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蘄春人(45)丨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這件事~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託也;非聰明理達,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多年來,承載著時珍精神的蘄春醫者汪堅定,傾已之力行醫濟世、扶危濟困,幾十年如一日恪守醫德、勤孜探索,將妙手回春的良術連同無微不至的關愛滲透至患者的生命之中,鞠躬盡瘁,無怨無悔……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汪堅定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這件事~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浩蕩長江水、滾滾東流去;巍巍大別山,幾度夕陽紅。撥開北緯30°的迷霧,那些散落在人間的中醫傳說便清晰可見。自1518以來,醫聖精神在這片熱土上淺唱低吟,不斷孕育出她的優秀兒女……

汪堅定,一個從蘄春青石走出來的普通鄉醫,從小就與李時珍結下不解之緣。62載行醫,寫下580多萬的《中醫辯證手稿》、留下的處方筆記累積一人多高。他的人生像條清澈的小溪,不知疲倦地流淌,默默地滋潤著腳下的土地......

憶童年:和盡風霜苦難深

汪堅定1941年出生於青石水車河村,因體弱多病年幼時長期浸泡在中藥罐中,歷經病痛的苦楚。解放後,汪堅定才上了村小學,可汪堅定最感興趣的卻不是念書,而是一本鄉下郎中送他的《李時珍》連環畫,汪堅定經常幻想,有一天來給他看病的郎中就是這個老爺爺。

蘄春青石屬低山丘陵地區,多水多山,離水車河村不遠有一座商家山,盛產林茶果及中藥材是天然的藥物寶庫。解放初期,由於物質匱乏、缺醫少藥,村裡人有個小毛病,通常都是上山採把草藥回家煎服。汪堅定童年的角色扮演裡就包括那本連環畫裡的內容。懵懂中,他照貓畫虎拿起了鋤頭,背起了藥簍,上了山甚至嘗起了藥......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11歲那年,汪堅定突然噁心嘔吐、手足厥冷,他發病的樣子把家裡人嚇壞了,都以為他活不過這個檻。情急之下,汪父找來了在鄉里行醫小有名氣的毛煥鈞。毛烯鈞號脈後發現他脈象急促而零亂似有中毒跡象。汪堅定的哥哥說出了真相,汪堅定喜歡上山採藥,帶回來了許多野葛根、半夏、杏仁、鉤吻……

不省人事的汪堅定若不以藥物解之,恐有生命危險,毛煥鈞就地取材,用雞子糞汁、葛根汁、甘草汁、鴨頭熱血等配藥解之,艱難地將汪堅定從“鬼門關”里拉了出來。這麼小的孩子,以身嘗藥這讓毛煥鈞覺得不可思議,有意收徒調教。

12歲的汪堅定一邊上學,一邊揹著父親跟毛煥鈞做中醫學徒。聰穎靈巧的汪堅定勤學肯幹,深得毛煥鈞的喜愛,對他毫無保留。

汪堅定的童年伴隨著解放戰爭的炮火,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在痛並著快樂的記憶中,汪堅定讀懂了那些年的殘酷,成長中他希望自己再也不要承受那種痛苦,也不願意看到別人承受痛苦。

致青春:誓步杏林出函關

1955年,汪堅定中考落榜,是繼續讀書還是走向社會?他徘徊在猶豫與彷徨之間。汪父不想汪堅定重蹈他哥哥的覆轍——沒文化沒知識,只能呆在村裡做農民,勸其再復讀一年,參加來年的中考。

汪堅定需要時間思考,他默默的找出了那本《李時珍》連環畫認真翻看。雖然那些故事他爛熟於心,可每次新的閱讀總會悟出不同的道理。汪堅定明白父親的心思,他希望窮山溝裡能飛出金鳳凰,可這一切彷彿都不是他想要的。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次年,蘄春衛校中醫班開班,汪堅定不敢對父親說他想去報考。他的授業恩師毛煥鈞理解他的心思,汪堅定雖年紀不大,但明事理、善思辯,具備做“上醫”的潛質,如果就此放棄杏林實為可惜。於是毛煥鈞主動出面說服汪父,汪父認為做郎中的社會地位不高,堅決不同意。

毛煥鈞又前後三次上門說情,甚至把汪堅定跟他學徒時抄寫的診療記錄及處方筆記呈給汪父看。汪父不識字,根本看不懂汪堅定寫的處方,但依稀感覺有點門道,他在疑惑中看著汪堅定,終於沒有再堅持自己的主張。

同年8月,汪堅定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蘄春衛校。秋後的陽光裡,汪堅定背起了簡陋的行李,面對未來,他滿懷憧憬。此時,他的揹包裡不止藏有那本殘破的《李時珍》連環畫,還多了一幅由毛煥鈞書寫贈予他的字畫——上書“精誠從醫、施治重德”。

汪堅定如首次飛過天空的雛鳥,孜孜不倦的在醫學迷宮裡遨遊騰挪、潛首探珠。三年寒暑,他手不釋卷、筆不停輟,飢渴的吮吸醫苑花蕊。除研習專業本身知識外,他還通讀《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本草綱目》等中醫學名著,並把感悟記錄在冊形成筆記。

