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内11人因“它”而亡|深夜火灾为何屡屡夺人性命?

9月1日(今日)04时47分许,云南昆明市消防作战指挥中心接到报警: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杨家地社区王家地新村37号1楼楼道处发生火灾。

接到报警后,公安、消防等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处置并启动预案,明火已于05时01分扑灭,清理火场过程中,发现6名遇难者(5女1男)、1名伤者,已入院救治。另有6人入院观察,目前7人生命体征平稳。起火原因、财产损失相关部门正在调查中。

十天内3起火灾

11人因“”而亡

惨痛教训:8月23日凌晨,深圳一民宅突发电动车火灾事故,造成2死2伤,死亡的是一对母女,女儿仅7个月大。事发地点位于深圳一栋7层民宅的一楼楼梯口,当时停放在这里的电动自行车在夜间充电过程中突然起火。

惨痛教训:8月23日凌晨,郑州市金银村小区内突发大火,造成3人死亡4人受伤,死伤者当中还包含有一名怀孕7个月的孕妇!

据小区居民说,起火的是小区1号楼3单元,在3单元4楼有一间临时宿舍,里面住着七八名外卖骑手。晚上这些骑手就把车停在楼下,再把电线从窗户里伸下来,给电动车充电。

十天内11人因“它”而亡|深夜火灾为何屡屡夺人性命?
十天内11人因“它”而亡|深夜火灾为何屡屡夺人性命?

这场火灾起火是从一楼开始的,楼道里也都是黑烟。同时有很多居民都被困在家中没有出来,造成了部分人员的死伤。

十天内发生的这3起亡人火灾

有哪些相似教训?

1、火灾发生在凌晨:夜晚,人们结束一天劳作而入睡;凌晨,当人们处于深度睡眠时,警惕性比较差,识别风险的能力比较弱。

2、火灾发生在一层楼梯口(间):楼梯间(口)有哪些可燃物?有哪些引火源?除了电动车,还有什么?

3、过火面积小:楼梯间面积都不大,从新闻中可以获知。但往往威胁逃生人员安全

4、造成人员伤亡:这三起火灾,11人死亡、13人受伤。

5、发生在居民小区:从消防局历年来火灾数据获悉,虽然重特大亡人火灾事故发生在人员密集场所,但是居民住宅火灾起数和死亡人数所占比重仍然较大。详情:»上半年全国居民住宅发生火灾6.1万起 死亡647人 | 近年来亡人火灾事故呈现特点及防范措施分析

6、人员伤亡情况发生在逃生环节:综合以上因素,深夜发生在居民楼内的火灾,由于没有预警措施(火灾自动报警器),火灾发现往往不及时,发现时已错过最佳逃生时机,由于小区没有物业或者物业形同虚设,没有引导居民逃生的人员,居民发现火灾后,由于情况不明,由于紧张,人的本能,而选择了通过楼梯间向下逃生(楼梯间可能是起火点位置),而造成伤害。

如何防范居民楼火灾事故?

(居民)

1、遵守消防公德:不在楼梯间、走道、首层门厅,靠近居民楼外墙部位,为电动车违规充电。夜晚,不宜在自家客厅、阳台,为电动车、平衡车、滑板车充电。若引发火灾,将会以失火罪追究法律责任,拘留or判刑。不占用消防车通道、爱护公共消防设施。

2、注意自家用火、用电、用气安全:提高自我防范能力,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自己。

3、配置必要消防用品:如果要配,一定要优先配置独立式火灾探测器(»它,24小时为您站岗放哨,只为您平安!),后配置灭火器及其他产品。

队长推广独立式火灾探测器,但不推销独立式火灾探测器,队长既不是设备厂家,更不是设备经销商。推广安装独立式火灾探测器,能够减少亡人火灾事故,能够防止小火失控扩大蔓延,能减少财产损失,能救人命。»您以为配置了“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你就安全了?

4、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独立式火灾探测器、灭火器、防烟面罩、逃生绳、缓降器,都有寿命。但提高自身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却没有有效期,一旦掌握扎实、将受益终身。»认识我们身边的消防设施!

5、要制定应急预案、要对本小区消防安全情况进行评估:

什么时间、什么火灾能逃生?什么火灾需要待在自家固守待援。要评估小区消防安全情况,比如,小区内有没有电动车违规充电情况、楼梯间有没有防火门、防火门会不会自动关闭、防火门关闭后密封情况如何?楼道内有没有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照明、疏散指示、自动火灾探测器是否处于闪烁状态、小区是否能进消防车等。

(网格单位)

1、要有消防安全明白人。

2、要对本辖区开展消防安全评估、要对症下药。

3、要对火灾事故进行研判分析、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治理措施。

4、要加强电动车治理,要加强智能充电桩建设、要加强电动车违规充电乱象的治理。

5、要推广独立式火灾探测器。

6、要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要开展正确的培训。

7、要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要开展群防群治、要加强志愿消防队伍建设。

8、要加强常住人口的管理。

9、对违法违规者,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如,三合一场所违规住宿、居民小区电动车违规充电、占用消防车通道等。

10、如发生火灾,引导居民不盲目逃生。

如遇火灾怎么办?

如果不是自家失火吗、如果不是外墙保温材料失火,是不需要逃生的,应待在房间内紧闭房门、封堵房门缝隙防烟待援。

想一想以下问题,火灾时谁会为你提供准确答案?

1、火灾是如何发现的?

2、火灾发生了多久?

3、哪儿发生了火灾?

4、什么物质在燃烧?

5、有专业人员引导逃生吗?

6、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在岗在位吗?有能力处置初起火灾吗?

防范火灾事故,从来都不缺措施

防范措施

↓↓↓

  • 加强出租屋、群租房消防隐患排查整治 | 参考范文

  • “出租房”火灾警示录 | 附出租房消防监督检查要点!

  • 注意 | 出租房失火,“甩手房东” “粗心房客”都要担责!

  • 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管理七条规定

  • 消防安全隐患怎么防?国务院安委办有要求,速传达落实

  • 睡着,睡着,睡“着”了!快起来,“三合一”场所真的不能睡!

  • 经营性“三合一”场所火灾警示录

  • 小本生意不容易,“三合一”场所火灾伤不起!

  • “六类场所、十项必查”:查什么、怎么查?看这里!

  • 消防安全检查“十查一询问”工作法

  • 您身边的那道“门”安全吗?| 十起典型火灾的经验教训!您一定要知道

  • 一图 | 这些地方火灾隐患大 关键时刻这几招或许能保命 收藏!

  • 科普 | 为何夜间火灾伤亡概率大?

  • 广东开展消防安全专项行动 | 住宿3人以上的场所,一律加装独立式火灾报警探测器!

  • 又是电动车商店、又是三合一,5人死亡 | 以火灾为鉴:如何斩断亡人火灾事故发生的“链条”?


十天内11人因“它”而亡|深夜火灾为何屡屡夺人性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