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12·9”张书海特大抢劫银行案侦破纪实第二章

郑州“12·9”张书海特大抢劫银行案侦破纪实第二章

迷雾下的绿城花园

2001年6月12日晚上9点30分,郑州市公安局中原分局民警余慧明、刘继红、刘遂成、刘平顺四人在绿城花园24号楼1单元14号进行排查时,这一家的门久敲不开。正当他们下楼继续排查时,发自14号的轻微的开门声吸引他们迅速返回楼上。民警们又敲了很久,一个妇女才将门打开。当余慧明、刘继红以查户口为名进入室内询问时,发现室内三个房间装有和抢劫银行案件有关联的“灵贵牌”榉木球形门锁。该户女主人在找户口本时,随手关上了卧室的门,细心的女民警刘继红听到屋里有隐约的男子说话声,遂产生了怀疑尽管该男子的年龄已超过市公安局制定的排查范围,但由于其大个子、走路外八字的体貌特征与“12·9”案件1号犯罪嫌疑人相像,民警们将他带到专案组进行询问,了解到该男子叫张书海,46岁,平顶山市叶县夏李庄乡侯庄人,现住的绿城花园24号1单元14号是他家购买的商品房。鉴于查问中未发现其他可疑情况,民警留下了张书海的十指指纹后将其送回绿城花园。

技侦人员立即对张书海的指纹进行比对,13日凌晨3点多,指纹比对的结果是张书海的指纹与“12·9”案件中作案分子留下的指纹非常像。中原公安分局局长贾国宝立即将这一突破性的情况向市公安局局长李民庆报告。李民庆一面安排技侦支队指纹专家张国民迅速鉴定,一面和张占军、杨玉章两名副局长赶到现场。经专家反复比对认定,张书海的指纹中有两枚与“12·9”案件现场作案分子留下的指纹完全吻合。

深夜,大批刑警将绿城花园团团包围,并调集消防云梯准备实施突袭。

13日凌晨5时许,两名女 子先后趁夜色走出绿城花园。刑警立即将二人扣下,证实她俩正是张书海的妻子王雨和妹妹张玉萍。在两人随身携带的六个包袱中查获27万元现金,35万元的存折,还有一把匕首及“五六”式步枪子弹200发。

据二人交代,l997年“11·19”、1999年“3·3”、2000年“12·9”三起抢劫银行案件均系张书海伙同他人所为。张书海已经逃走,她们二人也准备趁夜色逃离郑州。刑警立即进入张书海家,展开搜查。现场搜出白机匣五连发猎枪一支(经弹道分析,正是“12·9”案件中杀害保卫干部的那一支)、猎枪子弹若干、枪弹丸两瓶、爆炸物吸盘一个、“12·9”案件中出现的灰色风衣一件、蓝白相间的编织袋一个,还有作案时用的马虎帽两顶。

民警还在张书海家搜出一张分款协议书。上面写着如果抢劫成功,每人分20万元的字样。至此,专案组得知了参与“12·9”抢劫案的同案犯罪嫌疑人的名字:张书海、张洪超、张世镜、张小马和乔红军。张小马是张书海的近门侄子,张世镜和乔红军是张洪超的同学,五人均为平顶山叶县人。张书海为爆炸装置的制造者,同时也是这一案件的主要犯罪嫌疑人。

“立即抓捕张书海!”随着郑州市公安局局长李民庆一声令下,全市民警迅速行动起来。

省公安厅厅长张程锋命令副厅长杨德胜和郑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张占军,带50余人奔赴平顶山,与当地公安机关负责人一道,实施追踪和抓捕。

由于张书海最有可能在火车站出现,荷枪实弹的武警、刑警布满火车站广场,整个火车站广场已被封闭,所有进出车辆和人员一律受到严格检查。

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声声嘶哑的话语,刚刚度过的这个不眠之夜并未给民警们带来疲惫,反而使所有的民警无比兴奋。

消息很快从平顶山传来,1号犯罪嫌疑人张书海于上午8点进入平顶山市区。

13日8时30分,张程锋和李民庆带领50名防暴队员立即赶赴平顶山,准备抓捕张书海。

先期赶到平顶山的杨德胜和张占军详细地了解了张书海及其同案犯罪嫌疑人的情况,立即对张书海可能出现的地点进行了监控。张书海的大儿子张洪超家成为专案组监视的重点。张占军副局长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刑警都赶到这个家属院进行监视。

三套方案制定出来了,第一套方案是在煤炭运输公司家属院附近的园丁路进行搜查和秘密监视。接着是在其租房点附近蹲点守候。如不能奏效,则直接进行突袭。然而,方案实施中忽起变故。

上午10点30分,正在园丁路巡逻的民警突然看到张书海从煤炭运输公司家属院快步走出。张书海也同时看到了当地派出所穿制服的民警。刹那间,张书海夺路狂奔……

郑州“12·9”张书海特大抢劫银行案侦破纪实第二章

刚刚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张书海

郑州市公安局张占军副局长、刑侦支队政委李奎叶、副支队长巴西振、二大队大队长余杰和平顶山刑侦支队两名刑警,同时冲上去,追出了150米,将张书海扑倒在地。

“你们抓错人了!你们抓错人了!”张书海高声喊叫。

“你叫什么名字?”

