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田田專欄:一份存放在心底的記憶……

荷田田专栏:一份存放在心底的记忆……

一份存放在心底的記憶……

連續兩天大雨,儘管天公不作美,我們還是迫不及待地出發了。驅車出了“風情海東”的大門,邁入“秘境黃南”,駛過夏河拉卜楞寺,穿越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美如畫 美中不足遭訛詐

54公里桑科草原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內。桑科草原屬於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積達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是一處極為寶貴的自然旅遊景區。據說這裡是英雄格薩爾王煙祭鑄神、賽馬稱王的地方。藏語中稱煙祭為桑火,進行煙祭為煨桑,因此稱此地為桑科(煨桑的地域)。這裡群山環抱,中間開闊,極目遠眺,目之所及,盡是綠色壟畝。當你置身於綠意盎然的草原,有種洗滌靈魂的感覺。人的視野,也只有在遼闊的地方,才會變得開闊。路途中你也會看到一片片盛開的油菜花爭奪著人們的眼球,不時會有人停下來拍照,我們也不例外,唯恐辜負了良辰美景。草原上各色小花盛開,牛羊遍野、經幡飄逸、帳篷散佈。放眼望去,遼闊的草原上搭起的各式藏包,以及那風中招展的經幡,點綴著草原,使草原靈動了起來,想必藏包裡的藏族阿媽已經備好了新鮮奶茶、糌粑、手抓羊肉等特色風味,只等著天南地北的遊客到訪。或許藏族阿爸還為遊客備好了馳騁草原的俊馬和犛牛,演練的射擊場地和篝火晚會。可惜,為了趕路,我們不能在這裡停留,也就無法盡情體味神秘淳樸的藏族風情了。一路上小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但身著盛裝的藏族同胞們從結束的草原盛會走向四面八方,相信這一天對於他們,一定是個非同尋常的日子。七月的草原盛會結束了,雖然我們沒能趕上他們載歌載舞,歡聚一堂的歡慶場面,但從洋溢在他們臉上的幸福歡笑,可以看出他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

臨近午飯時間了,家人提議在車上解決午飯。正當我們興致勃勃地享受美味時,有幾個小孩跑向停靠在路邊的車輛,其中一個小女孩和她的哥哥跑到我們的車旁,小女孩站在車前面,拍打著引擎蓋,男孩敲打著右側車窗。通過交談才得知,我們的車停靠在公路邊要給他們繳費,好奇怪的收費理由。有些掃興的我們準備啟程,這才發現男孩將腳放在車軲轆下面,有種不給錢誓不罷休的架勢。急中生智的孩子,拿出手機假裝給110打電話,男孩這才匆匆忙忙拉著小女孩,罵罵咧咧地走開了。好險啊!否則他們的幼稚,可能會給雙方帶來很大的麻煩,這次的出行也將會留下終身難忘的記憶。

午餐中止,我們動身前行了。而路邊繼續上演著同樣的劇情,頃刻間我的心情異常沉重,彷彿壓了座大山,倒不是因為他們訛詐我們的錢,而是擔憂那些孩子的未來……

荷田田专栏:一份存放在心底的记忆……

別有風情郎木寺 雨中暢遊釋情懷

隨著車輪飛轉,雨點也漸漸消失了,正當大家的心情如天空一樣雲開霧散時,從迎面而來的司機口中得知,313省道多處塌方,車輛無法通行,長長的車隊只能在泥濘的路上走走停停,大家的心情多少有些焦慮,但誰也無可奈何。就在我們百無聊賴時,泥濘路上行走的一頭老牛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老牛似乎不害怕那些挪動著的龐然大物,悠然自得地在車輛縫隙間行走。我們趕上它、超過它,然後它再趕上我們,再超過我們,我知道“老馬識途”這個詞,卻沒聽過“老牛識途”。就在這樣的談論和“比賽”中,經過幾個小時的艱難跋涉,卯時我們終於到達了郎木寺。

