误模式下的干预方法——渐隐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少走弯路!零错误模式下的干预方法——渐隐

(點擊關鍵字即可獲取)

少走弯路!零错误模式下的干预方法——渐隐

恩啟,讓康復更有效!

少走弯路!零错误模式下的干预方法——渐隐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恩啟社區APP”-孤獨症行業資訊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