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领头雁”——巴林左旗林东镇后兴隆地村村民邱文君的事迹

邱文君,女,汉族,今年39岁,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也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养老“姑娘”,她的丈夫叫刘长胜,家中共有5口人。父亲年龄大没有啥技术只会种地,母亲体弱多病,有两个孩子女儿就读初中,儿子上小学。丈夫因病不能干重体力活,上有老下有小,不知不觉中全家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2014年她家理所当然被认定为贫困户,像她这样的贫困户全村都不多,用她的话说“这么年轻谁也不想当贫困户!”,可以说从骨子里就透露出一种不服输的劲头。

养驴--让她树立了脱贫信心“一往直前”

因为办事公道,性格开朗,乐于助人,2009年她被大家推选为村民代表,而且是连任几届的代表。自从开展脱贫攻坚以来,村里就一直谋划如何发展脱贫产业,只要村里有号召,她肯定第一个参与,也正是她的积极热情,让她有了第一份收获。

2014年她响应村里号召发展养驴,当时购进3头驴,因为饲喂得当,3头母驴几乎一年一个驹,到2017年除去卖掉的4头驴驹后,家里的驴存栏增加到了6头,家里第一次有了这样的“积蓄”。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近几年驴的行情一路上涨,她养驴起步早,所以买的便宜,但卖的价高,收入可观。截止到2017年,在三年里仅养驴一项她家年收入就增加了4000元,更让她高兴的是这一年她也第一次享受到了政府的产业发展购驴补助5000元,她毫不犹豫的又购买了1头基础母驴。

成功的第一步给了她自信,也就是这一年--2015年她主动找到村里提出了要脱贫脱贫。靠着脱贫政策和自己的踏实认干,他们一家总算有了稳定的收入,这让她在脱贫的道路上重新看到了曙光和希望,直到现在她才敢说我们家脱贫了!

自强--让她从头做起当了“领头雁”

2015年,巴林左旗妇联开始针对留守妇女进行笤帚苗手编培训。因为是在本村培训,离家近不耽误照顾家,邱文君第一个到村里报了名。培训课程一期15天,很多人15天都坚持不下来,培训班办了三期,她就学了三期,一份付出一份收获,踏踏实实的学了45天后,她成了参加培训的40多名学员中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刚学成后她不求多赚钱,为了多学技术,她又坚持到附近的笤帚苗手工编织工厂做“手工”,一天50-60元的工钱让她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同时她用娴熟的技术征服了同行,加工的产品得到了专业企业的的认可。2015年秋收完成后她就自己定做绑扎设备,说是绑扎设备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绑扎铁架子,买了“长纤维笤帚苗”,在自己家里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看着她忙,开始一家人都不理解,不对此抱太大希望,直到她加工的第一批产品成功交货,让她一下净赚1000多元。看着一个个精美的工艺笤帚、按摩捶、茶刷、葫芦挂件... ...在邱文君手里像变魔术一样做出来,全家人才明白她废寝忘食,“撇家舍业”的学习是为了什么了!其实这种认可和理解比让她赚多少钱都开心,因为她心里憋着一个劲--“只要自己学会了,全家人都可以下学了!”。

也就是这个冬天她家过了有史以来最温暖幸福的冬天,因为在这个冬天她收获了第一批5个认真学习的“学员”... ... 只会打工“猫冬”的丈夫、只会“看家种地”的父母、寒假放假的两个孩子!全家总动员,分工搞生产,几道工序由简到难,老少齐上阵!

别人都在打扑克、玩麻将、东家西家串、几十天都是忙过年。她家今年不一样,闲串门的来到他家都不好意思多坐了,因为她们“全家人”都在干活,她们的目标是今天要赚多少钱!这个冬天要赚多少钱!一边干一边算,算一把工艺笤帚赚多少钱... ...一个工艺葫芦赚多少钱... ...今天绑了多少货... ...

一个冬天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全家人都认为这是最充实祥和的一个年。从秋收后到春耕前,4个多月的时间她们收获了2万多元,2万元相当于多了一个丰收的秋天!

消息不禁而走,邻居亲属都到家里参观,看着精美的笤帚苗制品,在赞叹的同时都主动过来帮忙干活,为的是也学学。因为大家都在说:“一个妇女一个冬天赚2万元,月工资5000元啊!这手艺值得学!”。邱文君也是好性格,只要你肯学她就教。原来参加过培训的学员,有的也在干,也赚到了钱,还有一些学完了没继续干,有些当时没把这手艺瞧上眼儿,这回都拾掇着学的学干的干,一时间帮笤帚在村里蔚然成风。

2015年-2018年,三年的时间,她始终坚持带着大家一起干,在2018年7月1日村里搞的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动员会上,所有参与绑工艺笤帚苗制品的妇女接受了一次现场采访,全村人才知道她们有越来越多的人常年从事了这个职业,她们也真的实现了月工资5000元。2018年在巴林左旗笤帚苗绑扎大赛上,邱文君和七个姐妹一起参赛,在200多名参赛人员中,她得了一个当之无愧的二等奖,村民刘亚琴也得了一个三等奖!

应村民的要求,村里把原老村部进行了整理供所有绑笤帚的村民免费使用,大家给这里起了一个名字--“后兴隆地村创业培训基地”。2018年6月邱文君联系企业赞助在在这里又办了起了笤帚苗工艺品绑扎培训班,与往回不一样的是老师是她。

这种就地取材,老少皆宜的“庭院经济”居家就业发展模式在巴林左旗已经得到广泛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8年8月,在邱文君的带动下全村被培训学校聘请的工艺笤帚绑扎优秀技师已经达到6名,在全旗共参加各类培训班20多个,培训学员50多批,累计培训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人。“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在自己收获的同时,不忘乡亲,不忘姐妹,她是众多贫困户中自强不息勇于脱贫的典型!她也是让人信服当之无愧的“领头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