原來郎木寺是一座小鎮的名稱,地處四川和甘肅兩省的交界處,它包括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下轄的郎木寺鎮和四川省若爾蓋縣紅星鄉下轄的郎木寺村。一條寬約2米的小溪從鎮中流過,卻有一個氣派的名字叫白龍江。白龍江將郎木寺鎮一分為二,鎮北邊屬於甘肅省碌曲縣,鎮南邊屬四川省若爾蓋縣。走進郎木寺,鎮中心的馬路上有一段甘肅和四川的分界線,界限兩邊鋪設的石板不同,甘肅採用平平整整的石板,四川採用的是有凹凸花紋的石板。兩種石板之間便是省界,可以在這裡體驗“一步跨省”的神奇體驗。這裡有朝拜的藏族,有修行的喇嘛,有虔心向佛者,來到這裡的人似乎都有一顆佛心。這裡是世間難得的梵音淨土,這裡有讓人敬服的信仰,這裡有令人震撼的虔誠,這就是世人無限遐想的地方——郎木寺。

雨中前行,這裡看看,那裡聽聽,感覺這裡的風景比其他地方多了幾許禪意和空靈,置身其中,心中也多了幾許平靜和虔誠。尤其當我看到一位磕長頭的藏族阿媽時,我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腳步,仔細打量著她。她先是十分莊重地站定,然後把手高高舉過頭頂,合掌,隨後觸額、觸胸,最後朝前撲出去,一個五體投地,最後用額頭磕了一下地。完成這一系列動作後,她的整個身軀就往回收,再從手掌觸及的地方站起來,如此週而復始,她就這樣虔誠而神聖,堅定而無畏地爬起來,撲下去,再爬起來,再撲下去,用自己的身軀,用自己的靈魂,一步一步接近她心中的聖地,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心境中,無視周圍人向她投去的眼神是欽佩還是驚訝,是憐惜還是不屑。

我們按要求脫掉鞋子進入大殿,殿內莊嚴肅穆,通過聆聽講解,得知甘肅郎木寺創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至今有260多年曆史。創始人赤哇嘉參格桑,11歲受戒出家,27歲前往拉薩學法,公元1747年,年屆70歲的他,經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揚佛法,創建了郎木寺院。之後,郎木寺歷世活佛繼承並弘揚第一世賽赤活佛的弘法大願,個個致力佛性修煉,學問通達,業績顯赫,在整個藏區乃至世界佛教界影響深遠。接下來我們隨著人流,沿著轉經長廊,虔誠地撥動著經筒,彷彿轉動的不是經筒而是塵世間無垠的心。然而,這個“遠離塵世”的清修之地似乎被商業化的喧囂和擁擠所充斥著,來這裡的人們,或許是為了沾一點聖地的靈氣而求得功德圓滿,或許是為了釋放生活的壓力而求得一時休閒。或許兼而有之吧,眼前的景象是:撥動經筒的,不只是僧人,也非只有信教群眾,而是絡繹不絕的遊客。

舉傘緊隨講解員行走在雨中,不時聆聽著細雨敲打傘葉發出的清脆聲響,時而感受著微風扯動裙襬時的溫柔,時而體味著細雨親吻臉頰時的愜意,還有那雨滴滑落髮稍時的心動。我走在這細雨霏霏的聖地,心境也隨之發生著變化。看著雨簾中的遠方,我突然就想起了天堂裡的媽媽,雨便瀰漫著一些淚腺的苦澀。回頭再看看雨中拍照的兒子,雨又注入了一腔溫柔的情愫。瞬間,這輕柔細膩的雨,猶如一串串靈動的音符,任其滲透毛孔,沁入心田,它洗刷著記憶,釋放著情懷……或掀起歡喜的波瀾,或泛起憂傷的漣漪,或喜或憂,全憑你用心去感受了。

荷田田专栏:一份存放在心底的记忆……

世外桃源扎尕那 人間仙境原是她

城市裡,見慣了車水馬龍,聽慣了人聲車聲嘈雜,聞慣了汽車尾氣,想要一份寧靜,想要一份清新,想要恬然地享受自然賦予的美好,就來大山深處的世外桃源吧。在這裡,可以讓你暫時離開城市的喧囂,讓你遠離人世的紛擾嘈雜,讓你傾聽內心的聲音,徹底放鬆自己。

