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脣一點桃花殷:唐詩中的化妝有術

文:愛萌

說起化妝,就不得不談及當今亞洲三大“邪術”:“日本化妝術”,“韓國整容術”和“中國PS術”,它們每一種都可以讓人完全改頭換面。這當然是一句玩笑,但成功的化妝能夠使人變美這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

朱唇一點桃花殷:唐詩中的化妝有術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化妝往往能表現出人們獨有的審美情趣,在表達個性的同時,也憑添幾許魅力。事實上,從遠古時期開始,人們就已經開始努力的裝飾自己,而到了戰國時期,化妝已經是一門“像模像樣”的學問了:比如興起於戰國時期的畫眉之風,那時候的人們在還沒有特定的畫眉材料之前,已經開始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而女子所用的妝粉也至少是起源於戰國時候,人們或是用米粉,或是把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俗稱“胡粉”用來敷面,使皮膚保持光潔。

古代以來化妝之風蔚然,但真正發揚光大且璀璨於世的,當屬唐朝。民俗學家黃現璠所著《唐代社會概略》中就提到:及唐朝,人文璨然,宮嬪眾多,使六宮粉黛,競美爭妍。所以化樁一項,更趨濃豔。日本平安朝女子之化妝,起源亦由於唐,今分為髻、額黃、眉黛、朱粉、口脂等等。

唐朝妝容奇特華貴,且變幻萬千,這是唐代前後都未出現過如此盛況,而古人們亦用詩詞,記載下這些妙筆生花的妝容。

1.花鈿: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花黃和花鈿十分相似,都是唐朝十分常見的妝容,通常是在額上或面頰帖上花鈿裝飾。關於這種妝飾,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南朝宋武帝女壽陽公主,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這種梅花妝很快就流傳到民間,成為當時女性爭相效仿的時尚,一種新的美容術由此誕生。正如五代前蜀詩人牛嶠在詩作《紅薔薇》中寫道:

曉啼珠露渾無力,繡簇羅襦不著行。

若綴壽陽公主額,六宮爭肯學梅妝。

朱唇一點桃花殷:唐詩中的化妝有術

唐朝王建在《題花子贈渭州陳判官》中,更是對這一妝容做了細緻的描寫:

膩如雲母輕如粉,豔勝香黃薄勝蟬。

點綠斜蒿新葉嫩,添紅石竹晚花鮮。

鴛鴦比翼人初帖,蛺蝶重飛樣未傳。

況復蕭郎有情思,可憐春日鏡臺前。

2.額黃:同安鬟裡拔,異作額間黃

額黃,是一種古老的美容妝飾,也稱“鵝黃”、“鴉黃”、“約黃”、“貼黃”,因為是以黃色顏料染畫於額間,故有此名,雖然也是在額間,卻又區別於花鈿。提及起源,一說是從胡人傳入,一說亦是壽陽妝的衍生。

朱唇一點桃花殷:唐詩中的化妝有術

李商隱的《蝶》三首中就把額黃與壽陽公主的妝容混同,曰:

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

見我佯羞頻照影,不知身屬冶遊郎。

唐朝溫庭筠在《照影曲》也有過“黃印額山輕為塵,翠鱗紅樨俱含頻“的詩句。晚唐文學家皮日休亦有詩云:

但恐醍醐難並潔,只應薝蔔可齊香。

半垂金粉知何似,靜婉臨溪照額黃。

3.眉飾:八歲偷照鏡,長眉以能畫

唐朝畫眉,可謂是千姿百態,大眾流行的眉式就有鴛鴦、小山、五嶽、三峰、垂珠、月梭等十數種,最常見的是蝴蝶眉,後世不少畫作中都能得見。唐朝流行用青黛來裝飾眉頭,李商隱的《無題》中,就有“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的描寫,可見唐朝畫眉之風十分盛行,連未成年的小女娃都未能“倖免”。

朱唇一點桃花殷:唐詩中的化妝有術

唐朝詩人白居易,在他著名的詩作《上陽白髮人》中亦留下詩句:

小頭鞵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

4.點唇:朱唇一點桃花殷

有個流傳甚廣的笑話是說,男人們通常以是否塗了唇彩,來區分女生是否有化妝。無論如何,這也體現了唇妝對於整個妝容的重要。同樣,點唇亦是唐朝女子妝容的最重要的環節,亦是面部妝容最靚麗的部分。那時候,人們會用鉛華覆蓋整個嘴唇,再重新勾勒自己喜歡的唇形。

朱唇一點桃花殷:唐詩中的化妝有術

晚唐口脂,名目繁多且精巧,諸如有石榴嬌、大紅春、小紅春、嫩吳香、半邊嬌、萬金紅、聖檀心、露珠兒、內家圓、天宮巧、洛兒殷、淡紅心、猩猩暈、小朱龍、格雙唐、媚花奴等。詩人們亦不吝筆墨,紛紛留下記載。

擅長長律詩的唐朝詩人方幹,就在《贈美人》中將朱唇比作櫻桃,寫道:

直緣多藝用心勞,心路玲瓏格調高。舞袖低徊真蛺蝶,

朱唇深淺假櫻桃。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

詩人韋莊也在詩作《邊上逢薛秀才話舊》中,毫不掩飾自己對於朱唇的青睞:

前年同醉武陵亭,絕倒閒譚坐到明。

也有絳唇歌白雪,更憐紅袖奪金觥。

秦雲一散如春夢,楚市千燒作故城。

今日皤然對芳草,不勝東望涕交橫。

朱唇一點桃花殷:唐詩中的化妝有術

你看,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塗唇脂,唐朝的化妝術步驟可不少。也許那時候的妝容不像現代那些影視劇中所展示的那樣楚楚動人,但人們對美豔的追求,在眾多唐詩中仍可見一斑。這些別出心裁,不拘一格的化妝術,足見好一番大唐風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