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得高產,需要啥條件?怎麼施肥、改土,助黃瓜高產


黃瓜得高產,需要啥條件?怎麼施肥、改土,助黃瓜高產


一、黃瓜得高產,需要啥條件?

要想獲得黃瓜的優質高產,必須通過一系列的農業措施,協調根系喜溼與好氣、喜溫與喜溼、喜肥與不耐肥的關係。實踐表明,以改土為基礎,大量增施堆肥、圈肥和畜禽糞,合理灌溉,分期追施速效化肥,有利於使土肥水融合,氣體通透性好,根系發育健壯,從而保持黃瓜根系旺盛的生命活力。

黃瓜需肥特性:黃瓜的需肥特點為,通常生產1000千克商品瓜約需氮(N)2.8-3.2千克、磷(P2O5)1.2-1.8千克、鉀(K2O)3.3-4.4千克、鈣2.9-3.9千克、鎂0.6-0.8千克。從中可以看出,黃瓜對鉀肥需求量最大,鈣肥、氮肥次之。

生育前期養分需求量較小,氮的吸收量只佔全生育期氮素吸收總量的6.5%。隨生育期的推進,養分吸收量顯著增加,到結瓜期時達到吸收高峰。在結瓜盛期的20多天內,黃瓜吸收的氮、磷、鉀量要分別佔吸收總量的50%、47%和48%。到結瓜後期,生長速度減慢,養分吸收量減少,其中以氮、鉀減少較明顯。

二、怎麼施肥、改土,助黃瓜高產?

合理施用底肥

黃瓜是一種高產蔬菜,結瓜期長,需長期滿足生長髮育需要的營養,因此應施足底肥。但是底肥施用中還應注意幾個問題:

1.把握土壤特性,科學用肥

沙性土壤滲水快、漏肥,提溫快,易發苗,保肥保水能力差、土壤緩衝能力差。粘性土壤滲水慢、提溫慢,土壤陽離子交換能力強、保肥保水能力強。壤土質地最好,所有的糞肥都適合使用。而黏土地質地黏重,為了改良土質,以使用有機質含量高、養分含量相對少的牛羊糞和豬糞最好。砂土地漏水漏肥嚴重,養分流失快,也適合使用有機質含量高,養分含量相對較低的牛羊糞和豬糞等。

2.糞肥應充分腐熟

雞糞、鴨糞、豬糞、稻殼或作物秸稈等是黃瓜常用的底肥。該類肥料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腐熟,因糞肥未腐熟或腐熟度不高,造成傷苗的現象屢見不鮮。糞肥變成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養分,是在充分腐熟的前提下進行的。一般常見的糞肥在自然條件下,有一個相對慢的腐熟過程。而進入到棚室相對密閉的環境後,適宜的溫溼度環境,雖然加速了腐熟過程,但施用後在土壤中的腐熟,也是造成苗子受害的根源所在。且未腐熟的糞肥往往會攜帶大量的蟲卵和病菌,也成為了病害和蟲害的初侵染源。糞肥在腐熟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氨氣、有害酸類等有害物質,嚴重時會導致幼苗葉片黃白化現象。

建議應用糞肥應該提前購買後噴灑腐熟劑,促進糞肥的用前腐熟,才能避免施用後出現的弊端。針對當前容易出現的“燻苗、燒根”等現象,市面上也有很多優秀的商品有機肥或腐熟好的發酵雞糞等。

3.測土配方,讓施肥不盲目

底肥中的糞肥應用滿足了植株對有機質和部分氮磷鉀等養分的需求,但對於氮磷鉀等大量元素和鈣鐵硼鋅鎂等中微量元素的需求,還得依靠化學肥料來解決。化肥應用往往存在“貪大求多”的誤區。合理的化學肥料的投入,能夠及時供應植株的養分需求,但盲目大量的長期使用,不但達不到增產的目的,反而加快了土壤環境的惡化速度,導致土壤環境惡化,根系生長受阻,而起到適得其反的後果。近年來反映較為強烈的土壤酸化、鹽化、板結硬化問題,化肥的過量使用應該算是重要因素。所以,化學肥料的應用要合理,以達到作物均衡吸收,保障正常產量為目的,而不是濫用和亂用。生產中,菜農應根據測土結果合理施肥,可每2年測一次土,按照土壤養分變化,調整底肥配比,如此才更有利於保持土壤養分均衡,確保土壤健康。

