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每当我们耳边响起张明敏演唱的这些熟悉的歌词,便会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家乡绝美的风光。那蜿蜒起伏的长城,那盘曲在山崖下的黄河和那不知在何处歇脚的巍巍太行山脉,深深地折服着踏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无不为这里耀眼夺目的历史文化而骄傲和自豪。

而长城,亦承载着太多太多的人文气息,不仅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现存地面建筑最大的单体文物,而且千百年来无论是耸立云雾中的烽火台,还是苍莽山野间雄伟的边墙,虽历经无数战火和灾难的摧残,依然呈现出顽强而绚烂的生命力,早已成为华夏儿女心中一种精神的象征。千年的瑰丽景色,千年的历史长卷,千年的荣耀与悲哀,呼唤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铭记它、守护它、修缮它。

忻州,欣欣向荣之地,如同一颗镶嵌在晋北高原上的明珠,历史上就处于中原文明与北方游牧文化冲突与交流的接合地带。此消彼长,岁月悠悠,惟有长城在这里留下了实体的历史印记,也见证了中国历代王朝更替和几代有作为帝王成就的宏大伟业。忻州著名的“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作为中国万里长城上重要的关隘及组成部分,称又称“外三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忻州凭着上天和先人的恩赐,无疑成为了山西乃至中国保留长城遗迹最多的地区之一。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忻州市长城示意图

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历史文物,是中华民族的地理及文化标识。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各省长城认定中位于山西省行政区划内的长城资源共计5017处,其中墙体828段,总1412876.22米,关堡364座,单体建筑3798处,相关遗存27处,涉及战国、汉(秦汉)、北魏、东魏、北齐、隋、五代、明等时代。忻州作为山西省长城分布最大的区域,资源众多,纵横交错,堪称长城的迷宫。据记载,14个县(市区)中13个就有长城,只有定襄未发现。忻州长城修筑历史悠久,包括战国、秦、汉、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隋、宋、明诸朝,总长度1000多公里。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岢岚长城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岢岚县现存长城墙体59段,全长57074米,墙体有石墙、土墙、山险、河险等4类。长城墙体上现存关6座,马面9座,征集到重要文物“隋开皇十九年修筑长城”碣石1通。曾在北齐、隋朝、宋朝修筑长城,宋代长城仅筑于岢岚一县,岢岚宋长城作为地方性的建筑防御工程,成为全国唯一。

忻府区长城

忻府区长城的修筑年代在北齐。在忻府区阳坡乡解家庄和窑宽村之间,横跨沟谷有一段早起的石砌墙体,是为了守护云中河谷的,当地老百姓叫“孟良墙”,相传为北宋大将孟良修筑,是北齐长城忻府区的残段,现在残存只有40多米长,高6米,顶宽11米。实地河谷为东西走向,墙体呈南北走向,坐落于河谷的南侧。忻府区这段长城的修筑是就地取材,用当地河谷中的花岗岩页岩条石所筑,石块高20—30厘米不等,长30—80厘米,墙体中填有夯土。

静乐长城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静乐县历来有“北屏大同、南扼太原、西应偏关、东援雁门”的战略地位,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按朝代可分为战国长城、东魏长城、北齐长城、隋长城、宋长城、明长城等。境内最早的长城,可以追溯到战国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据《静乐县志》记载,静乐境内有烽火台33座、堡寨13座,关隘7座。现存军事城池赵王城遗址。此外,静乐一带汉时羊肠仓、隋时三堆城也都是军事重城。

保德长城

保德县位于晋西北,地理位置险要,有史以来就是边防要塞。据分析,早在战国时期就筑过长城。据《山西通志》记载,北齐长城从兴县黄河畔上起,沿山脊向东,在保德转弯,到偏桥一带,然后南折,到魏家滩,再向东,进入岢岚境内。虽然保德境内的北齐长城只有文字记载没有找到墙体,但是,到了明代,保德境内的长城防御建筑同样存在,其中最多的是烽火台。