在領略了郎木寺的莊嚴和神聖後,我們出了郎木寺鎮,沿著公路一直走,一塊石頭像屏風一樣擋住了我們的視線,繞過大石門,眼前便豁然開朗,一片開闊的盆地出現在眼前,木質的民居層層疊疊依山而建,梯田、民居和公路錯落有致,遠處是峭壁和石峰,一種天然而質樸的美讓人驚歎,像是一幅精心描繪的山水畫。這片世外桃源雖然早在近百年前就被譽為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但至今仍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走近扎尕那已是傍晚,感覺它就像一座由高山石峰和巖壁合圍的天然城堡。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雖然天色漸漸暗了下來,但看到扎尕那的風光,我還是被震撼了,煙霧飄渺的村落,隱隱約約,彷佛仙境,恍如隔世,還沒安頓好住處的我們,卻迫不及待地拍起了照片,直到肚腸咕嚕,我們才走進了一家藏家客棧。趁著美麗靦腆的卓瑪為我們準備晚餐之時,我們還在利用僅有的一點時間,透過窗戶抓拍著扎尕那的綺麗晚霞。

沒有人願意錯過看日出,起個大早趕往觀景地,人人都在尋找最佳位置,以便能拍到最美的太陽。清晨霧氣濛濛,雲霧繚繞,扎尕那宛如仙境,我所有的語言似乎也無法形容她的美麗,等待了許久終不見太陽公公露臉。登到半山腰的我們,發現草叢裡有許許多多的草莓,還有叫不上名字的小花兒開得正豔,捧著手機拍個沒完,真的忘記自己是來看日出的了。太陽藏在雲霧中久久不肯出來,聽遊客們說時間已經錯過,要看日出是不可能了,但雨水洗滌過的扎尕那像水墨畫,在濃霧的籠罩下多了幾分朦朧美。

吃過早飯,太陽公公在雲霧中探出了半張臉,為了不辜負有所好轉的天氣,我們來到村裡的觀景臺。這裡是俯拍全村的最佳地點,這裡的房屋都是古老的木製房頂和土牆建築,顯得古樸無華,山體、林地、民居、農田、河流,層疊錯落、聚散適宜,構成了美妙的田園風光。隨性而走,看到了青稞、大豆等農作物,看到了曬麥子的木架,看到了小橋流水,看到了水磨……無一例外,它們都成了我們拍照的背景。要不是時間受限,真想就這樣玩個痛快。

沿著小路前行,很快就聽到溝裡流水潺潺,山石林立,被雨水清洗過的植被豐潤而清亮,整個峽谷綠意盎然,或許我們是走進大峽谷最早的遊客,四周的綠色是醉人的,清澈的河水流過峽谷時發出的轟鳴聲不斷衝擊著耳膜,峽谷裡潮溼而混合著草香、花香的空氣充滿胸腹,沁人心脾。行走在峽谷的家人,如孩童般天真可愛,他們磊起石塔時的小心翼翼,看到瀑布水花四濺時的歡呼雀躍,登上小木梯時的縱情高呼,歡愉洋溢在他們的臉上,在這裡他們的身心得到了放鬆。走了大約1個小時,前方的路越來越險,近幾日雨水較多,沾了水的石頭踩上去非常滑,我們小心翼翼地走著,除了看景,就是瘋狂地拍景、錄景,唯恐錯過了美景而懊惱,都想把這裡的美景全部拍下來帶回去給最親近的人看。峽谷裡一些施工人員在工作,他們測量打眼鑿山,他們抬原料做棧道。據說經幡飄揚的位置將來要建覽車,遊客可以乘覽車到山頂觀看扎尕那美景呢。雨天會有泥石流,這是家人和朋友的再三勸告。儘管天氣有所好轉,但依然心存擔憂,看看時間不早了,便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大峽谷,期待下次還有機會走進她。

