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这个冬天有点冷,美国出手,5G连续被禁,华为何去何从?

(古长安守望者:70后,草根出身,超级奶爸。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先后就职于两家500强企业,对通信、IT、互联网有一些了解,自己创业未成功,还在路上挣扎。喜欢经济、科技、IT、互联网应用方面的知识,热爱历史文化,社会文化,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朋友们讨论)

华为,这个冬天有点冷,美国出手,5G连续被禁,华为何去何从?

《华为的冬天》

2001年2月17日,华为总裁任正非著名的《华为的冬天》发表在了华为内部刊物上。墙内开花墙外香,这篇文章流出华为公司,被广为转载,深受IT界大佬们的推崇,IT界自发的学了这篇文章,很多公司组织了中高层集体学习,可以不夸张的说《华为的冬天》这篇文章影响了新世界的每一个IT人。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世界IT通信业一片哀鸣,而2000年华为销售达到了220亿人民币,首次国内电子百强第一名。而此时的任正非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发表了这篇著名的文章,显示了其过人的眼界和思想意识。

17年后的今天,华为公司销售额达到893亿美元,世界500强排名72位,通信行业世界第一,产品覆盖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已经成为了世界级领先企业。

2018华为的压力巨大

华为,这个冬天有点冷,美国出手,5G连续被禁,华为何去何从?

2017年,美国政府宣布以“国家安全”原因,禁止华为手机在美销售;

2018年,美国政府宣布以“国家安全”原因,禁止华为参与美国的5G建设;

接着,澳大利亚政府宣布禁止华为参该国的5G建设;

然后日本、加拿大传出消息,将禁止华为参与该国的5G建设;

紧接着韩国也传出消息,将禁止华为参与该国5G建设;

今日印度通信部表态,将禁止中兴华为参与该国5G建设;

全球的大市场,仅剩下一个欧盟,而且还是美国得盟友,情况不容乐观。

5G建设,不仅仅是5G基站和手机终端,还有交换机,传输,铁塔,数据等等业务,禁止参与5G建设,这个事件对华为的影响太大了。失去了5G,短期内带来的是销售额的下滑,长期不能参与5G项目建设,将会失去未来的市场!华为的未来堪忧!

华为,这个冬天有点冷,美国出手,5G连续被禁,华为何去何从?

再读《华为的冬天》一文,深感任正非先生的高瞻远瞩!

任总过去一直强调,华为仅仅是活着,而不是强大!从任正非的一贯态度看,他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一直很清醒的判断着通信也的趋势变化,也很清醒的认识到华为的差距很不足,他曾经说过:“华为由于无知,踏入了通信行业”。华为的进步是一点一滴的积累,成百上千人对科技的不断冲击才形成了目前的技术突破,他从来不高调,从来不声称“华为领先”,“华为了不起”,甚至在5G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时候,也没有忘记低调。他声称,华为仍旧会采购高通芯片,仍旧会采购美国供应商的产品。而华为海思芯片,作为一个战略产品,可以和高通的竞争使用,作为一个战略储备,一旦供应链发生问题,海思则可以快速弥补。

任正非在通信业的经历,使他更加清楚华为和中国与世界领先水平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我国在科技和应用方面和欧美的差距至少还有30年-50年,这还不包括基础科学、材料科学的差距,他清醒的认识到,华为无法摆脱外来因素的影响,要想发展,首先就要“活着”,如果仔细查阅任总正非的很多讲话和文章,会发现他一直都在强调,企业要活下去!华为如何活下去!

华为历史上遭遇的考验:

来自朗讯的投诉

1998年,当时的通信业巨无霸美国朗讯,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完败于华为,在一单军网通信项目里失败后,朗讯在美国国会游说,诬陷华为公司具有军队背景,要求对华为制裁。其实当年的华为在军队系统里的销售很差,和朗讯持平,远低于中兴,因为背景不同,朗讯拿中兴没有办法,只好针对华为,迫于压力,任正非多次在华为讲话强调要注意政府系统的销售项目,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接着华为出台了一项规定,不允许华为公司在中国的军队系统,政府系统销售;

来自美国的要挟

1999年,由于海外销售触及了欧美通信公司的利益,华为又一次面临美国政府的要挟,由于公司的民营性质,并无背景,于是在巴基斯坦,和海湾地区的业务缩小了规模,市场基本停顿不前。而同期的中兴,却加快了脚步,拿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海外大合同,巴基斯坦的2亿美元大单!(当然现在看,这位中兴事件早早埋下了伏笔)

来自朗讯的价格大战!

