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三个精准”定位农村职业培训 有力有序推进技能扶贫

今年以来,雁江区人社局加强与农业、旅游、发改、扶贫等部门的沟通,整合各方扶贫资源和力量,充分凝聚全区脱贫攻坚合力,积极推进技能扶贫,突出人员、课程、监管三个关键环节的“三个精准”,着力在深化技能培训脱贫行动上下功夫、求实效,贫困劳动力“赋能”、“提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精准人员识别,夯实工作基础。严格履行组织领导直接责任,“精确调查摸底+精细数据管理”双管齐下,落实专人抓实抓牢技能扶贫各项基础工作。一方面,常练调查摸底“基本功”。制定下发《雁江区2018年贫困家庭就业情况、就业意愿统计表》,定期安排专门人员、专门时间,深入村社、走访农户、逐一询问,对区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符合劳动年龄,有就业能力且有就业或创业愿望的劳动力一一调查摸清底数。2018年,全区16个未脱贫贫困村和插花式非贫困村共有“零就业”家庭92户、未就业贫困劳动力279人。另一方面,更新数据库做到“精细化”。在坚持动态完善、定期核准农村劳动力信息管理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细致分析、划分类别,特别是加强与扶贫部门“六有”数据的比对,建立贫困家庭劳动力基础信息、转移输出、就业培训、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安置等“五个名单”,做到基本情况清、生活状况清、技术特长清、择业愿望清、就业状况清“五清”,为开展培训人员组织、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精准课程设置,提升技能水平。积极围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及贫困劳动力对农村实用技术的需求,着力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师资三个方面增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实效性。一是紧贴实际优化培训内容。结合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与农业局等部门及时交换信息,掌握全区农业农村发展现状,根据地域实际、季节特点和产业特征,从水产养殖、蔬菜种植、经果林种植等特色板块经济出发,有针对性地增设柑橘种植、龙虾养殖、土鸡养殖、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内容。二是与时俱进探索培训方式。采取“群众点单、讲师配菜”方式,施行“授课+咨询”保姆式服务,有效解决了以往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窄、针对性不强、贫困户需求度不高的问题。三是因材施教配强培训师资。除聘请家政服务员讲师、专业厨师为贫困户授课外,还聘请了农业、畜牧等单位有丰富理论素养和优秀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任教。截止目前,区人社局联合农业、扶贫等部门组织就业扶贫培训12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252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85期,培训农村劳动力26450人次。

三、精准监管指导,确保培训实效。认真落实监管指导职责,坚持以开班程序、考勤管理、实践效果作为督查指导的重点,确保技能扶贫程序规范、管理严谨、成效突出。一是过程管理提升工作水平。严格备案审批程序,实行培训机构开班前1周递交开班申请等工作机制,认真审核培训教师资质、培训学员身份、培训场地等开班条件,符合要求才准予开班。压实镇村两级责任,培训班所在镇(乡)、村(社)落实专人跟踪服务,对培训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进行监督,强化日常考勤打表,做好参训人员组织。二是指导实践提高培训质量。加大对贫困户课后实践指导力度,特别是在嫁接栽培、果树修剪、畜牧养殖、养老护理等理论培训后,通过“田间课堂”等方式,让每个贫困户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消化吸收、熟练掌握,解决学用脱节、培训就业两张皮问题,确保实践指导到位。三是长效督查保证培训效果。落实监督检查常态化机制,明确专人不定期深入培训点对培训贫困户人数、考勤管理、教学实绩、时间进度等方面开展抽查检查,今年以来,先后深入各个贫困村开展检查71次,有效保证了技能扶贫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