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過去在農村吃不飽,爲什麼不抓魚、野雞和野兔來充飢?

小莊兄477


我是90後的,沒經歷過那個年代。每當和老人們說起那個年代為何不抓魚和野兔充飢時,他們各有各的說法,歸納起來大體上有以下幾點原因。

1:缺乏捕抓工具。

雖然那時候野兔,野雞,魚蝦烏龜很多。但是,野兔野雞跑得賊快,而魚蝦烏龜在水裡不好抓。那時候的捕抓工具非常落後,抓野兔野雞都是靠陷阱,抓魚蝦靠手工製作的魚籠,往往一頓抓捕操作後,得到的只有一點可憐的獵物。而去狩獵人體是需要巨大能量消耗的。得不償失,於是就沒人去狩獵野味了。

2:沒時間去捕抓野味。

70年代還是集體公社化年代。每天早上8點出工,晚上6點收工。晚上有時還早加班。基本上沒個人時間去捕抓野味,而且幹活一整天的,人累得夠嗆,也不想去抓野味吃。而且,那時候什麼都是集體公社的,個人是不能生火的。一旦被集體知道,後果很嚴重。更嚴重的是,什麼都是集體公社的,只要稍微有魚的水塘,都屬於集體公社的。你想抓魚,只能去一些小溪流裡抓了。小溪流裡就算有魚,也是小小的。付出和收益不對等根本不值得去抓野味。

3:野雞野兔和魚蝦,都是高蛋白肉類。不是人們所需的脂肪。無法直接轉化為人體所需的能量。基本上得到補充的能量不夠付出的。而且在烹飪的時候,特別消耗人們生活所需的油。而且,那時候的人特別飢餓,晚上吃魚蝦時,會多吃米飯。本來家裡糧食就不夠。

基本上就是上面說的幾點了。至於哪個是真正的原因,大家自己分辨吧





村哥小凡


那時農村的糧食產量普遍較低,在市郊農村稍好點,可到附近公廁掏糞肥田,遠郊的偏遠的農村就產量更低。比如工分值近郊菜農一個工(10分)接近一塊錢,而遠郊的僅值角多點,潼南農村僅僅兩三角錢。工分值低意味著糧食產量低(僅水稻油菜籽賣幾文),人均口糧就很少了。那時農村有半年口糧的算好的。

生產隊把勞動力們綁得牢牢的。

那會兒農村家庭子女普遍多。大人們就像水牛兒被套上了枷擔整日在地裡幹活,婦女也一樣。那時水田裡野生魚不多,犁田耙田的活路里已被捉了不少,常常有收工的農人用草栓兩三條大鯽魚回家。生產隊長就用眼睛瞪拿魚者,成份高的只得乖乖奉上。

文革第二年寒假我去了農村老家。

天很冷,姑父為招待我挽起長衫提雞罩下了冬水田。手用吆牛棍劃田水躲藏的魚兒就驚慌地逃竄。他提罩罩住最後那朵渾水(魚兒逃竄會在水裡拱起如蘑菇雲般渾水)躬身伸手去摸就抓上了一尾鯽魚。他用了大半小時捉了十多條鯽魚剖了土碗大半碗。切了兩個酸蘿蔔用一鍋鏟菜油煮了兩大碗。煤油燈下我吃得很香甜。晚上仍是蘿蔔片熬的稀飯。姑姑身體不大好,家裡僅姑父一個勞動力,拖拽著六口人過活。那時沒有雜交稻,是一種高杆水稻,每畝不過七八百斤穀子,(山上寒冷地產量頂多四五百斤)姑姑家老欠生產隊的口糧款。母親給我了二十斤糧票十五元錢。五元錢是回家的路費。

經常同表姐們上山割豬草割柴。有空了就跑到田邊用蝦爬拖魚,或把小河溝截斷捉魚,河溝裡魚兒多些:烏魚鯽魚鰟皮火燒斑。卻沒有人來捉,誰也耽擱不起那功夫。老家農村野雞野免很少見,偶爾一現逃得飛快。

生產隊把人管得很緊,人們得幹活。像我這樣貪玩抓魚的孩子,農村裡幾乎沒有。


殘陽餘暉3



首先回應你的是,這個問題有點搞笑!

