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唇一点桃花殷:唐诗中的化妆有术

文:爱萌

说起化妆,就不得不谈及当今亚洲三大“邪术”:“日本化妆术”,“韩国整容术”和“中国PS术”,它们每一种都可以让人完全改头换面。这当然是一句玩笑,但成功的化妆能够使人变美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

朱唇一点桃花殷:唐诗中的化妆有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化妆往往能表现出人们独有的审美情趣,在表达个性的同时,也凭添几许魅力。事实上,从远古时期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努力的装饰自己,而到了战国时期,化妆已经是一门“像模像样”的学问了:比如兴起于战国时期的画眉之风,那时候的人们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已经开始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而女子所用的妆粉也至少是起源于战国时候,人们或是用米粉,或是把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

古代以来化妆之风蔚然,但真正发扬光大且璀璨于世的,当属唐朝。民俗学家黄现璠所著《唐代社会概略》中就提到:及唐朝,人文璨然,宫嫔众多,使六宫粉黛,竞美争妍。所以化桩一项,更趋浓艳。日本平安朝女子之化妆,起源亦由于唐,今分为髻、额黄、眉黛、朱粉、口脂等等。

唐朝妆容奇特华贵,且变幻万千,这是唐代前后都未出现过如此盛况,而古人们亦用诗词,记载下这些妙笔生花的妆容。

1.花钿: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花黄和花钿十分相似,都是唐朝十分常见的妆容,通常是在额上或面颊帖上花钿装饰。关于这种妆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这种梅花妆很快就流传到民间,成为当时女性争相效仿的时尚,一种新的美容术由此诞生。正如五代前蜀诗人牛峤在诗作《红蔷薇》中写道:

晓啼珠露浑无力,绣簇罗襦不著行。

若缀寿阳公主额,六宫争肯学梅妆。

朱唇一点桃花殷:唐诗中的化妆有术

唐朝王建在《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中,更是对这一妆容做了细致的描写:

腻如云母轻如粉,艳胜香黄薄胜蝉。

点绿斜蒿新叶嫩,添红石竹晚花鲜。

鸳鸯比翼人初帖,蛱蝶重飞样未传。

况复萧郎有情思,可怜春日镜台前。

2.额黄: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

额黄,是一种古老的美容妆饰,也称“鹅黄”、“鸦黄”、“约黄”、“贴黄”,因为是以黄色颜料染画于额间,故有此名,虽然也是在额间,却又区别于花钿。提及起源,一说是从胡人传入,一说亦是寿阳妆的衍生。

朱唇一点桃花殷:唐诗中的化妆有术

李商隐的《蝶》三首中就把额黄与寿阳公主的妆容混同,曰: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

唐朝温庭筠在《照影曲》也有过“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樨俱含频“的诗句。晚唐文学家皮日休亦有诗云:

但恐醍醐难并洁,只应薝卜可齐香。

半垂金粉知何似,静婉临溪照额黄。

3.眉饰:八岁偷照镜,长眉以能画

唐朝画眉,可谓是千姿百态,大众流行的眉式就有鸳鸯、小山、五岳、三峰、垂珠、月梭等十数种,最常见的是蝴蝶眉,后世不少画作中都能得见。唐朝流行用青黛来装饰眉头,李商隐的《无题》中,就有“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的描写,可见唐朝画眉之风十分盛行,连未成年的小女娃都未能“幸免”。

朱唇一点桃花殷:唐诗中的化妆有术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他著名的诗作《上阳白发人》中亦留下诗句: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4.点唇:朱唇一点桃花殷

有个流传甚广的笑话是说,男人们通常以是否涂了唇彩,来区分女生是否有化妆。无论如何,这也体现了唇妆对于整个妆容的重要。同样,点唇亦是唐朝女子妆容的最重要的环节,亦是面部妆容最靓丽的部分。那时候,人们会用铅华覆盖整个嘴唇,再重新勾勒自己喜欢的唇形。

朱唇一点桃花殷:唐诗中的化妆有术

晚唐口脂,名目繁多且精巧,诸如有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吴香、半边娇、万金红、圣檀心、露珠儿、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心、猩猩晕、小朱龙、格双唐、媚花奴等。诗人们亦不吝笔墨,纷纷留下记载。

擅长长律诗的唐朝诗人方干,就在《赠美人》中将朱唇比作樱桃,写道:

直缘多艺用心劳,心路玲珑格调高。舞袖低徊真蛱蝶,

朱唇深浅假樱桃。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样刀。

诗人韦庄也在诗作《边上逢薛秀才话旧》中,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朱唇的青睐:

前年同醉武陵亭,绝倒闲谭坐到明。

也有绛唇歌白雪,更怜红袖夺金觥。

秦云一散如春梦,楚市千烧作故城。

今日皤然对芳草,不胜东望涕交横。

朱唇一点桃花殷:唐诗中的化妆有术

你看,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涂唇脂,唐朝的化妆术步骤可不少。也许那时候的妆容不像现代那些影视剧中所展示的那样楚楚动人,但人们对美艳的追求,在众多唐诗中仍可见一斑。这些别出心裁,不拘一格的化妆术,足见好一番大唐风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