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港全力衝刺「億噸大港」 增速列全省沿海港口第一位

記者昨天從市港務局獲悉,今年前8個月,嘉興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544.6萬噸,同比增長10.6%,完成集裝箱108.4萬標箱,同比增長16.3%,兩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且增速均列全省沿海港口第一位。

今年以來,嘉興港繼續圍繞“海河聯運最佳特色港、區域經濟發展最佳產業港、國際大港最佳合作港”發展定位,加快港口開發建設,抓好港口生產經營,全力破解集疏運瓶頸,穩紮穩打推進港口轉型升級、功能完善,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正是每一個碼頭、每一條航線的蓬勃發展,才匯聚成了嘉興港的發展加速度。而今年以來水運建設不斷取得的新突破,則讓人對嘉興港的後續可持續發展有了更多信心。

“獨山LNG項目陸域部分和乍浦港區E4泊位均已動工,乍浦閘橋基本建成,海鹽南方水泥碼頭完成收購,獨山港區A3泊位、乍浦港區D3泊位、平湖玻璃碼頭等項目前期穩步推進,港口公共服務基地碼頭完成工可初稿和規劃選址。”說起今年以來嘉興港的水運建設,市港務局規建處負責人如數家珍。

他告訴記者,未來幾年,隨著這些項目的建成,嘉興港的功能佈局將進一步優化。尤其是今年以來,許多打通海河聯運關鍵瓶頸的重點項目也正全力推進,為嘉興港獨特優勢的發展進一步掃清了障礙,同時外海碼頭開發與內河作業區建設也在加速推進。

如果說不斷加速水運建設是練好內功的話,那麼做強港口聯盟就是嘉興港發展借的“東風”。深化港口運營平臺與碼頭資源整合,深化嘉滬港口戰略合作,構建“浙北內河港—獨山港區—洋山港”水水中轉通道;開闢至杭州、湖州、紹興、蘇州等地的多條內河航線;健全嘉興港與內河港的物流協作機制,推動港口腹地向錢塘江上游拓展……通過與周邊港口和地區的合作,嘉興港不斷擴大業務發展版圖。

開闢新業務的同時,周邊港口的先進發展經驗也是嘉興港學習的寶貴資源。今年8月,市口岸協會組織會員單位30餘人赴上海洋山港四期碼頭考察,學習港口智能化等方面的先進經驗。在上海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的堆場、作業區和操控中心,大家一起觀看港口宣傳片,瞭解碼頭集裝箱裝卸、運輸全過程智能化操作的細節,以及“智能、綠色、節能、自主創新”的港口經營管理理念。

“看著無人駕駛AGV小車直接把集裝箱運送至堆場,岸橋、橋吊全部無人駕駛,瞭解到碼頭自動化節省了70%的人力,提升了30%的工作效率,非常震撼,深受啟發。”通過考察學習,會員企業負責人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表示要繼續對標先進,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

在推進港口發展中,港產聯動一直是嘉興港的發展秘訣之一。為進一步做深港產聯動,今年市濱海辦(港務局、口岸辦)謀劃啟動了濱海新區總體規劃新一輪修編,提出著力打造嘉興濱海“萬畝新空間、千億產業帶、百億企業群”,也就是到2020年,新增建設用地萬畝以上,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600億元以上,化工新材料產業規上工業產值達千億元以上,年產值百億元企業達到10家左右。

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今年前幾個月,濱海新區規上工業總產值、規上主營業務收入、規上利潤總額等主要指標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港口與產業互相輝映、雙雙起飛。

港口的迅猛發展,也得益於細緻的服務。今年,隨著嘉興港通關服務中心的全面啟用,口岸申報“最多跑一次”改革繼續深化,港口企業享受到了更多便利。隨著“社情民意大走訪、‘八八戰略’大宣講、思想觀念大解放”活動的深入開展,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溝通也更順暢了,許多發展難題正在得到破解。

“班子領導帶頭,再加上相關部門人員組團,形成了6個走訪宣講小組,到重點項目、港口企業進行走訪,聽企業需求,協調解決實際問題,並聽取企業對港口發展的意見建議。”市濱海辦(港務局、口岸辦)組織人事處相關負責人說。

加速建設、加快發展、加強服務的同時,還有一條發展底線嘉興港從未放鬆,那就是港口安全生產。為進一步提高全港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把安全生產各項工作落細落實,不久前,市港務局還“一攬子”下發了三個文件,就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事故隱患舉報和宣傳教育培訓等工作進行全面規範。今年以來,各項安全生產專項督查也密集而有力。截至目前,已累計出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230人次,簽發檢查意見書68份,提出整改意見113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