食物鏈是相連的,當人餓的開始吃樹皮、草根、觀音土的時候,你想想那些生物能吃到什麼?


吃魚得傍海邊再不得有水庫有大河,中國內陸有多少條大河有多少地方又傍著海又有多少水庫裡養著魚(魚是集體的不是誰想去逮就能逮的)倘使有魚又有多少人會捕魚?倘使能捕到魚一日三餐吃魚你能咽得了?這都是問題!

不要說過去,就是現在全國有多少個地方能看到野雞,總不能家在大東北步行去大西南去逮野雞去吧?


至於野兔(專業獵手才會捕到,總不至於先辦班培訓吧!)不要說沒有就是遍地跑有幾個人能逮住能套住能打住?所以這個問題沒有任何價值!所以人多肉少是沒法分享和分配的!再者人為地破壞了生態平衡,會遭來別的自然災害,到時就不僅僅是吃不飽和餓那麼簡單了!想象的問題不行!


冀之筆


年輕人,你知道過去餓死過多少人嗎?這個問題與那個典故驚人相似——何不食肉糜?


在西晉時期,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觀音土,許多百姓因此活活餓死。消息被迅速報到了皇宮中,晉惠帝聽完奏報後大為不解,問大臣們:“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

言歸正傳,回到我們的問題。理論上,只要有樹有草,人是不會餓死的。因為人是雜食性動物,吃草完全沒有問題。但是確實有很多人餓死了,說明了什麼?魚?野雞?野兔?還有這些東西嗎!?草都沒有了,才會餓死人。觀音土聽說過吧,有些地方只能吃土,然後就會死的更快。

說這些,年輕人可能沒法理解,也不能怪你們。很多過去都不讓現在的年輕人知道,我也不知道為啥不能說,反正就是不能說。算了,不說了,說多了發不出去。


社會主義小書童


說個真實的故事,本人喜歡吃魚,所以每次請人吃飯都有魚,有次水庫放水,好多大魚被衝出水庫,傷痕累累的,也就是半死不活的,被人撈上來在市集上賣,剛好我回老家,看到興奮不已,買了一條十多斤的回家燒一大鍋,一個人吃不香啊,就叫了隔壁一個比我大十歲的鄰居陪我喝酒,結果他看到魚就差點吐了,勉強陪我喝了一杯酒就撤了,弄得我莫名其妙。

晚上大家在外面納涼,我就問他是怎麼回事,他說如果小時候家裡天天讓你吃魚 沒有主食,最關鍵的是燒魚還沒油你會怎麼樣?

我當場就呆了,因為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但也能想到,魚如果沒有配料肯定是不好吃的,仔細回想,父母在田裡發現有魚和泥鰍,也會抓回去,但都不會煮,放灶臺烘乾,等來年油菜籽結果了才煮了吃,那時覺得真香啊,太好吃了。

