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學院全方位提升辦學層次和水平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20日訊(通訊員 姜仕華) 四川文理學院是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川東北地區的唯一所省屬本科院校,2006年升本以來,學校緊密結合國家戰略發展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堅持以新理念、新舉措推動各項事業改革發展,全身心投入新校區建設、質量工程、迎評促建、內涵建設、轉型發展等重大工程,全面夯實改革發展基礎,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全面推動學校各項事業不斷開創新局面。

全面加強基層黨建工作

學校黨委不斷以新理念、新舉措推動黨建工作上臺階、上水平,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積極探索幹部隊伍建設新模式,建立輪崗交流、專題輪訓、掛職培養等制度,探索建立激勵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積極探索建立校內巡察制度,深化執紀監督,不斷健全巡察、函詢和誡勉談話制度,學校形成了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四川文理学院全方位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

深入推進教育綜合改革

學校堅持走以改革促發展的道路,先後在機構設置、人事管理、績效分配、評價機制、教育合作、科技創新、治理體系、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改革探索,深入開展學校改革發展思想大討論。確立了“四圓同心”辦學思路和整體轉型發展目標。通過系列改革,破除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增強內部發展動力活力,提高內涵發展水平,學校被確定為“四川省高校整體轉型發展試點單位”。

積極構建現代大學治理體系

學校不斷建立健全黨委會、校長辦公會議事決策規則和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實施撤系建院,優化機構設置,擴大二級學院辦學自主權,激發管理活力。創新開展單月“教師·校長”座談會和雙月“學生·校長”座談會,暢通師生訴求渠道。健全兩代會制度,保障師生員工行使民主權利。堅持和完善黨外人士參與學校民主管理與協商制度,做好民主黨派團結統一工作。學校根據黨的制度“廢改立”建設要求,先後廢止11項、修訂20項、新建120多項規章制度,著力把學校各項事務納入規範管理,學校被評為“四川省依法治校示範學校”。

著力優化師資隊伍結構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先後實施“教授、博士雙培工程”“高層次人才計劃”“雙師雙能型”教師培養計劃、“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雙百”工程、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等,教師隊伍整體數量和質量實現了穩步增長。積極探索人事和分配製度改革,激勵教職工不斷提升學歷層次和學術水平。成立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對全校教師進行分類培養,逐步完善教師聘用、培養、晉升、流動等制度,增強教師隊伍活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教師爭做新時代“四有”好老師。

大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學校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探索“四化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行四年遞進式創新創業教育計劃,實施“一科多考”和“在線考試”等考試製度改革和評價機制改革。構建“322”大思政工作體系,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堅持以價值為引領不斷豐富和拓展校園文化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得國家級獎勵近100項、省級獎勵400餘項,大學生創新創業共計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77項、省級162項,孵化創新創業團隊36個,學校致力培養“三心四能五複合”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人才,畢業生近年來就業率穩定在95%左右。

四川文理学院全方位提升办学层次和水平

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學校把科技創新作為學校發展和服務地方的重要手段,不斷優化學科佈局,不斷鞏固基礎學科,不斷加強科研平臺和團隊建設,先後成立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智能製造產業技術研究院等近30個科技創新平臺和22個科研團隊,開辦“秦巴講壇”,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講學。鼓勵團體攻關和產學研用合作,不斷提升科技競爭力和服務能力,新增市、廳級以上科研項目1180餘項,其中國家級12項、省部級77項,獲得省市社科優秀成果獎300餘項、科技成果獎近10項,獲准國家專利近30項,30餘項科研成果被地方各級政府領導批示或採納。

持續提高開放辦學水平

學校不斷深化國際國內交流合作,先後與國外10餘所高校簽訂校際合作協議。每年選派百餘名師生出國學習交流,招收來自亞洲和非洲等地區8個國家的留學生,留學生數量和國別不斷擴展。深化與地方企事業單位的戰略合作,合作單位達到200餘個,共建一批科技研發平臺、實踐教學基地和人才培訓中心,增強學校辦學能力。先後對萬源市、阿壩小金縣等地開展對口扶貧工作,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產業扶貧與文化扶貧同步推進,積極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穩步擴大辦學規模和社會影響力

學校先後投資5.2億多元建設完成了一大批教學基礎設施,校園面積擴大到1100畝,校園山水相得益彰,文化氛圍濃厚。本科專業增至49個,教職工增至1100餘人,在校在讀學生近2萬人。先後通過學士學位授予權評估和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學校進入中國好大學500強,被中國“升學在線”評為最受高中生歡迎的高校,先後受到中宣部、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多項表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