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这6大改革你得知道!每项对你影响都很大!

公务员改革是历年来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公务员也确实出台了不少新的改革政策,那么改革后对大家有什么影响呐?另外,距2019年国考公告发布还有一个多月,很多小伙伴已经跃跃欲试,但是公务员考试光有梦想是不够的,你得要有行动,比如现在开始备考很有必要,比如公务员这6大改革你得知道!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分享这6大改革!

公务员这6大改革你得知道!每项对你影响都很大!

1.养老金并轨

即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进行改革之后,公务员也将开始跟企业一样缴纳养老金,单位缴纳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纳工资总额的8%。该项改革解决了公务员的“后顾之忧”,一旦辞职无需从头开始缴纳养老金,有利于公务员队伍的正常流动(避免了在职人员因为担心辞职后养老问题解决不了而在岗位上混日子的局面)。

2.工资上涨

理论上,公务员的工资会每一年或者每两年上调一次。目前很多地方都已对公务员工资进行了调整,虽然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还需要假以时日才可以实行。

针对公务员工资上涨,其改革重点在于优化其工资结构,相信不久后终会完善。

3.退休延迟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退休延迟也成为一种必然选择,根据国家的最新规定,延迟退休不再是男性的事情,处级以上的女干部的退休年龄要延迟到60周岁,非强制性的,可在年满55周岁时自愿退休。

4.公车改革

改革以后不同于以往的公务用车,而是可自行选择出行工具,国家根据不同的职级进行交通补贴,方便办公而且可以减排,是一项重要举措。

5.规范办公用房

该举措减少了公务用房超标状况,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

6.实行个人事项报告制度

从2015年1月起,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抽查比例提高至10%,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必查”制度。

除此以外,建立干部诚信档案,作为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从而达到对干部进行了督促以及言行规范的效果,有利于党政廉洁,是一项制度上的进步。

相信随着公务员改革的落实,公务员待遇也会越来越完善,同时报考条件越来越规范,门槛也会提高,因此想报考要趁早,2019年国考你准备好了么?

极限转化思想巧解和定最值问题

数量关系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是“做一半,蒙一半”但是具体做哪一半,蒙哪一半又很关键,今天我们就来讲解一下,大家都能掌握的和定最值问题。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和定最值的题干特征:几个数加和一定求其中某个数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这样的题目就是和定最值问题,那么解决这类问题,我们所采用的方法就是极限转化思想,那么什么又是极限转化思想呢?

极限转化:假如一个集合只是由A、B两个部分组成,如果我们要求A的最大值,那么往往A的最大值不好求,但是我们知道A越大,B就越小,A取最大值的时候,B就取到最小值,所以当A的最大值不好求的时候,我们可以转而求B的最小值反之亦然,这就是极限转化思想。

极限转化思想该如何运用到和定最值的解题之中,我们通过两道例题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例1:已知A、B、C是三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并且A+B+C=20,求其中最小数能取到的最大值?

解析:我们已知A+B+C=20,那么可以假设A小于B小于C,那么根据题意我们要求的是A的最大值,那么我们就可以设A的最大值为X,根据极限转化思想,当A取到最大值的时候,B和C应该取到最小值,但是由于A小于B又是正整数,所以B最小只能取到X+1,同理C最小也只能取到X+2,那么根据题干列式就应该是X+(X+1)+(X+2)=20,解得X=5.67,那么我们又知道,X应该取整,到底应该取6还是取5呢,因为我们设的是A的最大值,所以A最大也不能超过5.67,那么只能取5。

例2:已知A、B、C是三个互不相同的正整数,并且A+B+C=20,求其中最大数能取到的最小值?

解析:我们已知A+B+C=20,那么可以假设A小于B小于C,根据题意我们要求的应该是C的最小值,那么可以设C的最小值为X,根据极限转化,此时A、B应取到最大值,但A、B要小于C,所以列式为(X-2)+(X-1)+X=20,解得X=7.67,因为设C的最小值为X所以不能小于7.67,答案应该取8。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大家应该能够深切感受到利用极限转化思想来求解和定最值问题的好处,只要多加练习,熟能生巧考试的时候一定能够拿下这类题目取得好成绩。

各位同学在未来的公职考试面试当中将面对完全不同的局面,不再是只要了解题型多加练习就能够掌握大半,更不是看看参考书背几条书面答案就能沾沾自喜,更不是觉得手握某种套路模板就能雄霸天下。面试的新面目可以瞬间耀瞎金睛火眼洞穿铁壁铜墙!