1999年大使馆被炸,国人愤怒。而美资企业朗讯却在浙江做了一笔非常吓人的生意,以远低于成本价格,按照5美元一线的价格出售交换机,并得到了很大的一个订单。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华为来说无异于一记重击(当时的交换机市场在“巨大中华”民族通信企业的冲击下,将老外垄断的市场价格从几千元一线,达到了300元人民币一线的价格,欧美企业尤其是上海贝尔被迫结束了暴利时代,而5美元的价格意味着这些企业将全部无法生存,而同期,在巴西市场,同样的产品,价格高达1000美元一线,这就是欧美企业垄断科技和市场的暴利!)。华为公司明显感到了巨大压力,连夜通知全体分公司领导开会,商讨对策。不过在民族情感面前,朗讯的图谋并未实现,朗讯在成功拿到这一大单后,市场并未有大的增长,被迫放弃了这种以利润打击我国通信产业的策略。

缓和与美方的紧张关系

2000年,世界IT泡沫破例,世界巨头们日子不好过,亏损严重,而华为却实现了大幅度的跨于世增长。由于市场拓展迅速,华为在海外得到了不少订单,海外市场也成为了华为巨大的增长点。但是随着海外市场的发展,华为明显感觉到了技术和市场外的寒意,为了减少与美国公司的摩擦,缓和美国政府对华为的敌视态度,华为积极开始了海外的合作模式。数据通信业务开始和美国3COM合作,在美国也建立了研发机构和市场机构,包括2001年出售华为系利润最好的“华为电气”旗下的“安圣电气”给美国的艾默生电气(创造了时至当时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出售案,高达7.5亿美元),后来和赛门铁克合资成立了华赛公司。这些积极的改变一度缓解了华为的压力。

卧薪尝胆,厚积薄发,华为后来居上成为世界级企业

华为从一个小公司到世界500强,一路走来,科技巨额投入,技术研发卧薪尝胆,市场推广步步惊心,不仅面临巨无霸级别的欧美巨头的打压,还要面临欧美政府的压制。随着华为产品的竞争力越来越强,海外市场不断突破,华为在欧洲、非洲、东南亚、日本、印度、西亚、南美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断打败那些巨头们,终于站在了世界舞台。

看看这些年来,华为打败的世界巨头们:

华为,这个冬天有点冷,美国出手,5G连续被禁,华为何去何从?

1、上海贝尔:比利时贝尔在中国的合资公司,美国贝尔系的公司,垄断了中国通信市场,

2、朗 讯:前世界500强,美国企业,贝尔公司的子公司整合后形成的,后被阿尔卡特整合

3、北电网络:前世界500强,加拿大企业,贝尔公司的子公司发展形成,2009年破产

4、西门子通信:世界500强,德国企业,后来整合为诺基亚西门子简称“诺西”后面还有整合

5、阿尔卡特:前世界500强,法国企业,后整合为阿尔卡特朗讯简称“阿朗”

6、摩托罗拉:前世界500强,美国公司;后被谷歌收购;

7、诺基亚:世界500强,移动通信巨头,芬兰公司,,后手机出售给微软,后收购整合阿朗诺西

8、爱立信:世界500强,移动通信巨头,瑞典公司

目前华为对标的美国公司:

华为,这个冬天有点冷,美国出手,5G连续被禁,华为何去何从?


(全是世界级的超级大神,括号里的是已经被华为打的满地找牙被迫合并的大神!)

1、移动通信:高通

2、移动通信:谷歌(收购了摩托罗拉)、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西门子+贝尔)

3、移动终端:苹果、黑莓

4、数据通信:思科、3com

5、高端存储服务:IBM、HP

6、传统的通信:诺基亚

7、华为云计算:亚马逊、微软

8、AI智能领域:谷歌、微软

9、太阳能供电:秒杀美国一切企业!

10、海洋光缆工程:美国泰科

马云说,打败你的不是市场的竞争,而是一张纸!

华为,这个冬天有点冷,美国出手,5G连续被禁,华为何去何从?

同样,能打败华为的,也不是市场竞争!

华为人的精神,华为人的奋斗,这是那些欧美公司做不到的,也是他们最害怕的!打败华为?肯定不会是欧美的那些通信业的巨头们,而是他们后面的那一只看不见的大手!

