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豇豆的夏日实在是让人食欲不振

还记得儿时夏日里,父母从老酸菜坛子里拽出一根酸豇[jiāng]豆,递到我嘴边时,嘎嘣嘎嘣,真正的“那酸爽”,萎靡的胃口一下就治好了!大概没有几个孩子会不爱吃豇豆吧,紫红的,灰白的,翠绿的,各种颜色即使每顿都吃,又怎么吃得厌呢。

没有豇豆的夏日实在是让人食欲不振

每次母亲买回一把豇豆,我就会主动搬来一条小板凳,坐在豇豆前,认真地拾起一条,先掐去头和尾,然后再掐成小指长一节一节的,扔进洗菜筐中。有的豇豆老,掐头去尾时能抽出一条老筋,豆荚也一扯就破,里面的豆子骨碌碌滚出来,藏进菜堆里,我是一定要停下来,把它们找出来,毕竟那么好吃的豆子,一颗也舍不得丢掉。有的豇豆嫩,掐断时能听到它清脆的一声响,掐着掐着还能发现藏在两颗豆子之间的小虫子,软软的身子一拱一拱,应该是十分不舍这豆子的美味吧。

没有豇豆的夏日实在是让人食欲不振

青翠的嫩豇豆不管是掐成截,还是切成碎末,配上肉丁,鲜红的辣椒一起炒总是十分香味四溢,勾引你胃里的馋虫。灰白皮或紫红皮的老豇豆用来素炒做青菜也很适合,但一定要记得炒熟。炒好后的豇豆软糯清甜,我小时候总要将留在碗底的那一层豆子悉数拨入自己的饭碗,带那一口大火爆炒出来的汤汁,能将剩下的米饭大口大口吞入,这就是最大的满足。

没有豇豆的夏日实在是让人食欲不振

如果家中有能人会泡酸菜坛子,那这小孩的满足感又要丰满不少,尤其是那种专门挑食的熊孩子。毕竟经过暗不见天日老坛盐水、花椒、嫩姜等洗礼后蔫黄蔫黄的酸豆角有着点燃夏日萎靡胃口的饱满热情。最经典的吃法就是剁碎加肉末爆炒,格外下饭,什么食欲不振通通靠边站。

将新鲜豇豆焯熟后晒干制成的干豇豆还是腊肉,五花肉的好搭档,还记得儿时父亲有个朋友在美国,每次回国都要带走十几斤的干豇豆,或许异国他乡的它最解乡愁吧。

没有豇豆的夏日实在是让人食欲不振

不过说到乡愁,其实豇豆也有它自己的乡愁。据考证,豇豆的最早产地可能是热带非洲,因为在那里可以找到野生种,后来通过埃及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传至亚洲及地中海沿岸。

虽然我国成了豇豆的第二故乡,但并不妨碍它在这扎根繁衍,丰富着人们的菜桌和生活。据我国文献记载,《广韵》一书即有“豇”字,北宋《图经本草》有豇豆的记载;苏轼有咏豇豆的诗,到明代,自朱橚撰的《救荒本草》以来,《便民图纂》,《本草纲目》等多种书志都有豇豆的记载,可见明代已广泛栽培豇豆。

《本草纲目》记载:“此豆红色居多,荚必双生,每年三四月种之,此豆可菜、可果、可谷,备用最好,乃豆中之上品。”

《救荒本草》记载:“豇豆今处处有之,人家田园多种之,就地拖秧而生,亦延篱落。”

《群芳谱》记载:“豇豆味甘咸平无毒,主理中益气,补肾健脾,止消渴泻痢。”

宋苏轼为其赋诗:“绿畦过骤雨,细束小虹霓。锦带千条结,银刀一寸齐。贫家随饭熟,饷客借糕题。五色南山豆,几成桃李溪。”

清陈维崧为其咏曲:“陇上,晓营低唱,豆荚初娇,小姬一色绿裙腰,迢迢幂野桥,悲歌扬挥家居久。三杯后,惯种南山豆,豆花棚下月毵毵,溪南闲寻渔臾谈。”

没有豇豆的夏日实在是让人食欲不振

在现代医者看来,豇豆中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铁较其他蔬菜丰富。比如钙在一般蔬菜中的含量,是每百克中10毫克,而在豇豆中却有65毫克。

从中医角度来说,食用豇豆,可以理中益气、补肾健脾、消渴,所含磷脂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尤其适合糖尿病、肾虚、尿频、遗精及一些妇科功能性疾病的患者。在四川民间,会用豇豆、山慈菇、樱桃叶、黄豆叶捣成泥外敷治蛇咬伤。

没有豇豆的夏日实在是让人食欲不振

豇豆叶和豇豆根也可入药,新鲜豇豆叶二三两煎汤内服可治淋症;豇豆根配鸡屎藤炖肉吃可治小儿脾胃虚弱,食欲不振,配藤藤菜根炖鸡可治女子白带。

吃着这么鲜美的小菜,顺便把小病给治了,实在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豇豆君,顶你!

本微信平台长期征稿,征稿邮箱[email protected],稿酬丰厚,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中药杂志】官方微信(cjcmmy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