現在的年輕人沒有受過這個苦 我呢也只受過一半的苦,看到這個話題想了很多,如果你有和我差不多經歷的,希望你也說說那個故事。

一,不會收割稻穀,但要參加撥苗,早上五點多就在田裡了,小蟲子盯得人好癢。

二,不會給稻穀脫粒,但要幫忙捧稻子給踩打穀機的人,這活相對來說輕鬆點,當然,每次移動打穀機得幫忙推一下,穀子出倉得幫忙拉袋口。

哈哈哈哈,說多了都是累,都不想再說了,想到以前騎車去20公里的地方趕集,口袋竟然沒有一分錢,我是真的佩服我自己。

小時候的豬肉真鮮啊,現在再好的菜也沒有那個味道。

那時的蔥好香啊,吃個面遠遠就嗅嗅到香味了。

陳真的功夫真好啊,現在都佩服。

青春不在,祝奔五的你事業有成,也祝正在青春的你開心快樂。


飛來飛去的蜂


你說那個時候,吃不飽人們可以抓魚,抓野雞,抓野兔。確實可以,但那時農田基本建搞的好,土地,後塄沒有草,野雞,野兔也沒有藏身之地。要打必須跑很遠,到荒野地帶才會有這些東西。我那時也打過野雞,野兔,我們這兒叫打坡。

早上幾個人約好出門,跑40多里進山,純粹的石頭山這些東西不多,土嶺一類的有莊稼地的反而多些。野雞較難打,因為它在你沒到跟前就起飛了,而且打野雞時,野雞剛飛起是不能打的,只能等它蹬翅時,也就是滑翔時才好打,但這時通常已不在射程了。

所以我們通常打兔子,我們的團伙裡有好手,出去一次能打八,九隻兔子。而我這樣的把式,能有一,二隻就不錯了。每次回家時,我們就在公路旁等車,碰到上海拉煤的司機一見我們就會停車下來問:“幾角?”我們告訴他,不要錢,送他一隻,這樣他就很高興。我們把自行車放在煤車上,坐車回來。

我們中間有個很好的把式,他打兔子時和我們不一樣,我們通常是掠起兔子才打。他是走著走著停了,端槍,擊發。然後站著不動,裝藥,再端槍朝又一個方向,擊發。然後才去撿回兩隻兔子,這叫“打端窩兔”,需要很高超的技藝。他有一次乘著月光去打獾,他爬在高塄上,一隻獾鑽出來後,他一槍打倒了,沒想到洞裡又鑽出一隻,由於顧不上裝藥,他翻身從高處跳下來,壓在獾的身上。獾很肥,據說煉的油還能治燒傷。

我們這些人各有各的精彩故事。我最有意思的一次是打野鴨了。發現野鴨後我貼著河壁匍匐前進,到了一塊大石頭後。誰知野鴨可能有感覺就起飛了,好在大部分飛過了我的頭頂,槍響後,一隻野鴨一頭載在河中的沙灘中。當我走到它跟前時,它又跳入水中,這樣,我倆在水中開始了捉迷藏,它一會潛入水中,一會浮出水面,然後我就追,直到把它圍入一個淺潭,我守住出口,裝藥,擊發,才把它打死,大約用了一個小時。不過,我每次的獵物,都是送人。所以至今,我不知道它們是什麼味道?


天太2


人們過去在農村吃不飽,為什麼不抓魚、野雞和野兔來充飢?

如今生活水平好了,基本上很少再有吃不飽飯的時候了。而且現在很多人生活條件好了,還對於農村的一些山裡的、河裡的野味十分感興趣,偶爾還會吃點野菜,或者是花錢買點野兔、魚蝦等野味來解解饞。那有些年輕人就會好奇,在過去人們吃不飽飯,為什麼不去抓魚、野雞和野兔來吃呢?

其實,這個問題經歷過哪個年代的人是最清楚的,而年輕人有這樣的疑問也是不足為奇的,畢竟很多人對於以前的歷史不太瞭解。農夫還特意問了一下村裡的老人們,他們是這樣解釋的。

沒有時間去抓野味。

以前農民也是需要像現在城裡人一樣每天定時上班的,有的時候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加班。因為那個時代都是要掙工分的。不出去幹活,就沒有工分,那也就沒有飯吃。所以,不是想要去抓野味就可以去的,時間方面是非常不自由的。就算是有的時候下雨天、晚上不用出工,但是這樣的環境也很難抓到啊!

