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金燕玲,那些閃閃發光的女配角

她合作過太多大導演,楊德昌,關錦鵬,爾冬升......

1987年,金燕玲憑藉和梁朝偉演的《地下情》,拿到了她人生中第一個最佳女配角。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1988年,金燕玲又因爾冬升導演電影《人民英雄》,再次拿到了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2016年,金燕玲憑藉《踏血尋梅》第三次獲得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金燕玲在第53屆金馬獎獲獎感言視頻

金燕玲兩次獲得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一部是楊德昌導演的《獨立時代》,一部是新導演黃進的《一念無明》。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獨立時代》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一念無明》

2017年,金燕玲憑藉《一念無明》獲得青年電影手冊2016華語電影年度女配角。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一念無明》

程青松:你剛才說那個,我馬上想到《踏血尋梅》了(金燕玲在《踏血尋梅》裡飾演母親),因為一開始講女兒不見的時候,你還在說女兒不聽話,你是不想去認定她不在了,到後面知道她不在以後的反應和層次就特別理解,你剛才說的最後時刻才會爆發出來,所以《踏血尋梅》也是讓人起雞皮疙瘩的表演,我覺得好電影特別的渾然一體,你剛才說對人生的閱歷和經歷,你經常講自己不是科班,其實電影講的不是科班不科班,好的演員我覺得就是她把自己的命給這個人物,我感覺的到。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踏血尋梅》2015 導演:翁子光

金燕玲:譬如說我們大家都不是香港人,我本身自己不是香港人,我也是一個女人到處打拼,也是到一個地方沒有親人,我一生工作都是靠我自己慢慢去爬出來,我從小家裡雖然環境不好,窮,但是沒有窮到讓你出來掙錢的程度,而我那個時候選擇出來唱歌,因為我中學沒有畢業,最後一年暑假我跑去歌唱比賽,結果贏了,贏了那個時候會有五千塊臺幣的薪水,在1970年五千塊是很多錢的,我回去跟媽媽說我不念書了,我要去唱歌了,為什麼呢?因為那個時候臺灣沒有開放,我們無法隨便出國,我說有一個機會可以坐飛機出國,我就這樣唱歌了。我父母說你唱歌沒有關係,他們覺得女人要找一個好老公嫁了,所以我生出來覺得作為女人要結婚要生小孩,這才是女兒應該經歷的東西。

很坦白講,當年我入行唱歌也好,拍戲也好,我都沒有任何抱負的,我覺得只是當下要做的事情,我以後是要結婚的。我憑良心講,我兩段婚姻都想去結婚,然後生小孩,但是我經歷過兩次離婚我才回香港開始工作的。我從第一段婚姻回到香港的時候,我才發現我之前雖然工作不多,錢也不多,但是我從來沒有擔心過錢,因為需要的錢也不多,我唱歌那個時候薪水也照付,也有飯吃,我們很省的,我們的錢從來存起來,也沒有名牌,在那個年代很純樸的。所以就是說沒有抱負,等到離婚回到香港我才第一次住在酒店住了一個半月時間,才看報紙。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金燕玲早年照片

人生27歲才去學一早應該知道的東西,以前雖然沒有錢,但是沒有機會,根本沒有學做過,那個時候才去租地方,申請水申請電,然後租完了以後等了九個月我才有了第一份工作,分兩天的戲,1500塊港幣,我都緊張死了,是我人生第一次害怕,原來不是那麼簡單的,因為之前沒有害怕過。我是從這樣子慢慢熬出來的,當我知道原來工作那麼少,那怎麼辦呢?我該怎樣呢?我唯一的辦法就是確定自己做好自己,工作也好,怎樣也好,我是這樣子。

程青松:那個時候你到了香港,九個月沒有工作,其實那個時候香港是非常商業化的時期,那個時候片子拍的很多。

金燕玲:是,所以從27歲開始正式演戲。我對工作開始有目標,想要演好它,27歲回去,然後我到36歲生女兒,後來連續五年我是有提名的,從《女人心》開始,《女人心》沒有得獎,然後是《地下情》,然後再連著一年是《人民英雄》得獎。

程青松:《宋家皇朝》有提名。其實香港那時候特別商業,當年商業電影很成功的。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宋家皇朝》1997 導演:張婉婷

金燕玲:對,那時候他們搞電影還是很努力的。當時曾志偉推薦我演一個角色,他覺得我很適合,但是老闆沒有興趣讓我演。所以有時候做人,我對自己能力沒有懷疑過,但是機會真是人家給的,人家覺得你不行也沒有辦法。曾志偉不光是幫我,他也幫過很多人。

程青松:他也幫陳可辛。

金燕玲:包括黃進的《一念無明》也是,所以為什麼他一打電話給我,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程青松:認可他本人。

