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事情俩种思维俩种高度 你学会了吗


穷爸爸富爸爸》里,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个村庄没有水,村长就委托两个年轻人,给这个村庄供水,村民向他们支付费用。

第一个年轻人艾德,马上买了两只大桶,每日奔波于10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

艾德立即就赚到了钱

另一个人叫比尔,自从签订合同后,他就消失了。

半年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

过去的半年时间里,他做了商业计划,找到了投资,注册了公司,并雇用了项目施工管理的专业人员。之后,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比尔修建了一套从湖泊通往村庄的供水管道系统。

清水从水龙头中涌出的那个瞬间,艾德的工作被摧毁了

他赚了一年半的钱。

先说选择工作的艾德

他获取收益的主要来源是当下的劳动力付出,现金现货

但是,当你赚钱时,别人却在设计一个更大的面去覆盖你。

就像故事中,比尔的水管接通了,艾德就要面临失业,即使他怨天尤人,哭天抢地也无济于事。

就像现今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一个时代结束了就结束了。

再说说选择创业的比尔。

故事中你只看到了比尔付出的结果。

但过程中间却隐藏了很多未知和艰辛。

因为创业这件事,需要不断先付出,它的兑现时间是在未来。

当你提出自己的创业想法,不可避免会听到很多质疑的声音。

这就好比,比尔的供水系统,在拧开水龙头流出清水之前,他需要面对的,是持续的现金流出,无可避免的需要面对所有人对他的无尽质疑——我们到底能不能做成这件事啊?是否可以接通水?是否可以赚到钱?

创业者基本都是在不确定中前行。

而创业成败一个主要特质是你能不能做到意志坚定,愿景清晰。

但是,比尔就一定功成名就,艾德就一定惨遭淘汰吗?

不一定。

一个创业项目的合理性,最起码需要综合评估市场需求与供给,成本结构组成,市场变化概率等。然后才是融资、落地、收益评估分成。

所以,对于比尔而言,他走的是一条没有尽头的创业路。

举个例子,这个村庄对于水的市场需求是多少呢?在比尔供水系统没有建成前,通过艾德每天挑水,一样满足村里的用水需求啊,日子不是照样过吗?

当然,聪明的比尔可以继续发挥他的想象力,无限扩大村民的用水需求。

比如,承诺24小时不间断供水,这是艾德无法做到的,毕竟人都是要休息的嘛。

再或者建一个游泳池开发洗澡用水……

自己开发拓展市场。

接着,艾德找来了第三个年轻人杰克,他们发现井水资源,而且离居民区很近,

投资成本比 比尔要低很多,而且他们还打出了健康饮水的概念,宣传井水质量优于湖水。

结果村民很吃这一套,纷纷转头购买艾德的井水。

这时,比尔就面临了同行业残酷的竞争。

当然,比尔可以选择融资兼并,维持垄断供应。

就像美团兼并千团,滴滴独领风骚一样,避免同质化竞争降低利润。

可是,即使走到这一步,比尔也不错赢啊。

比如,突然地下水枯竭,或者受到上游工厂的污染无法继续使用。

这属于天灾人祸,没有解药,只能自认倒霉。

又或者,国家突然通知禁止私人建立供水系统,统归国有。

那么,创业者比尔的公司就不得不被国有化,自己也变成上班的比尔。

这就好比《三体》里面的降维打法,反过来说,

认真挑水的艾德,是个体的努力,存在于第一维度;

建立供水系统的比尔,抓住了行业趋势,存在于第二维度;

天灾或是国家政策这些,天生属性就属于第三维度。

不同维度的攻击,分分钟就被碾压。

当然,我们身边还存在一些人,存在零维度。

他们听到身边人下海创业,赚了很多钱。

便按耐不住内心的骚动,跃跃欲试。可结果多半九死一生,黯然失色。

他们简单粗暴的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当然,这也是很多成功学宣传的口号)