想一想,思科,3com在中国已经规模与来越小,为什么还活的很好?IBM、HP为什么在中国节节败退,而依然强大?因为他们拥有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而华为却不能进入。相反,华为的崛起,引起了美国企业的担忧,美国政府的“国家安全”理由,给华为下了禁令,在这种禁令下,美国的企业可以苟延残喘,继续得以发展,同样美国的盟友们,很可能会执行这个禁令,中兴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那么华为很有可能会失去全球60%以上的市场(欧美日韩高端市场,占据了全球的60%以上)

也许,华为的冬天真的来了!

贸易战,中兴事件,禁售,这一连串的外部事件,绝对不可小视,他们对华为的影响时巨大的,中兴事件完全可以发生在华为身上,再加上一个禁售令,华为也会进入休克状态。堂堂一个世界级的通信企业,一纸禁令就会濒临死亡!

华为,冬天就要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迎接冬天的到来,华为的准备一定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任正非一直居安思危,时刻准备着最艰难的日子,从第一颗芯片的成功,到麒麟系列的芯片大放异彩,已经显示出了他的高瞻远瞩。华为为了生存做出的举动,或许会震惊国人,但一定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更何况任正非的决定不是寻常人能看得透的。相信华为一定会度过这个艰难的时刻。

以下是个人的一点点建议,也许是断臂求生的选择,仅供参考。

1、拆分出售部分业务?

2001年出售“安圣电气”时,任老板就说过,“卖掉了安圣电气,一下少了几百个骂华为的厂家”。确实,华为的业务众多,无形树立了很多的竞争对手,仅对标的美国500强公司就可见一二,还有很多规模较小的企业更害怕华为。

出售部分业务,减少了各个产品的竞争对手,市场压力也减小了。也许会缓解目前的紧张状况。可以考虑把一些业务出售其他企业(比如大唐电信,烽火通信,联想集团,浪潮,紫光等企业),既可以给予友商大力支持,形成多个局部领域领先的世界级企业(光网络合并烽火通信,交换接入合并大唐电信,数据通信合并紫光,云计算和阿里合并,终端合并联想,服务器合并浪潮),形成一个中国的企业群,优势互补,一起突破海外市场。而华为可以更加聚焦重点领域,轻装健行!

2、华丽转身成为运营商?

国家可以华为给于一定的支持,在国内参股运营商,参与混改,增加华为的运营经验。同时在海外政策允许的地方,比如非洲,海湾,北非等地区,华为可以考虑以运营商方式运作。华为现有设备,完全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加上自己的维护人员,更专业,成本更低,一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同时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政府也会欢迎。

3、壮士断腕,砍掉设备制造,向设备商收取专利费?

华为完全可以走高通模式,收取专利费用。华为实质上是一家高科技的软件企业,假如去掉了生产,销售,工程和服务,仅仅保留研发队伍,华为的员工数量可以减少2/3,公司费用大幅下降,仍旧可以是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公司。

没有了硬件制造的束缚,别人就没有机会收取华为的专利费用,又会降低公司运作成本,并且在专利收费上,对方的还价余地非常小。(爱立信、sony退出了手机行业,但手机专利依旧收费,付费方的议价空间不大,尤其是小米、oppo这样的纯手机制造商)。

华为每年申请的专利数量超过2万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完全可以依靠专利收取费用。美国的高通公司就是这样运作的,高通2017年的收入达到220亿美元,按照华为的专利积累,达到这个数字也不难,在世界通信业,专利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墙,而华为的专利是每一个公司都躲不过去的。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华为是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可能是仅有的一个世界500强,并未上市的民营企业。华为是我们国家的骄傲。面对突然到来的严冬,我们衷心希望华为能够安然度过,也许下一个春天建辉更美好!也祝愿祖国越来越强大!一个强大的祖国更是华为最坚强的后盾。

后记:

今天是918,防空警报响起,87年前的悲惨历史不能再重演!今天美国对华贸易战打响了第三发巨星炮弹,对我们出口美国2000亿美元的商品增加10%关税,2019年1月日增加到25%关税,在这个日子,这是对我们的挑衅和侮辱。中华民族从来不会屈服,贸易战不是我们想要的,既然来了也不要害怕,子弹不够,全国人民一起扛!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今天,爱我中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