4.增施生物菌肥

有益的微生物菌是土壤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益的生物菌能夠通過自身和一系列生理活動產生的衍生物影響根系的生長和優化根系的生長環境,刺激根系的健壯發育和對養分的進一步吸收。並且,也能夠充分發揮以菌抑菌的生態學原理,抑制或減輕根部病害的侵染幾率。

需要注意的是,把生物菌肥用出效果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菜農要注意以下四條:

一要避開強烈的光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對以生物菌產品當中的細菌等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如果在存儲或使用時使菌體長時間暴露在強光下,就會使菌肥的效果受到影響。

二是使用後及時補充水分。保持一定的溼度才能利於生物菌的繁殖擴增,但是要注意土壤不能太溼,如果土壤水分過大就會把其中的氧氣擠掉,也會對生物菌的生長不利。

三是將土壤PH值調至適宜生存範圍。如pH值偏酸或偏鹼等,都不利於生物菌的生存和繁殖。把土壤的pH值調整到在6.5-7.5之間,才能發揮出效果來。

四是菌劑使用後控制殺菌劑的使用時間及用量。如果使用菌肥後在菌肥的持效期內頻繁使用殺菌劑,勢必會殺滅部分有益菌,造成菌肥效果的降低。

深翻是解決土壤問題的首選措施

近年來,市場上針對土壤改良的產品層出不窮,既有補充中微量元素調理土壤養分的,也有微生物製劑補充有益菌改善土壤生態平衡的,還有腐植酸、海藻酸等改善土壤透氣性的……種類繁多,效果各異。然而,這些產品都不能改變一件事,那就是土壤翻耕上問題重重,耕作層變淺,病原菌、有害物質不斷積累,進而誘發一系列問題。

隨著旋耕機的普及,很多菜農大棚土壤已經十幾年沒有深翻過。而多數旋耕機土壤翻耕深度只有十幾釐米,上下土層翻動也較少,長此以往,犁底層上移,耕作層變淺,每年使用的幾十方糞肥、幾百公斤的各類化學肥料,大部分聚集在地表10釐米內,從而大大加重了土壤鹽漬化,容易造成燒根,根系分佈變淺,在深冬季節易受地溫、澆水影響受傷老化,蔬菜自然長不好,易早衰。

經過試驗,深翻土壤可以大大減輕土壤鹽漬化,地表變綠變紅甚至出現白色鹽鹼的情況大為改善,以往困擾菜農的未腐熟糞肥燒根也基本沒有出現。蔬菜苗子定植後,緩苗更快,根系下扎更深,蔬菜長勢更好,持續時間更長,產量提升明顯。以往入冬後經常出現的蔬菜生長後期葉片變黃、早衰等問題,在深翻土壤後都不再出現,這在以往是不敢想的。

當前,深翻土壤常用的機械主要是土壤深翻換茬機和微型挖掘機,各有優劣,菜農可選擇使用,每3年左右深翻一次即可。

苗期追肥重養根

俗話說,根深才能葉茂。培育發達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根群,是保證黃瓜獲得高產優質的重要措施。如果底肥施用充足,在黃瓜定植後至結瓜前的這段時間,可以不用追肥 ,以培育出良好的根系為重點。

1.重視功能型養根產品的使用

甲殼素、氨基酸、腐殖酸等物質,能夠刺激根系的生長和健壯的同時,也能夠起到改善根系生長環境的作用,並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起到“保健”的作用,屬於保健型的生根劑類。

2.重視葉面肥的使用,以葉養根

根靠葉養,葉靠根生,幼苗定植後的緩苗期,可以適量噴灑600倍的氮磷鉀平衡型葉面肥,促進葉部養分吸收,利於形成壯苗。黃瓜在8—10片葉期,是對鈣元素的需求敏感期,若植株對鈣元素吸收不足,容易形成因缺鈣引起的葉片幹邊或降落傘狀葉。在此期,應注意適時補充鈣元素葉面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