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早教:家長不可不知的10件事

關於早教:家長不可不知的10件事

1、先行學習是個美麗的陷阱

先行學習是指超出兒童理解力範圍的學習,它的特點是加快速度,授課時重視結果和反覆訓練。 這樣做短期內或許效果較顯著,可是弊端是留給孩子思考的時間太少,體驗性學習不夠。 這如同美國學界提出的概念“提前興奮”。現在看來,“提前興奮”直接導致的就是厭學情緒。

2、一二年級的成績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

因為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課本和作業中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這就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 這樣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甚至滿分,對孩子的未來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所以,我們鼓勵孩子做一個小書蟲,鼓勵他們讀整本書。

關於早教:家長不可不知的10件事

3、小學學習的重點在閱讀

6-12歲是兒童閱讀能力發展的黃金期,在這個時間段,孩子們博覽群書,會對未來發展大有益處。

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讀過好書,甚至沒有讀過超過10萬字的大部頭,而把大量時間都用在了做作業、上補習班,那麼孩子的天賦和聰明就會被早早“餓死”。

4、請你教會孩子學吃三樣東西

一要學會吃飯

光盤行動是我們的課程,不挑食是家庭的課程,不要讓孩子變成豆芽菜和小胖墩。

二要學會吃苦

現在孩子普遍缺乏這一條,建議家長能經常與學校配合,搞一些野外生存體驗這樣的課程,讓孩子們吃點苦頭,對他們的未來成長沒有壞處。

三要正確看待孩子吃虧

小學生在遊戲中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甚至有一些意外事件發生。這個時候許多年輕的家長很不理智,單純從心疼孩子的角度出發想問題。

有句話叫“肯吃虧,有人隨”。“有人隨”是一個孩子未來在社會中能成為領導、領袖的一種獨特氣質。不肯吃虧的人,會有人願意追隨嗎?

所以,在家長都盲目希望孩子成為未來社會精英和領袖時, 如果不從學習吃點小虧開始,那何時才是第一課?

關於早教:家長不可不知的10件事

5、關於“窮養”和“富養”

這一直是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現在許多家庭都步入了小康,物質生活上的無憂使現在的兒童基本上都是“富二代”。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不論家庭什麼情況,家長都把孩子當作王孫貴族來養,殊不知富養的本質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精神上的給予和心靈上的豐富。窮養也不是讓孩子吃喝穿戴都寒酸,它的本質在於磨鍊意志。

財富的確讓人羨慕,但未必能給人帶來尊嚴。因為一個人對物質的迷戀程度往往與其精神境界成反比。

6、隔代養育需要理性思考

現在許多年輕的爸爸媽媽把養育的權利和責任拱手讓給了自己的父母和公婆,這會產生許多問題。關於隔代養育,需要引起年輕父母的理性思考。

7、不能模糊媽媽與老師的界限、家庭與學校的界限

老師不能在學校裡做媽媽該做的事,媽媽在家裡也不能總是給孩子當老師,因為二者的愛在本質上是不同的。

有些家長甚至辭去工作,放棄自己的事業,甘心在家裡給孩子當老師。 一次上級部門來檢查,我們發現孩子的書包裡有許多媽媽給留的試卷,這樣的狀態如果持續下去一定會出問題。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不能畫等號,二者各有各的功能。

在我看來,家庭教育應該是個性教育、情感教育、人文教育、習慣教育,而學校教育應該是科學教育、規範教育、同一教育。

8 家庭是複印機,孩子是複印件

在學校,我們不可預測一些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在我看來,它們是家校關係的試金石。

我們不止一次看到,家長因為孩子在學校擦破一塊皮、與小夥伴產生矛盾時那暴怒的樣子。

每每這時,我們一方面要加強學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用大量時間給家長做心理疏導。 親人在面對突發狀況時的舉動,有時很難讓人相信這樣的家庭會培養出孩子偉大的人格。

關於早教:家長不可不知的10件事

9、教育子女看的是父母的人生格局和人生功底

美國一位大法官曾在兒子大學畢業典禮上有一段致辭,叫《我祝福你不幸......》。

“在未來的很多年中,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對待過,我希望你遭受背叛,我祝福你時常感受到孤獨......因為唯有如此,唯有你感受到世間之不幸被不公正地對待過,才能真正懂得公正的價值;遭受背叛,才能領悟到忠誠的重要......”

他用自己的智慧格局和人生功底教育自己的孩子,值得欽佩。

10、成長>成人>成才>成功

我要告訴大家的最後一件事是“成長”“成人”“成才”“成功”這四個詞的排序:“成長”先於“成人”,“成人”先於“成才”,“成才”先於“成功”。

三等父母在忙著給孩子當保姆,二等父母在忙著給孩子當陪練,而一等父母他們致力於做孩子的人生榜樣。

未來的社會中不可能人人成功、個個都站在金字塔尖上,但是每一個孩子在他的人生中都需要幸福,因為幸福是一種能力,它能為自己換來尊嚴,獲得信任,製造快樂。

最後讓我用兩句話來作為結束:親愛的家長,執著地栽培自己是教育孩子的王道!為人父母,永遠是一場心胸與智慧的遠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