缺乏工具和技術。

像野雞、野兔雞水裡的魚蝦,這些都是需要專業的技術的,而且還有輔助工具才行。而農民朋友大多數是務農,農具倒是有,像捕獵的工具只有獵人才有。何況,這些動物又不能守株待兔,還要技術才行。也是因為難抓,很多人抓過都沒抓住,所以也就不願意去徒勞了。

缺油少鹽不好吃!

野味都是有一種特殊的氣味的,如果處理不好,真的很難下嚥。而在過去不像今天,什麼調味料都有,以前就連油鹽都是十分珍貴的。野味抓回來了,不可能有水煮著吃吧,那是吃不下的,基本上也只有倒掉。何況還有一點,那就是在過去,大家對於野味都是沒什麼興趣的,很少有人會吃野味。

您認為還有哪些原因呢?歡迎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農民發表意見!


農夫也瘋狂


小時候,每當我浪費糧食,奶奶總會向我道起她的小時候,“我們那個年代呀,吃不飽穿不暖,一天能有一頓飽飯吃就知足了,現在好飯好菜的伺候你,你還不吃!”

現在回想起來,我不禁產生了個疑問,既然農村人在過去吃不飽飯,為什麼還不抓水裡的魚,還有山上的野雞野兔來充飢呢?

確實,在過去,河裡到處都是魚,但那個時候沒有分田到戶,大人們的所有時間,除了吃飯睡覺,基本上都是屬於公家的,早八點到晚六點,有時甚至還要加班,下班後累得要死,就更沒空閒時間去抓魚、抓野兔了。

再加上那個時候是集體經濟,在農村,除了流水港和小野溝,稍微大一點的水塘,都是屬於集體財產的,大隊裡更是禁止捕魚,只有到年底的時候,才會集體捕魚,然後再按照每家的總工分,一般每家只有十幾斤。

另外,在那個時候,隊裡規定每家每戶鍋不能有火,也不準燒,只要哪戶人家開火冒煙了,都會有人來查,所以就算捉到了,也沒法搞著吃,偷著用自己的辦法搞,也沒有油和調料,煮出來的魚腥臭味濃一點,也不好吃。

看到這裡,不知道多少人會感嘆“往事不堪回首”,大家腦海中又會浮現出怎樣的回憶,但活在當下,還是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吧~


找靚機二手機


您好,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人們在吃不飽飯的年代,為什麼不去抓魚、野雞、野兔來充飢?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沒有切身體會過飢餓,是無法體會到那個年代的窮困飢餓的,身為80後的我也無法明白和理解,只有常聽爺爺一遍一遍地講“糧票的故事”,講述老一輩的人們在忍飢挨餓的年代如何存活下來,如何一次一次地戰勝疾病、饑荒,那時候,野菜野果都吃過,粗糧鹹菜都覺得無比美味。不過那個時候人們主要去生產隊裡幹活掙工分分糧食,男人是家裡的主要的勞動力,一天可以掙十分,女人和小孩一天才能掙六、七分。月底根據掙工分的多少分糧食,分的糧食只夠吃半個月的,一天吃兩頓飯也是挨不到月底的。為了不捱餓,婦女和兒童就挎著籃子去地裡挖野菜,摘嫩榆樹葉、槐花、摘野果。現在我媽還認得地裡的各種各樣的野菜,薺菜,麵條菜、豬尾巴菜、莧菜、曲曲菜等等,這個菜好吃,那個菜吃起來又苦又澀,我媽都能講講的頭頭是道。

人一旦餓起來,什麼事情都能幹的出來,對於餓極了偷東西吃也是理解的。那個年代家裡都有好幾個孩子,掙工分能夠分到的糧食又少,小孩子也是吃不飽要餓肚子的。爺爺就講我姑姑很小的時候,房子距離生產隊的紅薯地很近,姑姑就去紅薯地裝作方便的樣子,偷偷拔地裡的紅薯揣進衣服裡帶回家,切成紅薯片,白天不敢在院子裡晾曬,夜裡偷偷放到爐子上烘乾,最後磨成紅薯面,補貼家裡口糧。由此可見當時物資是十分匱乏的。

