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全省域旅遊發展「331」新格局

新雨洗秋月,丹桂傳遠香。

9月20日,全省旅遊工作會議、2018山西省旅遊發展大會在臨汾市召開。會議為我省創建全省域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統一思想、指明方向、作出部署,對推動我省全域旅遊發展開局起步,全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旅遊強省,拓展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全域旅遊,發展全域旅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去年出臺的國發42號文件,明確要求山西到2020年初步建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這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山西的一項重要任務。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充分利用我省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走契合並凸顯三晉特點的發展之路。圍繞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為基本路徑,以深化文旅體制機制改革為根本動力,以加快文旅重大項目建設為重要抓手,全面推進跨區域資源要素整合集聚發展,做強五臺山、雲岡石窟、平遙古城三大品牌,隆起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完善大運黃金旅遊廊道,構建全省域旅遊發展“331”新格局,引領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進步。

發展全域旅遊是我省順應旅遊發展趨勢、解決旅遊發展難題的迫切需要,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是跟上全國潮流、邁向第一方陣的迫切需要。要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切實增強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使命感責任感緊迫感,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建成,促進我省由旅遊資源大省向旅遊產業強省轉變。

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為基本路徑。省級層面既要謀劃文旅融合的大框架大步驟,也要鼓勵各地挖掘當地文化內涵、勇敢創新開發,讓三晉文化“亮”起來,讓文物古蹟“活”起來,讓節慶活動“燃”起來,讓創意產品“熱”起來。以文強旅、以旅興文,把弘揚三晉優秀文化與加快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緊密結合起來,推動文化功能與旅遊價值、文化業態與旅遊業態、文化創新與旅遊創新深度融合。

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深化文旅體制機制改革為根本動力,以政策創新為活力。深入推進文化旅遊體制改革,以改革促轉型、以開放帶轉型,實施創新驅動,推進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改革創新成為引領文化旅遊業發展的內核動力。

建設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以加快文旅重大項目建設為重要抓手。項目是旅遊業的支撐和未來,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提升服務保障水平上。以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鍛造為支撐,加快旅遊產業全域佈局、旅遊發展全域聯動,推進旅遊服務全域配套、旅遊環境全域提升,實現旅遊市場全面拓展、旅遊成果全民共享。

在全省旅遊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駱惠寧對我省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做出了六個方面的重要部署:要突出規劃引領,打造整體發展格局;要突出文旅融合,彰顯山西靈魂特色;要突出動能轉換,完善體制政策體系;要突出合作共贏,提升對外開放水平;要突出項目與服務,發揮企業主體作用;要突出領導能力,提供強勁有效支撐。全省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駱惠寧書記重要講話要求上來,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全省上下齊抓共管、同心共建的工作局面。

疾風知勁草,建功正當時。我省開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吹響了集結號,讓我們以此為新起點,開啟新徵程,奮力譜寫山西文化旅遊產業大發展的新華章。

本報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