芳華譜:人間正道是滄桑

汪堅定畢業後先是分配在劉河衛生所,後因工作細緻認真、業務能力突出,於次年上調至赤東鎮衛生院擔任技術骨幹。

1961年,童畈村一位五保戶老人急症發作,託人到衛生院請汪堅定出診。群眾的安危就是命令,汪堅定當機立斷、即時前往。經拿脈問診後,確定為急性風寒,汪堅定迅速開好藥方,吩咐老人照方抓藥,隨後離開。

回到衛生院後,汪堅定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這個行動不便的老人能照方抓藥嗎?他有煎藥的能力嗎?心細的汪堅定先是自己墊付藥費抓了藥,然後連夜趕到童畈村,親自煎熬照顧老人。次日汪堅定不辭辛苦又跑一趟,煎藥照顧老人直至疾病痊癒。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次年,竹瓦村發生小規模水災,由於村民屯集,疾病叢生。汪堅定見狀不忍,主動參加義務巡診,早出晚歸,奔走於村落之間,他發現多數村民閉目垂首、烏珠堆翳,遂細心的將典型病例記錄下來,力求理、法、方、藥完備。通過辯證,他認為“飲食失節,飢飽失調,久居溼地,導致疳疾害目,溼蒙清竅”,所謂“陰勝陽則盲”。

汪堅定根據《雷公藥性賦》中“蒼朮治目盲,燥脾祛溼宜用”的記載,用蒼朮配夜明砂、晚蠶砂、莧菜子等治多人而應驗。因此事汪堅定聲譽鵲起,到衛生院求醫的病患必喊汪堅定。

時隔不久,張高村一位潘姓婦女因對生活失去信心,在家中上吊尋死,被家人發現後面色慘白,危在旦夕。汪堅定接醫後,不容多想直接組織人手、器械直奔患者家裡。檢查後發現她仍有生命體徵,汪堅定立即採取人工呼吸施救、壓按胸腔,並緊急吊瓶輸液。一個多小時後,潘女士緩緩甦醒,此時汪堅定已經累得快站不穩了。張高村這家人千恩萬謝,潘女士更是把汪堅定視作“神醫”。而汪堅定只想告訴潘女士,目前的困難只是暫時的,一切都會好起來,要相信黨與政府。年紀輕輕的汪堅定說出來的這番話,呈現出成熟的良醫本色,令這戶人家肅然起敬!

在赤東鎮衛生院工作期間正值“三年自然災害”,很多群眾徘徊在貧困與飢餓的邊緣,汪堅定有如身受。在治病診療的過程中,他處處為病患著想,細細咀嚼“精誠從醫、施治重德”的涵義,他認為那不僅是行醫的天職,也是做人的正道。

流年嘆:天若有情天亦老

八十年代初,汪堅定以主科醫師的身份調到蘄州鎮黃土嶺醫院。新時期新變化,很多問題需重新要認識、調整。比如現代醫學與傳統中醫如何相融?中西醫結合能否應用於臨床等等?汪堅定想靜下心來,將全部精力撲在中醫臨床研究上。

在黃土嶺醫院工作期間,他彷彿又回到了青蔥歲月。不論寒暑,他手不釋卷、筆不停輟,始終堅持“臨證不忘讀書”的態度,將讀書與臨證結合起來,反覆比較、歸納辯證,從中探求真知。

他前後精研了李東垣的《脾胃論》、朱丹溪的《格致餘論》及趙養葵的《醫貫》等中醫典籍,結合自己的長期實踐,總結出“五臟不足調脾胃”等理論,形成了“以調理脾胃為核心”的學術思想。並在《遼寧中醫雜誌》上發表了包括《補中益氣湯應用四則》在內的多篇學術論文。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1989年,汪堅定入選第二屆鄉人大代表,被省、市、縣各級單位授予標兵榮譽;1990年,全縣醫院病歷大檢查中,汪堅定執筆的病歷被評為甲級病歷,在各大醫院廣為傳閱。盛名之下汪堅定並不滿足,又將多年積累的臨床經驗與處方分類成冊,經整理出來的《中醫辯證手稿》高達580多萬字,保存下來中醫處方堆起來有一人多高。

然而,一場突出其來的意外幾乎將汪堅定的意志摧毀。他的妻子不幸查出晚期胃癌,沒能堅持幾個月便撒手人寰。黯然失色的流年裡,他對中醫、對人生產生了深深的疑惑……渾渾噩噩的汪堅定始終沒能從喪妻的陰影中走出來。在一次醫院病歷檢查中,出現了一字之誤,迫使他提前內退。“成也中醫、敗也中醫”汪堅定心灰意冷,決定退出杏林從此歇診。