回來的路上,看到一輛輛大客車和小汽車不斷駛進村落時,我還是有些擔憂,商業化進程一方面會為村民帶來經濟收入,另一方面原始純樸的美景也將會逐漸消失。目前,村子裡很多地方都在大興土木,蓋房子修建農家樂,新修建的客棧在村落中鶴立雞群,與專家們推崇的古村落格局和傳統藏式建築迥然不同。你若細心,就會發現自己好不容易拍得的一張美景,卻被大煞風景的電線給破壞了,電力、電信的普及為扎尕那帶來了現代化的生活,但也會在某種程度上破壞扎尕那最原始的純樸之美,不久的將來,倘若你再見到這裡的卓瑪們,她們的臉上還有那靦腆的笑容和依然保持著質樸無華的品質嗎?景區繼續開發後,扎尕那的寧靜不知道還能維持多久,希望它不要失去的太多。

經幡、信仰、寄託,構成了一串串叮咚作響的音符。扎尕那層層疊疊的綠,一點點浸潤著我的眼睛,我的心也在這裡停下來休憩了,好希望時光能慢下來,讓我徜徉、流連於大自然的環抱,盡情享受著旖旎的自然風光……

荷田田专栏:一份存放在心底的记忆……

只緣身在此山中 未識措美真面目

有人說倘若你到甘南而沒登上措美峰,就等於沒有到達甘南!相信措美峰一定有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人們。游完扎尕那大峽谷的我們便急奔措美方向,沿412縣道經313省道前行40多公里,轉603鄉道進入卡唄鄉,不知道行了多久,總是感覺此路不對,道路狹窄,有些地方路基塌方,還有滾落的山石,幾乎看不到車輛行駛,時不時會看到河道里堆積的大量木頭和雜物,河水也十分混濁,行駛在這樣的道路上雖然心裡有些膽怯,但不敢掃了大家的興,也根本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更沒想到此行無法到達措美峰的結果。繼續前行便不時地看到大型機械在河道里、在路面清理作業,在離措美峰不遠的地方,我們從施工人員那裡得到不能繼續前行的信息,才確信我們不得不折返的事實。所慶幸的是,我們所行的路途雖然經歷了多次塌方,但我們沒有遇上險情,而且最終都是順利通過。這些經歷,也是人生旅程中的寶貴財富。

雖然沒能登上措美峰,但是近觀它的巍峨,還算沒有白跑一趟。無限風光在險峰,仰望那些高聳入雲、直指天際的高山,心裡默默感嘆自然之偉大,同時也有到不了措美峰的無盡惋惜。望著神秘的措美峰,不得不說再見了,期待著下次再來,也許留下點遺憾才會更讓我們牽掛措美吧!

帶著遺憾離開,不死心的我,夜深人靜時通過百度,到達了措美峰。措美峰主峰海拔4920米,橫亙南北180平方公里,是甘南州第一高峰。也是秦嶺山脈的最高峰,“迭山南望白雲邊,雪積遙峰遠接天”比秦嶺主峰太白山的最高峰(3771.7米)高出一千多米呢,怎不令人向望!

措美峰,藏語是山頂有湖的女神山,位於迭部卡壩鄉北部,距縣城63公里,東與舟曲相連,北與卓尼為鄰。措美峰主峰海拔4920米,橫亙南北180平方公里,是甘南州第一高峰。據說是地質學家、考古學家、攝影家、文學家、登山探險家夢寐以求的天堂。

有人說出發是為了詩和遠方,有人說出發是為了更好的回來,也有人說出發是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相信,旅行是為了調劑生活,回來是為了更好的出發。每一次的出發都會有其終點,但反思和回味卻沒有終點。旅行的意義就是不斷尋找和探索自我,挖掘內心深處柔軟細微的變化過程。隨著接觸的每一個人,看到的每一種景,走過的每一段路,以及每一次的相遇和道別,都是一場生命的邂逅,都是一份存放在心底的記憶。

旅行是為了更好的回家,而出發是為了更好的重逢。

荷田田专栏:一份存放在心底的记忆……荷田田专栏:一份存放在心底的记忆……

範雪蓮,筆名,荷田田,愛文學,愛生活。

===============================

青海在線文化傳媒出品。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青海讀書》公眾號面向廣大網友徵稿,歡迎廣大作者投稿,散文、小小說、詩歌、書評、新書推薦均可。文責自負,自己校對。投稿時請發作者簡介和需要配圖的照片。郵箱:[email protected],讀書QQ群:371156841

文化顧問/王文瀘

執行主編/劉志強

法律顧問/王延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