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假冒伪劣和便宜其实是两会事,只是很多人愿意侥幸地相信而已。

----

最近朋友聚会,说起某拼团网站,褒贬不一。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褒的观点如下:

虽说假货横行,但销量喜人,对于很多制造商来说,这显然扩充了产能;对于中间商来说,比摆地摊要先进、“文明”和迅猛得多。

贬的观点如下:

“16.9元一双仿阿迪的运动鞋卖了1000万双。但是用回收了无数次的橡胶做的,穿一天脚就很臭。”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低价是没有品牌概念的,这就决定了产品根本不需要为质量负责。”

“……说真的,内心很纠结。是在流量红利中赚得一锤子买卖,还是回到拼供应链、拼成本控制、拼运营技巧的竞争轨道?”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其实这才是拼多多的竞争对手

酒哥显然是不看好坑多多的商业模式,虽说受众基数庞大,有钱有人脉,还搞上了市。但作为商家,你肯定要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在这样劣币驱逐良币的商业环境下,很多制造业的商家只能搞出两套标准。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在坑多多出现之前,一些下沉到三四线地面渠道的劣质产品,比如乡村集市、地摊等,这些库存逐渐流向主打低价走量的平台。

事实上,工厂收库存是个水深、套路多的行业。什么是好货,什么是次货,只有专业的收货专家才有话语权。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工人们手一模,就知道是为哪个平台生产。”为拼多多供货的袜子可以跟品牌袜子做到几乎一样的手感,但实际上,原材料的质量可谓天差地别,采购价格也能相差两三倍之多。

而葡萄酒呢?酒哥出于好奇打开一看,不出所料。

令人捧腹的BF398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还有这样的橡木桶陈酿……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打“拉菲”“玛歌”等名庄擦边球的成堆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其余的几块钱,十几块钱一瓶,还送一堆东西的OEM“酒”数不清。关键是,OEM就OEM吧,还混淆原酒进口的概念。

如下图文案写着出产地:波尔多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中文背标又模糊印着生产商:山东烟台某企业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自己都把脸打得啪啪的,还有那么多人闭着眼在拼。

早十年间,那些山寨酒、假酒横行的市场,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转换阵地跑到了类似坑多多的电商平台上,和三四线城市的商超里。

虽说,社交电商将成为下一个风口,但社交电商最大的问题,还是传统电商十几年没解决的问题,即存在大量的假货、劣质货。

大家都说某宝假货多,现在这个,将假冒伪劣产品光明正大合法化的平台,将坑蒙拐骗、鱼目混珠的恶放大到令所有创业者都想争相效仿的地步,也真是特殊社会形态中才能产生的奇葩现象。

酒哥很清楚,在葡萄酒的链条上,各方利益集团是怎样用各种方法,炮制出价格低到吓人而不是感人,外表高大上,口感淡出鸟的酒精饮料;或者用名庄的包装、品牌,调换成廉价的酒液;或者是干脆里里外外都是假,中国那么大,假出翔都有人买单。

没有不想着赚钱的商家,你前期以为捞到了“便宜”,不过是被变相收割的韭菜。

这并不属于先进的商业模式。更先进的商业模式,是让资源转化到经济价值的效率更高。

简单来说,要么是让用户付出不变,得到更多;要么是让用户得到的不变,但付出更少;要么是对传统的模式进行了颠覆,让用户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用户体验。

离开上述情况,扯什么商业模式的创新,都是耍流氓。

而坑多多,看似是用户付出更少,可得到了什么呢?

除了一堆破铜烂铁、假冒伪劣、无人监制的产品之外;还有在这种是非不分的逻辑下,明知故犯,妨害亲友,让一堆明知是虚假伪劣的产品有了起死回生、死灰复燃的机会,将一切原本泾渭分明的大是大非都变得模糊化、合理化和常态化;使得中国的创业环境更加恶劣和不择手段。

这些便宜到无所谓真伪的商品,利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网络普及之间的信息差,劣币驱逐良币,毫不手软的收割着普罗大众的智商税。

或许,阶层从未消失过,往后,也只会被经济地位,和商业意识形态巩固得更加牢固,一如你随行就市、从未抗争过的人生。

最后,就用东哥对坑多多的评价结尾。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 END —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拼到的真是便宜货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