金燕玲:對,就跟他有一點這樣的關係在,不是有直接的交易,就是純粹我很尊重他,很感謝他。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曾志偉、黃進、金燕玲

程青松:這是在香港的部分,我覺得你跟香港很多演員完全不一樣,其實看過你非常多的電影,基本上都看過,你有一部分是香港拍,但是在臺灣也拍了很多,尤其是跟楊德昌的淵源,雖然拍了那麼多,但是其中最具代表的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那個戲份的豐富,那個人的飽滿,那個家族的狀態。我去年在金馬獎看到了修復版,跟我90年代第一次看到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這個是可以看到你更多。所以你的心情很澎湃很複雜的時候我都有被感動到。這個就是跟香港很多演員不一樣,這個部分又全部是我們按大陸的分法,全部是藝術電影,不是商業片,所謂的文藝片裡面還有商業的色彩,這些電影都不是賺錢的,《獨立時代》《一 一》。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金燕玲:我跟楊德昌的關係是因為跟蔡琴拍《地下情》,我們去到臺灣拍外景的時候,有一天到蔡琴家吃飯,跟楊導一起。

程青松:《牯嶺街》裡面也有一個蔡琴在吃飯的鏡頭。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地下情》1986 導演:關錦鵬

金燕玲:就是因為這樣的關係認識楊德昌,我不知道為什麼他第一部戲找我,你知道楊導不大講話的。我其實跟他一點不熟悉。一直到我89年大肚子的時候,剛回到英國,楊導就打給我讓我拍《牯嶺街》,我覺得好可惜,我跟楊導說我現在大肚子,你那個角色可不可以拍不到肚子,結果他沒有消息了,然後90年他又打給我,我已經生了女兒了,找我演戲,我以為是另外一部戲,結果還是那部。

程青松:那個籌備了這麼久?

金燕玲:對,籌備了很久。楊導把很多精力花在創作上面,而且他基本上找非職業演員,我常常鼓勵自己,我覺得真的不要對自己沒有信心,我常常拿楊導的戲來講,因為楊導不喜歡職業的配音。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程青松:我懂,因為配音不是人在說話,只是一個聲音。

金燕玲:我覺得他很牛逼就是說楊導本身他才是明星,像王家衛需要大牌明星等等,楊導不是這樣的,不是比他們的功力,大概這麼來說。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楊德昌

金燕玲:我覺得楊導很拽,所以我常常自己覺得能力再多一點,那麼我自己灰心的時候就想想楊導,他如果那麼多部戲,他每部戲找我的話,他肯定有欣賞我的地方,他喜歡我很自然。

程青松:特別自然,你們一家人在《牯嶺街》裡面,這個電影很厲害,就是看到這一家人的生活,不管你是老大、老二、老三,這個要幹嘛,這個小四在那裡一個人躲在櫃子裡面,你會覺得一家人呈現的特別真實,不像演戲,尤其是大銀幕看的時候,就會更看到這個東西。

金燕玲:這是我跟楊導合作的第一部電影。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程青松:這個電影中除了小四和小明這兩個人物之外,我都覺得是你們倆,你和張國柱在裡面,這個電影剛才前面也提到,每個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或者經歷過文革的人,或者經歷過國家巨大變動的人,對他們生活帶來的陰影特別明顯,有臺灣影評人把這個電影稱為楊德昌不是想拍青春片,是想拍戰爭與和平,裡面出現了那麼多他們談論的小說,戰爭與和平,也出現了奧黛麗赫本,奧黛麗赫本也演過《戰爭與和平》那部電影。這個裡面是楊德昌有非常大的野心,我覺得這個話不是很準確,不是野心,是這個電影達到了這個水準,在無數次評比當中,在華語電影整個歷史當中很多人選擇第一。

金燕玲:而且它是不溫不火,沒有特別用力。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張國柱、金燕玲

程青松:有些拍史詩是另外一種格局,像侯孝賢導演拍《悲情城市》,那個格局很大,這個不是,就是通過一個家庭來寫一個史詩,那個裡面的表演我知道因為張國柱是另外一種風格,或者說他所謂的職業一些,但是你們這裡面的互動,跟他以前的電影非常不一樣,跟楊德昌的電影裡面你們呈現出來的東西跟別的電影不一樣。

金燕玲:演員很奇怪的,真的很多劇本會心動,有一些你拍到導演的東西感觸特別不一樣。

程青松:因為這個裡面我為什麼說好呢?因為你面對孩子,老大老二老三很多演員說怕跟小孩演戲,他們拍攝的時候不會想那麼多,就是自然的呈現,但是你們跟他們在一起一點都沒有。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給張震和楊靜怡講戲