2000年前後,退休狀態的汪堅定回到了青石鎮水車河村。雖然,汪堅定已然歇診,但很多群眾都知道汪堅定醫術高明,三災兩痛的還是來找他。

夕陽紅:仁心追求終不悔

深得百姓口碑的汪堅定,每天接待求醫問診的群眾絡繹不絕,不光是當地的病患,甚至引來了臨縣臨市的求醫者。不得已汪堅定重操舊業,他注重臨床經驗,強調辯證施治,不盲目開方,為很多病患解除了大醫院所不能解決的疑難雜症。

麻城市一位叫王羽行的12歲患兒患病情是“再生障礙性貧血”,他的母親打聽到汪堅定醫術不凡,抱著一線生機來到了蘄春。汪堅定通過辯證,細緻的確定為“肝腎陰虛型”。他以“滋陰補腎”為原則開方,治療3個療程後,除白細胞數偏低外,其餘各項指標趨於正常;汪堅定進一步論證為“氣血虧虛型”,再以“益氣養血、軟堅散結”為原則開方,治療2個療程後,患兒查血全部指標迴歸正常;為鞏固療效,汪堅定又開1個療程中藥,一年後該患兒痊癒。王羽行的母親大喜過望,逢人就說是汪老給了她兒子第二次生命。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一次,被醫院判了“死刑”的白血病病人熊元度尋至汪堅定處求診。汪堅定見他面色慘白、說話氣若游絲,不敢大意。先是對熊元度的病情做詳細的檢查分析、辯證,而後給出了一個合理完善的治療方案。汪堅定以“滋肝補腎、養陰清熱”為原則開藥,熊元度服用後效果非常顯著,治療僅一個半月就徹底痊癒。熊元度感激不盡,送來“妙手神醫”的錦旗表示謝意。

2017年,汪堅定受城區某機構的誠意邀請,任首席坐診中醫。近耄耋之年,還能發揮餘熱,汪堅定十分欣慰。行醫救人在他看來,不僅是責任是生活還是使命!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汪堅定的大半生,杏林求索醫疾無數,經歷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年災害、改革開放等歷史時期。見慣了風霜雨雪,62年行醫慈航普渡,雖拿不出像樣的“榮譽”與“證書”,卻廣受一方群眾的尊崇。就像民間傳說中的“神醫喜來樂”一樣,雖然平凡卻有如大醫一般懸壺濟世、以慰蒼生的理想。他把“不為良相,願為良醫”的內心獨白,當成了一生的精神追求。(範沁)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社會人物形象展示徵集啟事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延續成一條綿延的歷史長河;一個人又一個人的生活,拼合成一幅多彩的社會畫卷。

蘄春,是你我共同的家園。2398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見證了我們的奔忙、生活、生息,承載著我們的眷戀、相思、回憶,淳樸的百萬蘄春人,都是近在咫尺的姐妹兄弟。

“仁和智毅,務實擔當”,為記錄平凡大眾的普通生活,蘄春網、蘄春電視臺、蘄春通、蘄春房產網等縣內各微信公眾平臺、網站特聯合發起 “我們都是蘄春人”社會人物形象展示活動。

本次徵集活動力求遍及蘄春每個角落,將眾多蘄春人一天的生活,彙集拼合成一幅五彩斑斕的社會橫斷面。利用這一展示窗口,我們可以看見成功者的意氣風發,也能看見創業者的百折不撓;能看見登上山巔者的高大背影,也能看見爬坡者艱辛汗水。這裡有心繫百姓的人民公僕,有遨遊商海的弄潮好手,有俠膽仁心的民間義士,也有醉心於琴棋書畫的藝術家……他們身處不同崗位,可都在辛勤工作,奮勇前行。

你我雖不曾相識,但你我都是蘄春人。

蘄春人的一天,也是你的一天!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徵集要求】形式上,以照片7-8張(1張要求為人物近照特寫)配人物故事介紹,圖文並茂,以寫實的風格記錄蘄春人樸實親切的原生態生活,向社會展現有深度、有廣度的真實蘄春社會,使受眾能從中汲取前進的動力、創業者能夠學習先行者的經驗,失落者受到激勵,弱勢者得到同情,青年得到人生啟迪,經驗豐富的中老年閱覽人世滄桑。

【徵集對象】面向蘄春縣內縣外廣泛徵集。

在徵得被採訪對象同意的基礎上進行,尊重個人隱私權。如果你覺得身邊有人值得推薦,可按要求提供相關圖文資料,也可與蘄春網編輯部聯繫,由蘄春網組織小編團隊實地拍攝、採寫。

【採用刊發】蘄春網、蘄春廣播電視臺、蘄春通、蘄春微視、蘄春房產網等縣內各網站和微信公眾平臺同步推出,暫計劃刊發100期。

【其他事項】“蘄春房產網”將為入選者和推薦者各贈送一份典藏珍品和證書,以示鼓勵。

【聯繫地址】蘄春網編輯部(蘄春縣委大樓四樓)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通訊聯絡:李威 13409757014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投稿[email protected]

違者必究

我们都是蕲春人(45)丨这位耄耋老人,62年情迷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