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環月旅遊要50億美元,怪不得馬斯克「賣身」也搞Space X

近日,一則新聞再次刷新了人們對旅遊的認知,因為這次旅遊實在太特殊了,一圈下來要5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340億左右。要知道340億元相當於百度兩年的淨利潤。

在2017年,百度淨利潤是183億元,也就是說,百度幹一年賺的錢,僅僅夠支付這場旅遊的半張票,有去無回。而這場需要50億美元的旅遊,就是環月旅遊。

一場旅遊就花費50億美元,淨利潤有多高不得而知,單單50億美元這個數字就足以讓人為之瘋狂,難怪當年馬斯克賣PayPal也要創辦Space X火箭公司,搞太空產業。

馬斯克是科技界的狂人,其之所以被稱為狂人,因為馬斯克創辦的三家企業都改變了世界,開創了全新的領域。在網購出現後,馬斯克就創辦了網絡支付應用---PayPal,目前這是全球用戶量最廣的互聯網支付工具。

一次環月旅遊要50億美元,怪不得馬斯克“賣身”也搞Space X

但這家公司目前已經不屬於馬斯克了,原因是馬斯克看中了更好的領域,其將PayPal公司以15億美元的價格賣給eBay,目的就是為了發展太空產業,隨後其就創辦了Space X火箭公司,通過可回收火箭技術,降低火箭發射成本,打造太空產業。

為了實現Space X火箭的可回收利用,馬斯克不僅自己投錢,還不斷拉火箭發射訂單,支持Space X火箭公司的運營。即便如此,Space X火箭公司依舊面臨資金問題,從2002年創辦,在2013年才實現了火箭的可回收再利用,歷經11年,才降低了火箭發射成本。

馬斯克近年不斷研發新型火箭,不僅增加火箭推送質量,提高火箭歷程,還發布了火星移民計劃,就是想通過Space X火箭打造太空產業。

一次環月旅遊要50億美元,怪不得馬斯克“賣身”也搞Space X

要知道,僅在2015年,全球太空產值就高達了3500多億美元,突破萬億美元僅僅是時間問題,尤其的太空旅遊,必然帶來可觀的收入。

但馬斯克這項環月旅行也面臨著巨大的風險,要知道在1972年後,人類再也沒有登上月球,目前現存的重型火箭,均達不到將人類送到月球的能力。

而Space X全新研發的BFR火箭,組合體總長度將達118米,運載能力超過100噸,還是將31臺新一代液氧甲烷猛禽發動機並聯,點火瞬間提供巨大推力,將火箭送出地球。目前火箭還沒有研發成功。

有資深人士表示,馬斯克打造的環月旅行必然將推遲,最大的問題是火箭安全,畢竟Space X重型火箭,從研發到成功發射用了5年之久,但BFR火箭比重型火箭更難,更何況還是一次送7、8個人進入太空,這估計只有美國航天飛機可以做到,但航天飛機的成本以及發射成本遠超50億美元。這也是馬斯克創辦Space X的目的之一,降低成本。

一次環月旅遊要50億美元,怪不得馬斯克“賣身”也搞Space X

當然,不僅僅是馬斯克看上了太空旅遊,在全球範圍內,還有兩位科技大佬也看中了太空旅遊,一個是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其創辦了藍色起源火箭公司,也是採用火箭可回收利用技術降低發射成本,打造亞軌道太空旅遊。

就目前而言,雖然貝索斯比馬斯克有錢,但在可回收火箭技術上,藍色起源的發展並沒有Space X火箭公司那麼順利。

2016年藍色起源才實現了二手火箭的回收與利用,比Space X晚了幾年,而且,在火箭推力上,其也沒有Space X火箭大。但是,畢竟貝索斯資金更是充實,未來能超越Space X火箭也不一定。

一次環月旅遊要50億美元,怪不得馬斯克“賣身”也搞Space X

另外,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也看好太空產業,其創辦了航空航天公司Stratolaunch,而Stratolaunch公司打造的火箭與Space X、藍色起源不同,因為前者是採用雙體飛機,通過更大的推力、更大機身將火箭帶動空中,從空中直接發射火箭,而後兩者則是直接採用地面發射火箭的形式。

所以,Stratolaunch打造了雙體飛機,據悉,這架飛機採用6個Pratt&Whitney發動機渦扇發動機,相當於3架747s飛機的配置,最大起飛重量是589噸,最令人震驚的是它的116米多長的翼,這麼大雙體飛機就是為了將50萬磅火箭送上玩米高空,為了實現這一點,這架雙體飛機中間才留有巨大的空檔。

一次環月旅遊要50億美元,怪不得馬斯克“賣身”也搞Space X

科技巨頭紛紛進入太空領域並研發超級火箭或者飛機,打造太空旅遊產業,隨著航天技術的成熟,未來的太空旅遊必然會成為向開車回家一樣簡單安全的事情,屆時,環月旅行就不是50億美元,可能僅需要幾百美元買張票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