金燕玲:我不知道怎麼去準備,我小的時候我常常說,我那個姨媽,結拜姐妹是嫁給了空軍的,我們放假的時候就跑到他們艦隊住的,所以我對那個國民黨,我從小就有經歷,很多東西我知道的。

程青松:那就很有天分,舉一個例子,我以前寫的電影也是,我用普通話不行,我就得用重慶話寫,雖然沒有去過那個地方,但是你用自己從小說的母語去表現,就帶有自然感,你的表演也說,你用自己生命中的經驗,你去過眷村的經驗就自然呈現在這個媽媽的生命裡,那就是很有自己的方法。

金燕玲:我也不懂,老實講我個人對錶演感覺這個東西,我是覺得我其實不大接受技巧上面的表演,我覺得在舞臺上的東西,你用技巧設計是應該的,因為你牽扯到燈光,牽扯到電腦上的東西,你不能說自己今天愛這麼講,明天愛那麼講,別人怎麼接下去。對不對。但是電影就是我個人不喜歡設計,我不喜歡想。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金燕玲、程青松

程青松:你在現場不太做走戲對戲這種?還是用本能多一些?

金燕玲:因為我走戲是來真的,我們有的是假的,我也很怕別人跟我演戲的時候,我不會跟你對戲的時候一套假的,你講話也留,你用的力也留,那麼攝影師看到你哪個做準呢?而且我們今天聊天,我不知道你要講什麼,我是否要很專心的聽完你講話,我們沒有來到之前,我哪知道我怎麼做,我個人是這麼覺得,好像我們《踏血尋梅》,在香港我拍那麼多戲第一次有一部電影要圍讀。

程青松:讀劇本?

金燕玲:對,我已經有這個結了,因為白只是舞臺劇演員,他沒有拍過電影,我們就陪著他圍讀沒有關係,郭富城是把劇本整個從頭到尾都背完了,這個我很佩服他的,他連對方都知道說什麼,我當然清楚自己的東西了,但是我不喜歡聽對方講什麼東西,因為當我知道你要講什麼的時候我就一定不一樣的,所以這個就是不能說人家多好,就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準備方法,這是我個人對戲的感覺,我就是這個感覺。所以我跟導演說,我別介意我這樣子,我是故意的,我就是不喜歡這樣,因為連我自己講都不喜歡已經設定好的,尤其劇本在我腦子裡面幾年了,我常常看它不行的,演完戲也不去機器後面看的。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踏血尋梅》在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摘七獎,左起:男配/新人白只、女配金燕玲、女主春夏、男主郭富城

程青松:有些人唱歌也是,彩排都是真唱,絕對不會留一手。

金燕玲:唱歌更要認真唱,更沒有的留,戲也留對對方不公平。

程青松:你剛才提到,你從臺灣到香港去英國又回來,經過兩次婚姻,你是天性中是生活的生命歷程的原因走了這麼多地方?還是跟你本身性格中確實有一點點比較自由的狀態有關?

金燕玲:我屬馬,是人馬座,我是一個不能被夠強迫的人,只能我自己自願。

程青松:愛自由。

金燕玲:絕對沒有人可以逼我做不想做的事情,所以我沒有興趣做的事情你逼我也沒意思,不是不能做,但我心甘情願去做的就不一樣。表演方面來講,我相信我是有一點天分的,但是後來絕對是因為經歷。我在英國經歷了兩段婚姻,在英國也看了很多戲劇、電影。。。。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程青松、金燕玲

程青松:時間好像差不多了,反正我還要去香港,到時候再繼續聊。

金燕玲:好的,我們在香港把它完成。

程青松對話金燕玲(下)

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將於4月9日揭曉,《一念無明》獲得八項提名:

最佳導演 黃進

最佳編劇 陳楚珩

最佳男主角 余文樂

最佳男配角 曾志偉

最佳女配角 金燕玲 / 方皓玟

新晉導演 黃進

期待這部200萬投資的小成本佳作大有斬獲,也期待金燕玲打破自己的紀錄。手冊的主編程青松先生將在頒獎典禮現場見證。

金燕玲簡介

金燕玲,1954年11月30日出生於臺灣,1970年參加臺北市今日世界音樂中心演唱比賽獲亞軍後出道 。1973年赴香港從影。

1986年,出演電影《女人心》,提名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87年,出演電影《地下情》,獲得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88年,出演電影《人民英雄》,獲得第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89年,出演電影《我要逃亡》,提名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1998年,出演電影《宋家皇朝》,提名第1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2000年,出演電影《半支菸》《心動》,提名第1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2013年,出演電影《逆戰》,提名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2015年,出演電影《踏血尋梅》,獲得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第5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2016年,出演電影《一念無明》,獲得第5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青年電影手冊2016年度女配角,提名第3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第11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