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翡翠原石交易是帶有賭博性的交易,俗話說"一刀窮,一到富一刀生,一刀死",賭對了當然皆大歡喜,但是要是賭錯了呢?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那些切垮的原石應該怎麼辦,是直接扔掉,還是拉回家鋪地板砌牆呢?

這些玩家,他們化腐朽為神奇,讓看似一文不值的"廢料",變得俏麗多姿,身價百倍。

1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說實話,任何人見到這塊料子都會搖頭,因為它實在是太糟糕了,行內稱這種料為怪裝料,只是這怪裝料子種水極差,烏雞黑塊又很多,說它是磚頭料也不為過,大多數人都會不屑一顧。

幸運的是它遇到了肯為它花心思的玉雕師,正所謂野百合也有春天,它的命運就從這場相遇開始轉變了。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玉雕師經過對原石的仔細研究,在紙上畫出了草稿,遠處群山日出,近處老子手持經卷騎在青牛上,身後是一個太極圖案,取名《大道無極》,題材立體生動,一下就活泛了起來。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設計題材有了,接下來就是考驗玉雕師手藝的時候了,經過仔細雕琢,這塊醜巴巴的翡翠原石,終於開始露出美的端倪。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細工完成,完全無法想象,這就是原先那塊黑乎乎的磚頭料做出來的,可以說是玉雕刻師賦予了它全新的生命。剩下的就是拋光了。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看看細節圖,老子手握經卷,騎在青牛背,立體而生動,唯一的翠色部位運用的十分巧妙。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最後欣賞一下成品。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2


這也是一塊切廢的翡翠原石,黃霧的部分玉質感不夠,白色的地方翡翠玉質又發灰,妥妥的廢料翡翠原石。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這樣的翡翠原石,是教科書型的廢料,一般沒有什麼價值。

但是雕刻師卻默默撿回來雕琢起來,翡翠不像翡翠,灰不溜秋的石頭,難道還有救?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原來如此!不得不佩服雕刻師的奇思妙想,白色的翡翠玉肉被設計成了飯桌上常見的大米飯和餃子,下面玉質感不夠的部分被雕刻成了碗和盤子,似乎“米飯”下面還藏著紅燒肉?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發灰的翡翠玉肉經過這麼一雕琢,反而像熟透的餃子的質感,完全和餃子和米飯的質感完美融合。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有了餃子,怎麼能沒有“大蔥”呢?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一塊白綠相間的翡翠毛料被做成了大蔥頭,太有味道了。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拋光後簡直和實物太像了,加上一雙筷子,彷彿隨時隨地都可以吃起來!


3

而變廢為寶,最著名的就是雕刻大師楊樹明的"風雪夜歸人"了:

2015年楊樹明先生在市場的閒逛,發現一塊被商家當做廢料處理的翡翠毛料,這塊料子裡有很多的“米芯子”和“綿”,整個料子的“種”也一般。後來他以100元的價格買了下來。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一放就是一年,某一天,楊樹明忽然有了一個靈感,想起了一首唐詩裡面的兩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又想起了那塊翡翠原石,當即就操起了手頭的工具,對那塊“廢料”雕琢起來。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經過近兩年時間,將這塊料子驚喜巧妙雕刻,將料子原本的雜質變成了天空中飄揚的風雪,同時根據料子的色彩差異,更是巧妙的將"樹"、"帶著斗笠的老人"、"山體"栩栩如生的展現在眾多翡翠愛好者面前,這個已經雕刻完整的翡翠把唐詩裡的意境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後來以2萬的價格轉讓給他的朋友,最終,這件作品以360萬的價格在香港拍賣行被一翡翠愛好者買走。

4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這塊原石多棉、多裂、雜質遍佈,一看就沒有什麼價值,但是翡翠雕刻大師看到卻眼前一亮,且看大師能給大家帶來怎樣的驚喜。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看似不值錢的翡翠毛料,經過翡翠雕刻大師的妙手,結合了精、巧、俏、鏤空等雕刻技藝,精雕巧琢,竟然出現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波操作不服不行,翡翠原石廢料直接起死回生,華麗轉身!


優秀的玉雕師一身精湛的雕刻本領,都是在經年累月的實踐中逐步積累而來的,從而造就了他們化腐朽為神奇的精湛技藝,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何一件在別人眼中或許一文不值的原料,在歷經過他們的手之後身價百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