却忽略了那些成功人背后的资源、人脉、平台、时机,这些比努力更重要的成功因素。

连自己都看不清楚,就只能存活在零维度,自生自灭。

所以,人生最重要的是不断提高自己的维度。

比如,失业后的艾德在湖边建了一排观湖别墅,

后来,村长推行旅游推动经济发展,同时不断推出低门槛落户政策吸引外来人口,

国家恰如其分的给了很多利好政策,简直不能再完美了。

结果就会进一步逆转,

通过房产赚得盆满钵盈的艾德开始在各大平台贩卖自己成功学,又赶上了知识付费的风口。

而可怜的比尔,还在幸苦维护自己的水管。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为了说明一点:

无论上班还是创业,针对性优化个人的商业模式很重要。

上班或是创业,本质上都是通过出售自己的时间在赚钱。

由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为了不断提升自身总价,我们需要做的是:

  1. 提高售出时间的单价;
  2. 提高售出时间的数量。

提高单价比较好理解,个人能力经验,所处行业岗位等决定了月薪/年薪。

那么提高时间数量呢?

法定的工作时间就8个小时,总不能靠着加班工资吧,况且有些公司加班是没有补贴的。

这边涉及一个词,叫“睡后收入”,也就是你睡着了也是又收入的。

比如,知名作家、优秀投资人、还有现在很火热的线上视频教学的老师等等。

或者前段时间很流行的——斜杠青年,一个人拥有多重职业,也是在最大化他的个人价值。

上班很苦,创业不易。

今日首要回答三个问题:

1、股票实质是什么

2、公司为什么要发行股票

3、个人为什么要出资股票

一、股票实质是什么?

按国际惯例,先来看下度娘怎样说滴。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据,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各个股东作为持股凭据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盈利的一种有价证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东对企业具有一个基本单位的所有权。

说人话就是,股票是一个凭据,证明你具有某一家公司的股份,即股票是股份的凭据。

那股份是什么?股份就是你对某家公司具有的所有权。

比方你和张三、李四、王五合伙开餐厅,每人出资2.5万,总共10万,那么你就具有25%的所有权。假定1单位股份价值1元,那么你就具有该公司2.5万股份。

为了避免抵赖,你们拟了一个证明,证明每个人具有2.5万股份。股票的效果就类似于这个证明。(证明能够随便开,但股票不能随便发,由于发行股票是有条件滴,后边讲)

还有一个概念叫“股权”,初学者简略搞混,给咱们简略区别下:

股份:你对某家公司的所有权。

股票:所具有的公司股份的凭据。

股权:你由于具有某家公司的所有权,而具有的权力(比方你能够参加决议计划投票,分红等等)。

二、企业为什么要发行股票?

要了解企业为什么要发行股票,其实就是了解为什么要有股票商场。

持续上面的比如。你们四人合开的餐厅,总共投入10万,餐厅运营得很好,每年可赚2万,回报率20%。你们掐指一算,依照20%的回报率,假如投入1000万来扩展店面或开连锁,那每年就能够赚200万,爽歪歪。

所以你们想方设法找钱,但毕竟资源有限,可用于抵押的财物又不多,所以你们从亲戚朋友、银行总共也只借到到了90万,因而最多每年也只能赚20万。那怎样办,还能去哪里忽悠钱呢?

这时候你想,已然餐厅收益这么好,假如在网上发个帖子,奉告所有人咱们的项目,投10万即可赚2万,那必定很多人都来出资!