河曲长城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河曲县自古号称“陕东重镇” “晋右严疆”,境内明长城54831.8米,以烽燧,长城边,城堡点、线、面共同构成长城坚固的防御体系。河曲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九边重镇之一,历来处于防御鞑靼、瓦剌的第一线。河曲长城位于黄河东岸的山崖和河谷平缓地带,主要在明成化年间修筑,有屹立在黄河岸边悬崖之上的墩台,有建在黄河谷地的长城边,沿线设边口,多数建置于临近村庄,并以村名而名之。

偏关长城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偏关县号称中国长城博物馆,以长城里程长、类型多、跨越年代久而享誉海内外。从长度说:全境现有长城约500公里,居全国第二位;从年代说:纵跨赵、秦、北魏、明四个朝代,全国罕见;从密度说:分为大边、二边、三边、四边、内边、黄河边六道,处处相关,步步设防;从类型说:包括石砌长城、砖包长城、土夯长城、山险长城四种类型,类型之多全国罕见;从景观说:偏关老牛湾是长城和黄河交汇处、丫角山是内外长城结合点,黄河岸边寺沟长城更是中国长城的精华段落。

神池长城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神池县境内的长城据历史文献记载和专家认定,有北齐、宋、辽、明诸朝。境内的北齐长城现存明显的有四处,坐落在明长城外侧,以位于神池县城南5公里处的坝堰梁段长城为代表,在境内有少量遗迹,长城城墙建筑多就地取材;境内明长城以野猪口长城为代表,亦称“边墙”,为明内长城遗址,划为龙元段、项家沟段、丁庄窝段、鹞子沟段、南寨段、野猪口段六大段。

五寨长城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五寨县境内现存长城(边墙)共有三段:大洼山长城、黄草梁长城、荷叶坪长城。大洼山长城位于五寨县城南1公里的大洼山上,目前仅存1400米,长城起于大洼山山顶,顺山的北坡而下止于山脚,大体呈南北走向;黄草梁长城东接宁武,西连荷叶坪,目前残存4200米;荷叶坪长城东连黄草梁长城,西接岢岚境内长城,全长4602米。

宁武长城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宁武县历史上以关口雄固、军事重镇、边塞文化著称,境内现存有两条长城遗迹。第一条为早期长城,即东魏肆州长城,遗址起自余庄乡的榆树坪村,全长约18公里,呈东西走向;另一条为明代在前代长城的基础上连贯统一、增高加固、包砖、增强功能而完成的内长城(还有靠北的外长城,为两重防御长城),横贯县城北部的阳方口、薛家洼、盘道梁一带,境内有40公里长的遗址。

原平长城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原平市境内长城主要为东魏长城和明长城。东魏长城建于东魏武定元年,境内全长39.5千米,主要段落遗址有:北梁村至四十亩村段、大立石村至南土妥村段、黑峪村段长城遗址。明长城为张其沟明长城遗址,遗址长度5公里,边墙底部全部由长长的条石砌筑,显示出稳固、结实、壮观的气度。

代县长城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代县历来是金戈铁马,纵横驰骋的战略要地。长城在代县境内,沿代县与朔州界紫金山西行约八华里,其中,雁门关长城成为万里长城上最重要的长城段之一。长城外砌城砖,内筑夯土,高8-10米,上阔4米,上有戍堡、敌楼,下有暗门。2009年以来,代县修复了雁门关天险门、地利门、瓮城门,复建了宁边楼和明月楼,筑起了关城长城和敌楼。

繁峙长城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繁峙县北临雁同,西近雁门,自古为兵家用武之地。历史上繁峙长城由两部分组成:北口长城和山脊长城。现存长城北起团城口经西跑池、平型关、桥儿沟、韩庄到茨沟营止,全长35千米。境内主要关隘有平型关关城、平型岭口堡、团城子堡和茨沟营。

五台长城

长城,在我心中重千斤


​五台县长城主要是龙泉关长城,当地亦称长城岭长城。始建于北魏、北齐时期,长城皆为石砌,关城城墩南北长47米,东西宽16.5米,高大券洞相通,关口的城门下部为巨大的石条垒基,地上共有6层,气势雄伟,气派非凡。长城岭长城为南北走向,关门与长城墙体南北向相接,门券两侧向南北延伸的墙体同样由石条作基。石基上面由不规则的乱石块垒砌,纵横交错,颇有现代气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