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跳樓,教師停職,如何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學生跳樓,父母痛哭;教師停職,悲劇緣何一再上演?

據媒體報道:2018年9月15號,黃山市歙縣歙州中學高二學生小垚,從教學樓上墜下,後經醫院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家長聲稱:在開學典禮上,小垚曾被訓導主任方某在一千多人面前扇過三個耳光,理由竟是因為他微笑了!9月15號,高中二年級晨會的時候,小垚再次被方某當眾批評,理由還是因為微笑。

學生跳樓,教師停職,如何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學生跳樓,教師停職,如何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又一個悲劇!

我們只需要一個詞,然後,沉痛地搖搖頭,表達對一個花季少年生命消逝的惋惜,但那個學校的所有孩子,必將長時間將這段慘痛的記憶留存;他們的老師,可能因此受到嚴厲的處罰,經濟上的、政治上的以及工作上的。

孩子走了,小小年紀,他將什麼都不承擔,建設者也好,接班人也好,未來家庭的頂樑柱也好,都跟他無關了——另一個世界裡,或許也有各種磨礪在等著他吧,我們是不得而知了!

現在,最痛不欲生的,莫過於他的父母,夫妻兩抱頭痛哭——他們的世界,或許,就此坍塌!(下圖為《北京晨報》拍攝的夫妻兩抱頭痛哭的照片)

學生跳樓,教師停職,如何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悲劇發生了,悲痛是應有之義。但悲劇的意義,不僅僅是“引起恐懼與憐憫”(亞里士多德的《詩學》),而是“把美的東西毀滅之後”,讓我們“認識到悲劇主角所贖的不是他個人特有的罪,而是原罪”(《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用人話來說,就是,悲劇會引起我們強烈的情感不適,然後,盡力去避免它。

所以,我的後面的論述,所有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基於如何避免悲劇重演,沒有任何對當事人不敬意思,更不是事後諸葛亮的冷漠分析!

一,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改變的其實還有很多

“如果你不能改變它,那就只有適應它”。當前的教育,對教師有太多太多的制約,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只能做的事情,就是改變自己,特別是自己的職業心態和職業方法:

1.在教育手段上,應注意合理性

通過官方的通報和有關媒體的報道,在這件事情上,教師的教育手段,是不夠合理的:官方的通報是“拍”,媒體報道家長的說法是“打了三巴掌”,這兩個共同指向一點,教師動過手!

請注意,《師德規範》也好,《未成年人保護法》也好,這都是明令禁止的——也就是說,只要你動了手,你就會有一定的責任!

與這篇報道,一起進入我的視野的,還有一篇《人民網》引自《北京晨報》的文章《把“戒尺”還給老師》——悲劇,有時也是喜劇!!!

學生跳樓,教師停職,如何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2.在教育對象上,要注意針對性

教育者,首先要了解每一個教育者的特點,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全特殊的,獨一無二的世界。”那麼,要想教育好孩子,你就必須用適合這個孩子的方法——打開孩子心門的鎖,幾乎都是唯一的!三水三心剛做班主任的時候,老教師就告誡我,“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沒有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有的孩子,打幾下,罵幾句,他會和你成為朋友;有的孩子,批評幾句,就會尋死覓活!

據這個孩子的父親講,孩子比較內向——內向的孩子,在批評的時候,不太適合外向的孩子的方法啊——這是常識!我有一學生,前段時間來看我,我還問他,當初經常捱罵,你咋不跳樓呢?他說“我才不會那麼傻”。我有一次很生氣,對他說,“要麼你去跳樓,要麼我去跳樓,要麼我們一起跳樓”。你猜他說什麼“我選第四個!”

活潑開朗的,咋說都不會!

3.在教育場合上,要注意選擇性

據官方通報和家長介紹,在開學典禮上,當著1000多學生“打了三耳光”(官方說是“拍”),你看,這個場合的選擇是否有問題呢?

“讓教育發生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場合”!這也應該是一個常識!如果換一個場合,比如,花架下,就只有老師和學生兩人,情況會不會好一些?我以前有個學生尋死覓活,我和他在河邊談,赤著腳,踩著冰涼的河水,後來,坐在石頭上——環境氛圍輕鬆,更容易打開人的心扉啊!

管理學生有一個很經典的論斷:當眾表揚,單獨批評;當眾說現象,單獨點人民。這依然是場合的問題——初為學校管理者的時候,三水三心也因此吃過虧的!

學生跳樓,教師停職,如何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二,作為學生,我們的路還很長,人生的磨礪還很多

最近一段時間,在峨眉山捨身崖,先後幾個年輕的生命,化為了峨眉山的雲煙!而學生“高墜”,也發生過多起——四川天全縣,一初中生,因父母在飯桌上說了幾句,就去跳河,類似的事情不少!究其原因,抗挫折能力太差!

所以,我非常支持當地通報中所說的“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受不得一點批評,更受不得半點委屈,試想,這種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在社會立足?

出身社會,你的面前不會總是鮮花和掌聲啊!

但如何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呢?這毫無疑問,是一個系統工程:學校、家庭、社會,包括學生自己,缺一不可——

學校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堅強;

社會應加強引導,特別是各種輿論工具,更要多做正面的宣傳;

那麼家長呢?

學生跳樓,教師停職,如何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三,作為家長,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我們做得是否不夠

如果深入去研究,你會發現,那些走上絕路的孩子,家庭教育都或多或少是欠缺的。三水三心曾處理過一個學生自殺的事件,開始家長各種刁難,甚至圍堵校門,我的襯衣都被抓爛。後來家長對我說“都是家庭的責任啊”——幾代的嬌慣、對考試成績的過度要求,把孩子逼上了絕路!

就以這件事情來說,家長明知孩子性格內向,不與人交流,為什麼沒有采取一些校正措施?(這個追問,很冷酷,完全就是在傷口上撒鹽,但實情是否如此?)

學生跳樓,教師停職,如何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四,所有的教育人,要勇於承擔責任,不能“因噎廢食”

作為教育人,我們只能等待法律給這件事情以及類似的事情定性——毫無疑問,動過手的老師,一定會承擔一定的責任(請注意,教育方式失當,並不是造成學生自殺的直接原因),我們是否能將此作為“不敢管”的藉口呢?

教育是良心活,因為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教師承擔了一定的責任,就放任學生,從此“不管”,這是對職業道德的違背,這無疑是“因噎廢食”!

但關鍵的問題是,從教育管理的層面,是否應該制定一些細則:只要教師是按照這些細則來管理的,任何後果教師都不應當承擔責任(真的到了那一步,我更加擔心)!

學生跳樓,教師停職,如何避免悲劇再次上演?

悲劇發生了,但願家長節哀順變,能儘快走出來——事情已經無法改變了!

悲劇發生了,但願所有人都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唯有反思才能促進進步!

悲劇發生了,但願法律能給一個公正的結論——給逝者公道,給家長公道,給教師公道,同時,給所有人一個警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