恭黑雷!你所想到的这个形式就很类似于股票商场。

什么是股票商场呢?(这儿就不度娘了,横竖咱们看不懂,直接说人话吧)就是企业能够经过向出资人出售股份以到达融资意图的商场。股票商场的存在,就是为了促成想开展但缺钱的企业与有钱但想出资的出资者。

所以企业之所以要发行股票呢,就是为了融资。

(PS:融资一般有两种方法,借钱的融资叫债款融资,由他人入股的融资叫股权融资)

上述比如仅为阐明问题,事实上股票不是你想发,想发就能发滴。

咱们说股票商场是为了促成融资者(企业)与出资者,那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股票商场要保证企业是真实有效,值得出资的企业。不然的话,所有人都能够随便搞个公司来发行股票骗人(事实上也有人经过各种方法做到了对不),那这个商场也就失掉含义了。

ok,那发行股票(初次揭露募股,即所谓的IPO)需求什么条件呢?

1、持续运营三年以上(不然我怎样知道你是不是就搞个公司来骗钱)

2、主营业务最近三年没有发生变化(主营业务一直在变阐明运营者必定没想好要干嘛,那怎样可能是个值得出资的公司呢)

3、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超越3000万(值得出资的企业,至少是要能赚到钱的把)

上述条件仅仅一部分哈,而且不同板块(主板、创业板等,之后的课会介绍)之间有差异,感兴趣可参阅下图:

同一个事情俩种思维俩种高度 你学会了吗

至于怎样发行股票的,相信各位老铁也不关心,当然假如有老板预备上市,直接联络我供给一对一咨询哈哈哈(奸笑)。

三、个人为什么要出资股票?

前面说了企业发行股票是为了融资,以便更好地开展。那个人出资股票,必定是为了取得收益嘛。

ok,那出资股票的收益从何而来呢?

1、来自于公司的分红

仍是前面的比如。

假定赵六觉得你们的餐厅不错而情愿出资5万,假使每股价值仍是1元(实践不可能哈,由于你们不会蠢到把这么好的公司股份卖这么廉价),那么他就具有了你们餐厅5/15约33%的股份对不对。假如下一年餐厅净利润3万元,除了拿1万持续投入运营运用,剩余的2万用于分红,那么赵六就能够取得2万*33%=0.66万的收入对不对?

这种由上市企业依照持股份额向股东发放的可分配利润,就是所谓的盈利(其实还有股息,这儿先不讲这么复杂了)。

2、来自于股票的溢价

假定这时你突然想买个LV向女神表达,预备拿回自己出资的钱了。你考虑把股份转让给别的一个人,这个时你会以每股1元去转让么?

必定不会对吧,由于这个餐厅每年有很高的回报率,是个很好的出资项目,所以必定有人情愿以更高的价格来接手你的股份。假定终究你以每股2元易手出去了,那么你的收益就是(2-1)元*2.5万股=2.5万元对不对?

这就是股份(票)的溢价。

至于股票为什么会溢价,受什么影响,咱们下一节来讲。

这儿再弥补两个概念,咱们常听到一级商场和二级商场,它们跟股票商场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一级商场和二级商场都归于股票商场。

在前面咱们说,股票商场是为了促成企业和出资者对不对?而企业初次发行股票并卖给开始的出资者时构成的商场,就称为一级商场。

而后边咱们说,你拿到手的股票,是能够易手给其他出资者的对不对,那出资者与出资者转让股票的商场,就称为二级商场。

用互联网的话说,一级商场是BtoC,二级商场CtoC。

至于为什么要叫一级和二级,我觉得可能是由于先有了一(发行),才会有二把(转让),哈哈哈。

好了,回忆一下:

1、股票的实质是什么?——股票是股份的凭据,股份是你对某家公司的所有权。

2、企业为什么要发行股票?——为了融资来开展公司。

3、个人为什么要出资股票?——为了取得收益,包含分红收益,以及股价上涨带来的溢价收益

我向来不喜欢云里雾里,半天挤不出一个偏屁的人,咱还是直击本质,废话少说

直接上公式

一、公式

P=PE*E

股价等于市盈率乘以每股收益

P股价

PE市盈率,估值,市场决定,情绪主导

E每股收益,价值,公司决定,价值主导

故而可以将股价分解成两个因素:情绪与价值

基于两个因素,有不同的侧重即为投资与投机的差别

依靠公司价值为主作出决策的即为投资

依靠市场情绪为主作出决策的即为投机

二、如图

同一个事情俩种思维俩种高度 你学会了吗

由公式可见,当股价为一定值时,PE=P/E,因此PE与E的图像是双曲线中的一条。就如图中所画。如股价为10元时,可以是10倍市盈率,1元每股收益;也可以是50倍市盈率,0.2元每股收益。

