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漂:畢業三年才發現,不喜歡這個城市

前幾天大學師妹跟我聊天,她說:“我想離開這座城市

。畢業三年了,我每一天都過得好累,對這個城市早已經談不上喜歡,更找不到留下來的理由。

於是,她跟我描繪了這樣的場景:每天早上六點半已經習慣性自然醒,然後努力擠上1603路然後轉地鐵,站一個半小時到公司;工作談不上喜歡,但壓力卻很大,加班是常態;下班後同樣花費一個半小時到家,在附近的沙縣小吃點一份快餐,然後回到租的房子裡。四處隔斷的房子裡,經常傳來各種聲音,即便是疲憊不堪,也很難靜靜休息。

滬漂:畢業三年才發現,不喜歡這個城市

這幾乎是每一個滬漂最初在上海的影子,曾經滿懷夢想來到這座城市,覺得這裡的一切值得高看。無處不通的地鐵,名牌滿目的商場以及從摩登大樓裡走出來的人兒都閃著金光。於是們租下房子,怯生生的求得一份工作。然後,每天擠著地鐵,機械的重複著上班、吃飯、租房、睡覺。

然而,三年的時間,足夠讓滬漂把這座城市看清。四通八達的交通背後是整個城市的川流不息與車水馬龍,擁堵甚至嚴重的擁堵,是每一個上下班高峰期必然會上演的景象;滿目名牌意味著超高消費和買不起的現實;閃著金光的白領充斥的上海,985大學生、研究生到處都是,普通本科的學歷在這座城市毫不起眼。

多少個加班的夜晚,錯過末班地鐵,而選擇深夜,甚至壯著膽子,一路狂奔過凌晨兩點沒有人煙的馬路;多少次開會錯過飯點而餓到胃痛,回到家裡匆匆一袋泡麵,來不及洗澡甚至卸妝,就累到睡著;工作總是跟績效掛鉤,老闆不需要知道你做了多少,而只是需要知道結果怎樣。

滬漂:畢業三年才發現,不喜歡這個城市

然而,即使你覺得這樣的生活你付出了許多,卻依然到了月底發現付了房租,充了公交卡,吃穿完之後,所剩無幾。更要命的是,這個城市高高在上的房價,更讓你覺得買房遙遙無期

可是,抱怨歸抱怨,生活仍要繼續。無論是在這個城市,或者不在這個城市,生而為人,你要體面的活著,那就得工作、賺錢、有房、組成一個家庭。那麼,問題來了,選擇哪個城市去安家立業?

留下來繼續深造

這個城市的好處在於,即使人才濟濟,但仍是機會遍地,工作的機會、投機的機會、冒險的機會···……機會多,並且待遇高,有志青年在這個城市更有可能找到合適的舞臺。

頭三年對所有滬漂而言的確苦不堪言,但當熬過了這個階段,到了第四年,照這個工作年限可能會變成小主管或者經理,工資15k起每月,慢慢的手上會逐步開始有一定的積蓄。而越往後,積蓄越多。

滬漂:畢業三年才發現,不喜歡這個城市

熬到第五年的時候,你已經獲得了購房資格,並且具備了一定的還貸能力。那麼,在上海安家也不是不可能。之前上海房產薈公眾號《購房總預算200萬左右,滬漂可以買在哪?》一文中,已經為大家梳理過,總價200萬以內新房源上海目前仍有在售。

如果認為200萬新房太遠,可以選擇中外環附近小面積的二手房,目前普陀、浦東、閘北、楊浦均有不少房源在售。按照首付比例3.5成,貸款30年來算,200萬總價的房子,每月還貸在6900元左右,也是在

可承受範圍

離開選擇二線城市終老

而如果執意對這個城市沒有留戀,那我建議你們去二線城市,理由我在上海房產薈公眾號《為什麼不建議你現在去三四線城市買房》和《三四線樓市愈演愈烈,小鎮青年何去何從》中為大家梳理過:

首先,相比於三四線城市,二線城市有著僅次於一線城市的交通、配套及工作機會;而相比於一線城市,節奏沒有那麼快,生活還算安逸,房價相對較低。目前二線城市房均價在2.5萬/㎡左右,而北京、上海、深圳房均價普遍超過4萬/㎡。

滬漂:畢業三年才發現,不喜歡這個城市

其次,目前全國房價已經突破8000元/㎡,大部分三四城市房價高於9000/㎡,房價水平直逼二線城市價值窪地,三四線城市所謂的房價優勢已經不再顯著。

再次,全國範圍內二線城市的搶人大戰愈演愈烈,二線城市敞開大門為人才(大專及以上學歷即可)提供落戶甚至買房補貼,對於滬漂而言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遇。

漂,對所有的滬漂而言,都不會一種永恆的狀態;當受夠了那種如落葉般飄零,沒有著落的生活,最終我們都會選擇一種平靜,尋找一個歸宿。

或是攜手一人在魔都安家,雖然前十年內,大概率的需要擠地鐵、趕公交、加班、還房貸,但至少在這裡已經生活逐步穩定,並且有了一個可以擋風遮雨的家。或者選擇去二線城市,較好的工作機會、便利的生活配套、不算高昂的房價,生活壓力不會太大。無論去或者留,滬漂,最終,都不會再漂。願你早日結束這種漂泊苦旅,找到一個合適自己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