面试第一创——题目变化

题型变化由之前的15分钟3道常规问题或者20分钟4道常规问题转为身体20分钟答题5分钟的材料性问题,而且问题隐含与材料之中需要考生在审题过程当中去挖掘题目要点,有逻辑,有条理,有依据的作答出来。当然这还不是最变态的,这种题目其实大家做申论也可能会感觉有些相同之处,最可怕的在于以下。

面试第二创——互动点评

形式变化是本次考试变化的最大杀招,结构化面试由常规的一人一面的逐个进行变成了三人一面的小群面形式,考生按照抽签顺序编号123.1号答题2、3号是要对1号进行现场点评甚至质询的而且1号在听过点评质询之后要进行现场回应答辩。这种形式极大的增加了考场的临场变数,考前可准备的内容变得寥寥无几,给考生针对性备几乎考带来灭顶之灾!这样的考试形式从考智到考德,从考学识到考人品,从考智商到考情商。刀刀见血招招毙命直抵每一个考生的死穴!想背套路,想弄万能模板,社交能力薄弱,临场反应缓慢,抗压能力地下者统统淘汰!那么如何在这样的考试中求生存?

考生们第一要注意的还是把握现有资源,历年考题依然要看,以史为镜可以知考情,看考试历史能够帮助你摆脱大海捞针的绝望缩小水域面积,搞清大体方向做到心中有数。第二要注意的就是平日里就要注重锻炼自己思考点评他人观点想法的能力,对他人的见解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评价,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有思想的定力。第三要注重交流,平日里多给自己创造和他们交流讨论的机会,通过观点碰撞锻炼反映能力和论据组织能力提高口才和思辨水平。第四巩固时政知识和政府工作常识有的放矢厚积薄发。

我们在小学时学过一种奥数类型题叫鸡兔同笼问题,在我们的公职考试中也会遇到这类型的题目,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鸡兔同笼的巧解方法。

例1:鸡兔共10个头,34条腿,求兔有几只?鸡有几只?

方程法:在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利用鸡的腿数加兔的腿数等于34只这个条件来构造等量关系式。

解题思路:设鸡x只,则兔10-x只,根据腿数共34只构造等量关系式

2x+4(10-x)=34

解方程得x=3,10-x=7

所以鸡有3只,兔有7只

在考试中,往往我们的题目数量多,而答题时间短,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算对题目,更重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快的方法把题目做出来。鸡兔同笼问题除了方程法可以求解之外,还可以用盈亏思想来求解。

盈亏法

在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假设这10个头全是兔的这时候就该有40条腿,但是实际只有34条腿,为什么会有6条腿这个差量,因为这10个头不全都是兔的,有一部分是鸡。有一只鸡,就会比一只兔少2条腿,现在少了6条腿,说明有6÷2=3只鸡,则兔有7只。

所以通过盈亏思想,我们可以快速算出鸡兔的数量。在假设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出一个口诀:设兔求鸡。意思是说:假设全是兔求出来的就是鸡的数量,反之设鸡求兔也成立。

但是在实际的做题中并不是所有的题都用鸡和兔,还会换成别的量,所以记住鸡兔同笼问题的题型特征是关键。

题型特征:题干中会给出两个主体(鸡和兔),两个属性,指标数和指标总数。例2:有一辆货车运输2000只玻璃瓶,运费按到达时完好瓶子数目计算,每只2角,如有破坏,破坏一只还要倒赔2角,结果得到运费393.2元,求破坏的只数。

在这道目中没有鸡和兔,但是这道题目却符合鸡兔同笼问题的题型特征,在这道题目中完好瓶子相当于兔,破损瓶子相当于鸡,求破坏(鸡)的只数,根据口诀设兔求鸡,假设全是完好的瓶子,求出的量就是破损瓶子的数量。

解题思路:假设2000只瓶全都是完好的,贴会得到运费400元,而实际只得到393.2元的运费,多出6.8元,这6.8元是每只破损瓶子与每只完好瓶子差的0.4元差出来的,所以破损瓶子的个数有6.8÷0.4=17只。

这道题中的一个易错点就是要计算出一个完好瓶子和一个破损瓶子差的运费为0.4元=0.2-(-0.2)。

所以在做鸡兔同笼问题时除了找准谁对应对谁对应兔之外,还要注意方向,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它们的腿数都是正值,属于同为正方向,差为2;而在运瓶子这道题中,完好瓶子挣0.2,破损瓶子赔0.2,一挣一赔,属于一正一负两个方向,所以计算的差值为0.4。

同学们可以对比这两种解题方法,总结规律,在考试中利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顺利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