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云南省造“宣统元宝”鉴赏库平七钱二分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云南省造“宣统元宝”鉴赏库平七钱二分

此枚钱币钱币重量;27g .直径40cm

1899年陕西省造光绪元宝系中国近代机制银币大珍,对于其铸地目前主要有湖北银元局代铸和英国伯明翰造币厂代铸两种看法。本人研究认为,陕西省向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定制“陕西省造光绪元宝”银币的钢模符合历史事实。用运回的钢模和铸币设备试铸数额极少的“陕西省造光绪元宝”银币并赠予当时陕西省地位显赫的政界要人,不仅完全有可能,也是切实可行的。国内留存于世的极其稀罕的“陕西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不可能是在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试铸的样币,只可能是用从英国定制的钢模和设备,在陕西省未正式成立的银元局试铸。,

清直径4厘米,重27克这件银元直径4厘米,重27克。面文“陕西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背龙,英文“SHEN-SIPROVINCE”(陕西省)、“7 MACEAND 2 CANDAREENS”(七钱二分)。造于光绪二十四年或二十五年(1898年或1899年)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云南省造“宣统元宝”鉴赏库平七钱二分

清 直径4厘米,重27克 这件银元直径4厘米,重27克。面文“陕西省造”、“光绪元宝”、“

此枚陕西省造光绪元宝包浆完好,正面铸有铭文品相精致,设计精妙雕刻工艺细致入微,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历史背景;

史料 1:清光绪十二年(1886), 两广总督 张之洞于广州筹创“ 广东钱局”,并鼓铸银币,全套造币设备均向英国的 伯明翰、喜敦造币厂订购,并聘请外籍技师。光绪十五年(1889)该局投产,初铸有5等币值之“ 光绪元宝七钱三分银币系列”与“光绪元宝 七钱二分银币系列”(即“七三番版”与“七二番版”),开中国近代官铸机制银币的先河。惟因钱币铭文“光绪元宝”被英文围绕,遭清政府驳回,故未正式发行。

光绪十六年(1890)四月,该局铸行新版“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系列”。共计5种:库平七钱二分,含纯银九成;库平三钱六分,含纯银八成六;库平一钱四分四厘;库平七分二厘;库平三分六厘,均含纯银八成二。银币行使后,市面行用,商民称便,后经清廷下令作为 法币,而成为晚清中国自铸机制币的典型规范。这套银币因大量发行而为较易收集的一套银币。

尔后,各省群起效尤,竞相设厂鼓铸。朝廷官员也认为自铸银币既可免银两解库出入之弊,又可调剂银之不足,并可收回利权,裕国利民。故尔不待朝廷下令推广,已有天津、广东、湖北、北洋、江南、安徽、新疆、湖南、奉天、吉林、福建、云南等十余个省相继效仿,设厂铸币。由于各省各自为政,钱法混乱,导致所铸银币成色重量不一,且镌以省名,相互抵制。

史料2:中国机制 银元始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广东,由于商民皆喜用,官府又获利丰厚,随后各省竞相效仿。据民国时期蒋仲川著《中国金银镍币图说》载:“陕西省造币厂,虽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筹办,终未正式成立,该省银币,仅由湖北造币厂代铸样币若干枚,兹得到一元、五角、五分三种、真如凤毛麟角,绝少仅有,是为名贵珍品,此外二角及一角 辅币,想必亦有样品,苦于无法搜罗耳。”

另据施嘉干《中国近代铸币汇考》:陕西“下属四种(指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三分六厘四种银币),均系试样,为当时湖北厂代铸之样版…… 试样独缺壹角者未经发现也。”货币史专家 彭信威在《 中国货币史》中也称“陕西的一元 龙洋为外省代铸”。

介绍内容相对多一些的是钱屿主编的《金银货币的鉴定》一书,有关陕西银元书中讲到“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三月, 陕西巡抚 魏光焘奏请在西安自行设局鼓铸陕西省 银元,并委托英国 伯明翰喜敦造币厂代制钢模,订购该厂机器设备。该厂雕完钢模后试铸了一部分样币,计有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等5种币值。移交中国前各种币值留在厂内10套,其中3套陈列在该厂博物馆,其余存档。…… 陕西省银元试铸币送至中国时,正遇到清廷下令裁减各省造币厂,所以还没在中国试铸就半途夭折。”文中还介绍了1975年美国加州长提派拉蒙钱币拍卖公司拍卖一批中国的罕见 金银币,其中出现一枚陕西省造 光绪元宝1元银币。以后又陆续发现几枚,都是从伯明翰造币厂流失出来的。

《中国历代金银货币通览·近代金银币章卷》中也称:“光绪二十四年,陕省委英国 伯明翰、喜敦造币厂,铸造一套大小5种的银质样币,陕省分局本想等银圆局成立后,即可开铸,但上谕不准。”而《中国近代货币历史资料》中又讲到:“陕西省光绪二十五年三月, 魏光焘自行设局鼓铸。”从字面上看,似乎“陕西省光绪元宝”又是陕西本省自行铸造的。

通过以上资料介绍可以看出,一、陕西省造“ 光绪元宝”银币没有正式生产投入使用。二、造币厂未获准成立。三、样币铸造地存在湖北造币厂代铸和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两地说。四、样币铸造时间存在1898年和1899年两说。尽管陕西省造“光绪元宝”银币的身世扑朔迷离,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中国机制银币中大珍品的地位,反而成为研究者和收藏家竞相追逐的目标。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云南省造“宣统元宝”鉴赏库平七钱二分

清 直径3.9厘米,重27克 这件银元直径4厘米,重27克。

描述: 庚戍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中国近代银币十珍之一。宣统二年(1910年)四月十五日,清政hu颁布《币制则例》拟统一铸造银币。把当时各省所设的铸币厂撤销,全部由天津造币总厂铸造,下令禁止四川、云南等省继续铸造旧版银元,但一些省份从自身利益出发联合起来反对停铸银元。云南造币厂在原有的银币上加刻“庚戌春季”四字继续铸造。

此币正面中间铸满汉文“宣统元宝”,外环铸“庚戌春季云南造”(错将戊字铸成戌字)及“库平七钱二分”,中间加二个十字花星;背面的模版用的是“云南造宣统元宝库平七钱二分”的背模,英文“YUN-NAN PROVINCE”打造很浅,背面龙图虽然较浅却十分清晰细致,精美绝伦。

宣统二年(1910年)4月1日,法国修建的滇越铁路竣工,全线通车,这是云南省第一条铁路,云南当局专门铸造此币以纪念此重大工程。此币是清代云南铸造的最后一枚硬币,在宣统元宝银币上加刻“庚戌春季”意在强调此币铸于《币制则例》颁布之前,但是清政hu还是对云南造币厂这种做法给予查处,所铸“庚戌春季云南造宣统元宝”遭到尽数销毁,故现在存世罕见,流出的极少数样币已成中国近代银币中之大珍。至今,它被认为是中国钱币史上最重要的*之一,蕴含着极其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中国近代著名钱币鉴藏家张璜在其专著中,给予此样币最高级估价,超过对“奉天一两”、“吉字一两”等其他中国钱币孤品的估价。

陕西省造“光绪元宝”,云南省造“宣统元宝”鉴赏库平七钱二分

清 直径3.9厘米,重27克 这件银元直径4厘米,重27克。

此币背面刻有“庚戌春季”,这是中国钱币史上唯一有季节字样的钱币,铸造精良,龙图精美,经年包浆中透出的老银币特有银色,尽显沧桑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