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江市丨“生意兴隆”的“垃圾屋”清了沅江水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20日讯(刘辉霞郭跃峰)“两年前,我一周都凑不满一车垃圾,现在每天都有两车垃圾,要是遇上赶集日就更忙了。”9月19日,洪江市托口集镇的环卫工人刘国富笑呵呵地说,以前这个“垃圾屋”只有就近的几家人来倒垃圾,自从政府三令五申严禁垃圾入河后,“垃圾屋”可谓“生意兴隆”。

近年来,洪江市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坚持寻根溯源,把水里的问题放到岸上来解决,积极探索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与河长制工作、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

“我乡合理布局、科学设计,把乡村垃圾屋建设作为水域保洁的民生工程来抓。”该市大崇乡河长段明辉说。乡村“垃圾屋”修建好后,按需增加环卫工人和乡村垃圾运输车辆,并加强宣传力度,把深渡江沿岸列入重点宣传范围。组织宣传车日复一日地下乡宣讲,党员干部入户赠发河长制工作宣传手册和《写给村民的一封信》,乡政府还与1200户居民签订了《卫生责任书》和《门前三包责任书》,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将日常监督任务细化到乡村河长、民间河长和河道保洁员个人,促使村民爱卫意识明显转变。

在岩垅乡青山村,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个“垃圾屋”扶贫特岗保洁员钦必文以前每天在溪里都要捡十来袋垃圾,而现在顶多只能捡上一两袋。

据统计,仅2017年,洪江市就增加“垃圾屋”488座,发放公用移动式垃圾桶1202个、户用垃圾桶4.2万个,配备垃圾收集车148辆。为了科学处理各类垃圾做好净化工程,目前,分批次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PPP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垃圾屋”的“生意兴隆”,使洪江市河湖水质更加清净。目前,沅水在该市境内多个段面水质达到Ⅲ级标准,岸上岸下都发生了美丽蜕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