爺爺講那個年代人們也是會去抓魚、野雞和野兔的來打牙祭。但是魚和野兔、野雞的數量是十分少的,吃不飽的人群數量是龐大的,通過抓魚和打野味來解決溫飽問題顯然是不現實的。並且抓魚和打野味需要有專業的工具,在吃不飽飯,穿不暖,物資匱乏的年代,誰家要是有釣魚竿、漁網和獵槍顯然是奢侈豪華裝備。如果單憑徒手、靠運氣去抓魚打野味來解決飢餓問題,我估計不能活著等到改革開放的到來了。(二)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您一起長知識。


科學興農


好奇怪題主會這麼問,為什麼不抓?怎麼就不抓了?

普法君是70年代生人,在北方的農村老家也是吃過紅薯、窩窩頭、辣疙瘩鹹菜的,怎麼可能不去抓魚呢?

說句實話,除了生產隊養殖的魚跟雞鴨、兔子之外,外面的野物是有機會就要去抓的。我給你說說怎麼抓的吧。

1、筐子、簍子都來抓魚

那個年代生態環境好,農村到處水塘裡都有魚,於是,空餘時間抓魚打牙祭,也是不少人的愛好。

那陣子不是家家戶戶都有漁網的,在淺水區嗎,老少爺們就拿筐子、簍子,誰水溝引導小魚小蝦上鉤;在深水區,就拿縫衣針燒紅、掰彎製成魚鉤釣魚,餌料就是蚯蚓。

那陣子魚的品種不外乎是鯽魚、草魚、鯉魚、黃辣丁等。

說實話,魚不好釣,真的不好釣。

只有在村外的水渠水要幹掉時,那些魚才好抓,普法君在幾歲的時候參加過一個大規模抓魚,幾十號人都拿著筐子在幾十公分的水溝里扣魚,收穫頗豐。

2、自制火藥槍打兔子

我們村那一帶不是山區,沒有野雞,只有野兔,因此不少家庭中都有自制火藥槍來打兔子。

每年到秋冬季的時候,戶外莊稼少,野兔容易發現,還有就是冬天雪地裡容易發現野兔蹤跡,加上北方冬天的麥苗不大,兔子只能吃麥苗過冬,只要有兔子,基本就跑不掉。

看人家大兔子,是普法君比較樂意乾的事,村裡幾個老爺們,一人扛把獵槍,要麼帶條狗,10個、8個人組成一個小團隊,大傢伙在莊稼地裡圍成幾十米長的一個弧形隊伍往前走,有時候受驚的野兔會“蹭”的一下竄出來,立馬會被幾支獵槍瞄準射擊。

之後,打來的野兔,這些人就找個地方一起吃掉,剩下的骨頭就拿來餵了狗子。

或許有人說了,人家說的是吃不飽飯的時候,為什麼不打,其實這不矛盾,魚、兔子不會自動跳你家中去,還是需要人利用各種工具來抓,就像野兔,有槍的拿槍打,沒槍的下套。

4、在家裡窮瘋的那陣,老鼠都要抓來改善伙食

在冬天的野外,我們一群人找到一個老鼠窩後,會查看一下老鼠的足跡,以及進出摩擦的是否光亮,來確認主洞口,再到旁邊找到其他幾個次出入口堵住(老鼠一個窩有好幾個出入口),然後提一桶水往窩裡灌,並拿好大口袋堵住,老鼠被灌的不行不行的時候,就會順著主洞口出來,然後就鑽進我們的口袋裡,之後就會被摔死、燒著吃。

說會話,燒著吃的老鼠肉可好吃了,在那個一年到頭吃不到兩塊肉的年代,細嫩的老鼠肉可是美味。

當然,現在我可是不敢吃了,想想都要吐的,可在那個年代,絕對是一道佳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