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我们耳聋的事,你是否天天做?

家住江苏的小靳,刚刚大学毕业。正准备找一份心仪的工作。可就在前几天,小靳发现自己的右耳就像隔了一层棉花,别人说话的声音总是很遥远,像闷住耳朵似的。本以为在家休息下便能好,但三天过去了,小靳的右耳还是听不到。小靳的父母马上带他到三甲医院的耳鼻咽喉科就诊。耳鼻咽喉科主任仔细询问了小靳的情况。原来两个多月前,刚刚毕业的小靳终于可以放下繁重的学业,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在这个假期里,小靳作息紊乱,吃饭有一顿没一顿的,每天戴着耳机刷抖音、追剧、听歌,经常玩到凌晨两~三点,甚至什么时候睡着都不知道。有时候半夜醒来或者睡不着了,小靳就又会带上耳机继续玩手机。父母说,当时想着孩子大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就没有管他,没想到小靳的耳朵出了问题,真是急死了。根据听力损失水平判断,小靳是突发性耳聋低频下降型。所幸,经过几天的治疗后,小靳的听力逐渐恢复了。经主任医生介绍说,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主要临床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呕吐等。像小靳这样的年轻人,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的噪音刺激内耳,长期睡眠质量差,会使内耳血管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造成血管痉挛、阻塞,从而引起耳膜的供血障碍;另外听神经上皮细胞缺血、供氧供血不足,也极易导致频繁发生耳鸣、突发耳聋的症状。发病一周内是黄金治疗期通常发病一周内是黄金治疗期。一周内通过正规及时的治疗,突发性耳聋治疗的有效率可高达70%-80%。主任医生建议,预防突发性耳聋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注意健康用耳,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尽量减少耳机的使用时间。若要持续使用耳机,应每隔半小时就将耳机摘下来,让耳朵休息一下。特别是噪音环境中的工作者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耳罩等,并定期到医院的耳鼻咽喉科进行听力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

造成我们耳聋的事,你是否天天做?

此外,突发性耳聋也是身体预警的信号,如出现耳聋症状,除了及时就诊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生活作息,合理饮食,多食含锌、铁、钙丰富的食物。同时释放和缓解压力,保持情绪稳定,也会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每天乘公交,地铁,高铁的人们几乎都是低头看手机,听音乐的。都是带着耳机的。更有甚者还跟着节奏摇着头。虽然戴耳机没有影响别人吗,但你影响到自己的耳朵了。如果你在爱家里听音乐,家里是安静的,你的音乐可以开到合适的音量,但在噪声环境下,你要开大才可以听得好,就像两个人在马路边讲话,声音很大可能还听不清楚,就是因为噪声超过了言语信号。所以长时间暴漏在噪声环境下,超过90DB,你就有可能造成听损伤,友情提醒您,尽量少带耳机,减少在大噪声环境下听音乐或者工作,尽量戴好听力保护器。

造成我们耳聋的事,你是否天天做?

海之声提醒您和家人:保护我们的听力要从小做起,不经意的一件小事就能造成对听力的损伤。保护我们的听力,提高我们法人生活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