现在股价如果要涨到20元,就需要曲线向右侧移动。显然,曲线的右侧代表的是股价上涨的区域,而曲线的左侧显然是股价下跌的区域,在曲线上就是股价不变的区域。

由图可知,想要股价上涨,落到曲线右侧区域,无非以下组合

1.PE不变 E变大

2.PE变大 E不变

3.PE变小 E变大+

4.PE变大 E变大

5.PE变大+ E变小

三、推论

设每股收益年化增长率为g

建仓时:P1=PE1*E1

持仓n年:P2=PE2*E1*(1+g)^n

故持有年化收益为:

同一个事情俩种思维俩种高度 你学会了吗

可见,持有股票的年化收益率与建仓和持仓时的PE变化有关,与每股收益年化增长率g有关。

当PE2=PE1时,股票年化收益率刚好等于每股收益增长率

当PE2>PE1时,股票年化收益率大于每股收益增长率

当PE2

解析

1.投资与投机

对于一个成熟的市场,市场的管理者、投资者与上市公司属于较为理性的群体。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对于股票的估值往往比较适度,虽然可能阶段性的出现情绪低落抑或情绪极为亢奋的状态,但发生的频次十分有限。

这样的市场对于股票的估值较为合理,虽然低估和高估时常出现,但不会过分的离谱。因而,对于估值的指标PE市盈率来说整体波动并不十分剧烈。

那么根据公式P=PE*E,在这样的市场中,很难依靠PE的大幅波动来获得超额利润,或者换句话来说,PE没有给投资者太多的投机空间,因此在这样的市场中分析公司的价值成为了投资的主流。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美国这种市场中,价值投资是主流的原因之一。

反之,对于一个非理性的市场,情绪成为这个市场的主导。人们的预期、管理层的干预、上市公司的黑幕汇成一条非理性的河流,涤荡着投资者的情绪。比如公司的业绩没有什么变化,但市盈率却像脱缰的野马从10倍猛涨到100倍,又从100倍跌到20倍。有的公司连年亏损,但一改名,股票的市盈率居然也从10倍直逼50倍。

可见这样的市场无法对股票有一个合理的估值,也就无法体现出公司的价值。

由于PE的大幅波动,给了投机者宽阔的“战略纵深”,有了更多的闪展腾挪的机会,低买高卖,波段操作,抄底逃顶,是应对这类市场的基本战术。因此依靠市场情绪做投机更适应这类市场。

2.不同流派与其获利路径

前面提到,想要股价上涨,落到曲线右侧区域,无非以下组合

1.PE不变 E变大

2.PE变大 E不变

3.PE变小 E变大+

4.PE变大 E变大

5.PE变大+ E变小

对于价值投资来讲,主要侧重于公司基本面的分析,他们对于PE的态度,也就是对市场情绪的态度,是采用“保守主义”。即:请你别伤害我。

故而价值投资希望估值尽量低一些,这就是安全边际

的由来这一派以格雷厄姆为代表。他们主要依靠的获利路径是2,即选择烟头企业,股票低估,今后每股收益变化并不大,依靠PE回归正常估值来获利。

巴菲特早年复制的是格雷厄姆捡烟头的投资法,后来看到飞利浦-费舍的书,加之与查理芒格合作,投资哲学有了较大变化,讲究以合理的估值买入优质的企业。更加侧重于E的持续变大。他们依靠的路径主要是1、3和4,其中更加注重1这个路径,如果在出现4,PE过大时,他们可能认为估值过高,会逢高卖出。当然,彼得林奇也属于这一派。