“张书海。”

“我们从郑州追到平顶山,抓的就是你张书海!抓不错!”

张书海被带到设在平顶山市公安局的专案指挥部进行突审。张书海于13日夜供认伙同乔红军、张世镜、张洪超、张小马等人,持枪抢劫广东发展银行郑州银基商贸城支行、郑州电信局淮河路营业厅和建设银行郑州市交通路储蓄所的犯罪事实。张书海的妻子、妹妹均参与策划和实施了抢劫,在每次抢劫行动之前一家人多次进行了“演练”。这个作恶多端的家族式抢劫周伙的末日终于来临了。

上午10时40分,张程峰厅长和李民庆局长赶到了平顶山。

李民庆局长刚刚踏上平顶山市公安局的楼梯,就听到有人轻轻地说:“李局长,抓住张书海了。”

李民庆身子微微一停,一种巨大压力突然释放的瞬间能量,使李民庆轻轻扶了一下楼梯扶手,然后平静地走进三楼会议室的专案组驻地。

为了“12.9”案件的顺利侦破,郑州市公安局抽调1200名民警展开侦查。从专案组成立到张书海被抓,整整六个月零四天。186个日日夜夜,承受了巨大压力的李民庆和千余名民警,在6月13日这天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11时40分,与其他嫌疑人有关的信息不断传来。为抓捕这几个嫌疑人,由省公安厅,郑州市公安局和平顶山市公安局共同组成的联合专案组决定,以在嫌疑人最可能出现的叶县常庄为中心,抽调郑州、平顶山市公安局两地刑警、武警、防暴队员千余人设立包围圈,由省公安厅厅长张程锋和市公安局局长李民庆坐镇指挥部指挥,副厅长杨德胜赶赴叶县指挥搜捕排查,张占军负责对张书海进行突审。

14日夜,犯罪嫌疑人张小马在叶县被抓获,对乔红军等三人的追捕还在紧张地进行中。

得知郑州“12·9”特大系列抢劫银行案成功破获的消息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批示:“这起特大持枪抢劫银行案终于告破,在此向参与侦破此案的公安民警和有关人员表示慰问并致以谢意。”河南省省委书记陈奎元特意与公安厅厅长张程锋通电话,请其代为转达向参战民警的祝贺和慰问。

绿城警方的实际行动生动地证明了郑州市的公安警察队伍不愧为能打硬仗的“中原劲旅”。在一百多天的侦破过程中,广大参战民警转战南北,早就忘记了哪天是星期天和节假日,有许多同志几十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张书海在平顶山落网后,仍然对自己的作案手段抱有幻想,装腔作势,一问三不知,他认为,警察抓住他纯属偶然,因为他作案时戴有手套,作案后又仔仔细细地销毁了他认为可疑的线索。他坚信自己没有在现场留下指纹。专案民警只问了张书海几个问题便使他顿感霹雳炸顶,目瞪口呆。民警们警告他说,只要你干了,就会留下痕迹,你无论用多么狡猾的手段掩盖或毁迹,也总是避免不了留下蛛丝马迹。

这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处处闪耀着科技之光。“12·9”案件发生后,经过技术人员对现场近40个小时的全面细微的勘查,共提取各种物证7类28种。

案发后,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反复勘查现场的基础上,专案指挥部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心理学、语音学、刑事侦查学等多种学科的技术,对现场28种物证逐一进行科学检验,用科学检验结果指导案件侦破,确保了侦查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掌,减少了失误和挫折。案发初期,刑侦人员在对导火索的查证中,发现三起案件的导火索均系巩必某厂生产,并且芯线、内层线、中层线、外层线的特征完全一致,从而得出了“12·9”、“11·19”、“3·3”案件使用的导火索系从同一根导火索上剪下的正确结论。为专案指挥部进行并案侦查提供了直接的依据,使案件侦破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根据“上查来源,下查流向”的指导思想,在全国范围内,侦查员查出了作案分子作案时使用的猎枪系湖南益阳轻武器研究所生产。“一枪一案,见枪见人”,细密的排查马上贴近了张书海,同时在对铁锤、榉木锁等各种物证的查证中,专案民警找到生产地、销售点和销售范围,通过众多物证的交叉,准确地划定了侦查范围,把作案分子可能隐藏168平方公里的大都市,缩小到3.3平方公里的重点区域。

为了确定作案分子的语言特征,专案指挥部到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对现场录像进行降噪处理,通过专门编制的计算机语音波段软件进行辨别,得到比较准确的语音所在地,为划定侦查范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了便于在更大范围内获取线索,专案指挥部将作案分子现场遗留的血样、毛发送公安部进行检验。固定其DNA图谱,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比对,首开在全国利用线粒体DNA查找犯罪嫌疑人之先河。

在排查中,把张书海从绿城花园的住所“请”到专案组,并不能证明他有罪,当指纹比对得出准确结论时,张书海才露出原形。科技检验确定:张书海就是“12·9”大案的l号犯罪嫌疑人。在抓捕张世镜等三名逃犯中,专案指挥部紧急调集12号警犬参战,利用嗅源进行追捕并最终将他们擒获,可以说,“12·9”案件的侦破,是综合运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指导侦查破案的典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