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微服私訪問酒保:縣令人咋樣?酒保:貪!大臣:好,你闖禍了


大臣微服私訪問酒保:縣令人咋樣?酒保:貪!大臣:好,你闖禍了

俗話說:抓人要抓贓,學術語言叫做“誰主張誰舉證”。現代如此,古代也不例外。那些貪官汙吏,相當一部分智商還是很高的。他們知道被抓的後果,所以更會絞盡腦汁為自己掩飾,力爭做到滴水不漏。

但是還有兩句俗話,一句是“紙包不住火”,另一句是“多行不義必自斃”。古代得意一時的那些貪官,有幾個落得好下場?就連和珅這種富可敵國、權力滔天的鉅貪,最終還不是落得三尺白綾的結局。

貪腐問題在各朝各代,貌似最終都會成為動搖朝局穩定的因素,上行下效,一個小小的縣官,以為天高皇帝遠,所作所為可能更加露骨。《南亭筆記》裡面記載過清朝這麼一件事,裡面的反派就是長洲縣的一個小縣官。


大臣微服私訪問酒保:縣令人咋樣?酒保:貪!大臣:好,你闖禍了

這個縣官官職不大,但是囂張程度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有兩個表現:

第一,勒捐。勒令轄內的各個商戶捐款給衙門,不捐就要被各種為難。商戶沒辦法,誰讓人在屋簷下。

第二,閉聽。縣官知道自己的做法讓民怨沸騰,所以他怕,怕這些“刁民”把事情捅出去。於是他想了這樣的辦法,晚上帶一群“狗腿子”,去趴百姓家的窗戶。假如聽見誰家說縣官的壞話,馬上帶回衙門關起來,讓家裡人拿錢來贖。這樣不但讓百姓敢怒不敢言,還多出一部分不菲的銀子收入。


大臣微服私訪問酒保:縣令人咋樣?酒保:貪!大臣:好,你闖禍了


“畏官如虎,畏吏如狼。”這就是當時長洲民間的真實寫照。當時朝廷有一位重臣,名叫長牧庵,他當時在蘇州做巡撫,聽說了這個縣的事情。但是在那個縣官的“淫威”之下,要在當地抓現行非常困難。

於是,他心生一計。某夜,長牧庵到了長洲縣微服出巡。就是這麼“巧”,他恰好碰上了正在“巡視”的縣官和一群官兵。

縣官早就拜見過長牧庵,這時候一看長牧庵微服私訪,心裡就一驚。他連忙跪下拜見,就怕手下不認識,弄出事情。縣官問:“大人何故微服夜行?”


大臣微服私訪問酒保:縣令人咋樣?酒保:貪!大臣:好,你闖禍了


長牧庵對他說:“查夜而已。你晚上出來作甚?”

縣官抹了一把冷汗,同樣說自己是查夜。長牧庵哪能不知道他出來幹什麼,故意問他:“查夜帶這麼多人幹什麼?讓他們都回去,你換便裝與我同行!”縣官只能聽命,把手下打發回去,換了衣服和長牧庵一起“查夜”。

兩個人走著走著,看見一家酒肆。長牧庵說:“夜深氣寒,咱倆進去喝點酒如何?”縣官心裡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但是又不能表現出來,只能硬著頭皮進去。

長牧庵假裝沒注意縣官的異樣,坐下來要酒。酒保過來之後,長牧庵對他說:“我是外地人,有人欠我錢不還,想在這裡打官司。但我不瞭解情況,你們這裡的縣官能替我伸張正義嗎?”


大臣微服私訪問酒保:縣令人咋樣?酒保:貪!大臣:好,你闖禍了

一旁的縣官應該臉都綠了。酒保也沒注意,加上平時被縣官壓榨的厲害,一聽這個問題,有感而發根本沒認出旁邊的人是誰。

就這樣,酒保一股腦把縣官的各種惡行抖了出來,勸他不要在長洲打官司。縣官的臉色一會綠一會紅,心裡想一定要回來報復這個酒肆。

從酒肆出來,長牧庵知道縣官心裡肯定是要施報復,對縣官說:“刁民不懂事,不用和他計較。”

縣官必然沒聽進去。等他走遠,長牧庵又回到了酒肆,要求住宿。

老闆不同意,長牧庵說:“你們闖下禍事,我特來救你,剛才那個人就是你們縣令!”

老闆嚇得面如土色,長牧庵又說:“有我在,不妨事!”

果然不一會,來了幾個官兵,一股腦把他們鎖上帶走了。


大臣微服私訪問酒保:縣令人咋樣?酒保:貪!大臣:好,你闖禍了

長牧庵沒有言語,一起被帶走了。到了衙門,縣令已經怒氣衝衝的等在這裡,升堂後,縣令怒喝:“大膽刁民,都跪下!”

老闆酒保都跪下,唯獨長牧庵低頭不跪。縣令心中生疑,走過去掀起這個人的帽子,當時就嚇尿了,跪在地上。

長牧庵也不再掩飾,自己坐到公堂上,喝問:“我早就聽說你有劣跡,但是聽說的不足以為證。今天好了,親眼所見,親身經歷,你還有什麼可以抵賴!趁早回家,等候參辦吧! ”

當天長牧庵就把縣令的大印收走了,第二天就上本參奏,把縣令革職查辦。以後蘇州的大小官員,都自省自糾,不敢再有什麼小動作。

如此正直有為的大臣,可以讓一地風清氣正,令人敬佩!清朝如果多一些如此親力親為的好官,晚期大概不會這麼慘吧?您是怎麼認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