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鱒三文魚之爭,權威機構背書要慎重

光明網評論員:國產虹鱒與三文魚之爭仍在繼續。據澎湃新聞報道,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9月6日發佈的一則稱“國產虹鱒抽樣監測未檢出寄生蟲”的情況說明,在其官網公開、存續一天之後,便被刪除,已無法找到。但該文仍令虹鱒“入籍”三文魚事件波瀾再起,從業內人士到普通網友,均對其中的樣品來源、檢測方法等關鍵內容提出質疑。

表面看,虹鱒與三文魚之爭,是一個市場產品的界定問題,實質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安全問題。所以,拋開爭議不談,相關權威部門確實有必要對於國產虹鱒作出嚴格的安全鑑定。但很顯然,這則發佈後一天即刪的鑑定說明,不僅未能起到釋疑的作用,反而進一步放大了疑點。

虹鱒三文魚之爭,權威機構背書要慎重

據官網資料,此次對於國產虹鱒進行抽樣監測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是直屬於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公共衛生事業單位。作為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國家級技術機構,其主要職能包括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風險評估、標準管理等相關工作。僅從職能來看,由該機構對虹鱒進行安全監測,應該是合理的。

既然是國家級技術機構,相關監測從程序到樣本選擇,就應該科學、權威,經得起各種標準的審視。然而,無論是專業人士的反饋,還是一般網友的看法,該監測結果的公信力都嚴重存疑。比如,監測中只檢查了3種寄生蟲,而對國際公認的虹鱒身上的常見共患寄生蟲均未檢查。此外,63份送檢樣本,也被指數量太少,究竟是有關機構送檢還是隨機抽查,也不得而知。甚至,有網友對此次檢測的目的及檢測機構與三文魚團體標準制定方的關係也提出了質疑。

雖然目前衛健委方面仍堅稱未刪除“國產虹鱒抽樣監測未檢出寄生蟲”的情況說明,但一則官網上的公開說明,在遭遇質疑後卻莫名“失蹤”,其中可能存在的貓膩,不能不引人聯想。這種曖昧操作,一定程度上已經給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相關方面對於該份監測結果,以及說明文章“失蹤”一事,有責任給出詳細的回應。試圖就這樣不了了之,只會連帶殃及機構本身的公信力。

上個月,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牽頭制定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出臺,將虹鱒定義為三文魚的一種,已經引發巨大爭議。其一個直接結果,便是消費者發起了“用腳投票”行動。據稱,團體標準發佈後,三文魚和虹鱒的銷量都直線下降。這種狀況的出現,無論於虹鱒和三文魚市場的長遠發展,還是對消費者來說,都非好事。基於此種現實,權威部門就應該秉持中間立場,及時對於相關標準、安全問題予以澄清、鑑定,既防止標準不明帶來的誤傷,也避免引發消費者的恐慌。

說得更直白一點,權威部門的鑑定,不能像團體標準那樣淪為赤裸裸的背書。虹鱒是否應該歸類為三文魚,能否生吃,這些都應該基於專業立場,在科學的角度進行定分止爭。如果摻雜了利益傾向,就很可能適得其反,甚至徹底毀掉虹鱒魚的未來。這方面,團體標準所引發的市場反饋事實上已經提供了前車之鑑。當下,不管是對於監管部門,還是對於虹鱒魚的市場、產業利益相關方來說,都不能指望再簡單出臺一份鑑定報告、一個標準,就能夠扭轉消費者的態度。拂逆專業意見和市場疑慮,任何一廂情願的“強制說服”,最終都只會事與願違。箇中利害關係,不能不察。

(轉載請註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虹鱒三文魚之爭,權威機構背書要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