投机者是直接依靠市场的情绪作出决策,至于以上5种路径他们是照单全收,只要股票涨了就行,不去管太多。用趋势投资的话说就是:买的高,卖的更高。

对于投机来说,流派实在太多。如著名的博傻理论,俗称割韭菜。著名的擦鞋匠理论,即擦鞋的都开始谈论股市了,就是见顶的时候了,2015年连保洁阿姨都谈论股票的时候,你就该和股市说拜拜了。至于K线,技术分析更是投机的基础技术,当然要数此列。

在这里索罗斯的贡献不得不提,索爷聪明绝顶,居然创立了反身性理论,认为PE与E的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不是割裂的,随着PE的提升,E也会随着提升,然后E又会提升PE,于是股价水涨船高。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投资并非完全不参考情绪,投机也并非完全不分析公司业绩。如价值投资,低估买入,没有市场的情绪,哪来的低估机会呢?同理,没有市场的极端热络,哪来的高估卖出呢?对于投机,不研究公司基本面,不对公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那如何知道该爆炒哪家公司哪个板块呢?

3.能力圈与护城河

估值提升的好处

我们从推论可以得出,未来的PE如果和当前的PE一样大,那么年化收益率就等于每股收益增长率g。如果未来的PE增长了,年化收益就大于g。如果未来的PE减少了,那么年化收益就小于g。

同一个事情俩种思维俩种高度 你学会了吗

同一个事情俩种思维俩种高度 你学会了吗

假设每股年化增长率是20%,市盈率变化是1.5与2,即当前PE如果是10,那么未来PE是15和20

我们看到在1.5的条件下,如果持有5年,年化收益率是30.14%,持有10年年化收益率是24.97%

在2的条件下,如果持有5年,年化收益率是37.84%,持有10年年化收益率是28.16%

都明显的优于20%的每股增长。这就是估值和成长双增带来的好处。这就是著名的“戴维斯双击”

同一个事情俩种思维俩种高度 你学会了吗

同一个事情俩种思维俩种高度 你学会了吗

反之,我们看到在0.8的条件下,如果持有5年,年化收益率是14.76%,持有10年年化收益率是17.35%

在0.5的条件下,如果持有5年,年化收益率仅为4.47%,持有10年年化收益率仅为11.96%

这都明显的小于20%的每股增长。说明即使一个公司保持高速的增长,但建仓时的估值过高,而今后估值降低,将大大的影响持股的年化收益。

如果运气很差,又遇到了g的萎靡,那收益率将是负的无疑

看一看你身边的炒股朋友,是不是都买在了估值高位,仍然在忍受着套牢的痛苦。我说的没错吧?!

可见,估值对于股票收益的影响十分巨大。这也就是价值投资反复强调的低估值的原因。

稳定的g是长期持股的秘密

同时,我们看到。由于n次根号下PE2/PE1,当n趋于无穷大时,这一项趋近于1,故而随着时间的延续,估值的影响将明显减弱,股票的年化收益率将接近于每股收益的复合增长率。这就印证了查理芒格说的:“从长期来看,股票的年化回报率和其净利润率的增速大致一致,并且很难超过后者的增速”。

那么一个企业如果能够长期保持g的稳定增长,估值也较为合理,那么如果长期持有这只股票就可以获得和企业利润增速一样的收益。

对于巴菲特这样的经营着保险公司的的投资者,将浮存金投入股市,一方面资本巨大,一方面对增长的确定性要高,这就决定了他的投资风格:稳健赢利,长期持有

因此,寻找稳定g的公司成为巴菲特的投资方向。

那么,什么是能力圈就可以在此解密了,巴菲特的能力圈就是只投资g稳定的公司,不稳的不投。护城河也可以解密了,护城河就是保证公司能获得稳定g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