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1894甲午大海戰中,有哪些是和歷史不符的情節?

ruboliang


一、與光緒皇帝探討雞蛋價格問題的主角是翁同龢,不是李鴻章

電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李鴻章在光緒皇帝吃早飯的時候哄著皇帝掏280萬兩銀子買鐵甲艦,光緒反問雞蛋的價格。結果李鴻章稱一兩銀子能買800個雞蛋,皇帝說為何自己吃的雞蛋要十兩銀子一個?李鴻章隨即便知內務府虛報賬目。
但這個故事是出現在《南亭筆記》,主角是光緒與翁同龢。這個故事還被移花接木到清朝其他皇帝身上。《甲午大海戰》顯然因為劇情需要,把翁師傅的活也交給能者多勞的中堂大人了,還嫌我們中堂大人不夠忙亂的麼?

二、所謂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修頤和園又被拿出來嚼舌根

這本是甲午戰爭歷史中早就被闢謠的事情,在《甲午大海戰》中卻一再被提起。
清末維新派領袖梁啟超曾留下文獻稱慈禧挪用海軍軍費大約有三千萬兩白銀去修頤和園了。然而有專家研究了裡面的資料,發現其中的情況挺複雜。海軍衙門在修頤和園上的確花錢了,但沒有梁啟超說的那麼多,粗略統計是六百萬兩。而且這些錢很大一部分是由李鴻章出面從沿海各省的地方籌集來的,是海軍衙門的辦公經費,和北洋海軍其實沒啥關係。

所以慈禧挪用海軍軍費導致甲午海戰戰敗的說法明顯是被誇大了,極有可能是維新派即帝黨出於政治目的刻意打擊後黨而出的輿論策略。
而修建頤和園本身就是醇親王和光緒帝巴不得的,他們想用這個體面的藉口把慈禧趕走,以便皇帝獨立使用皇權。

三、所謂鄧世昌的致遠號意圖撞沉日本吉野號的歷史爭議未展現

在目前所有關於甲午黃海大戰的影視作品中,鄧管帶的“致遠號”衝鋒勢要撞沉日本“吉野號”的情節都是影片或電視劇的最高潮。

歷史照片

1.《甲午風雲》版:致遠號追擊吉野,中魚雷沉沒(不實)

《甲午風雲》致遠號追擊吉野號

《甲午風雲》鄧世昌殉國

2.《北洋水師》版:致遠號追擊吉野,這個也tm發了魚雷了……(不實)

《北洋水師》致遠艦追擊吉野號

3.《甲午大海戰》版:致遠號追擊吉野,右側舷暴露,沉沒於日艦猛力炮火,日本沒有發射魚雷(較為接近史實)

《甲午大海戰》致遠艦追擊吉野號

拉風的鄧管帶

4.《鐵甲艦上的男人》版:致遠號追擊吉野,中魚雷爆炸沉沒(不實)

這一版鄧管帶也挺拉風

據最新史料,甲午黃海大戰日本船艦並未發射一枚魚雷,源於北洋水師艦隊不在射程之內。當時的魚雷最遠只能發射200米,致遠號與敵艦的距離遠遠沒有達到這麼近的程度,所以所謂致遠號中魚雷沉沒根本是子虛烏有。
《甲午大海戰》採信了這一歷史論證,並相信致遠號右側舷暴露後毀於日艦炮火。但是在前兩年致遠號船艦殘骸被發現以後我們知道,致遠號的鍋爐因年久失修在炮火中加上海水倒灌猛烈爆炸,才是致遠號沉沒的真正原因。

但是致遠艦是否最後的衝鋒對象是吉野號,目前尚無定論!
根據海研會人員的沙盤推演,致遠艦面對的是松島、千代、橋立,如果鄧世昌想撞擊吉野,致遠艦必須調轉180度。關於致遠艦沉沒的史料都未曾提起它嘗試撞擊吉野,鄧世昌當時面對的是松島號,是本隊,這比他撞擊吉野要危險得多。
很多描述甲午海戰的紀錄包括漢納根的記錄都認可了致遠艦最後關頭仍在衝鋒,但都沒有提吉野號。致遠艦的沉沒,可能與吉野號毫無關係!
日本的絕密檔案——日軍海軍人員的一封寫給法國軍艦設計師白勞易的信在2007年被公開。而這封信就是描述船艦在甲午海戰的戰鬥情況,為白勞易改良軍艦設計提供參考之用。重要的是其中提到了致遠艦沉沒時的情況:

至此中日雙方均有可靠史料佐證致遠艦確實在傾覆前仍在衝鋒,船艦沉沒是因為致遠早已受傷,並沒有什麼魚雷之說。不管鄧世昌撞擊的對象是松島號還是其他艦船,都不會改變他的英雄形象。

鄧世昌不負生前身後名,是為民族英雄。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蝶戀花緋


一、所謂致遠艦大副陳金揆在甲午海戰生還

其實在真正的甲午黃海大戰中,陳金揆與鄧世昌同時落水殉國。而且陳金揆在致遠號照片上看還很年輕,電影裡蓄了一把鬍子。電影裡的陳金揆獲救後成了劉步蟾的大副,升職有點快……額,其實這樣改編也不是不能理解,但是為什麼在陳金揆獲救的同時,讓鄧世昌的狗下水救主人?這會給人以不好的對比,讓人誤以為歷史上實際殉國的陳金揆還不如鄧世昌的狗。
陳金揆

七、所謂北洋海軍炮管上晾曬衣物

這應該是《甲午大海戰》最最不能讓人容忍的低級錯誤。首先炮管上晾曬衣物的說法來自日本海軍中將小笠原長生的《聖將東鄉平八郎全傳》說北洋海軍的“平遠艦”晾曬衣物。
事實上呢?所謂“平遠艦”壓根就不存在,而且北洋艦隊炮管高度根本做不到晾曬衣物。
更可笑的是,這個晾曬衣物的鏡頭放在北洋艦隊給日本人秀肌肉的時候。想我中華禮儀之邦,自古以來極好面子,豈能在這種禮儀場合把衣物晾曬在子虛烏有的軍艦那些子虛烏有的炮管上?更何況在當時日本報紙上報道過定遠艦盛裝示人。
《甲午大海戰》這種長鬼子志氣滅自家威風的作為實在是難以溝通。
再添一個可笑的事情吧:
日本金剛級戰列艦的三號艦
日本的軍艦上明顯在晾曬衣物,紀律鬆懈可見一斑。果然在1945年,日本海軍全軍覆沒,呵呵。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歡迎點贊和評論

芳緋文學


在《1894甲午大海戰》之前關於甲午戰爭已經有了很多優秀的影視作品,但是在不斷更新挖掘並被證實的史料浮出水面後,很多影視情節被視為有嚴重的歷史錯誤。所以,《1894甲午大海戰》有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為之前的甲午海戰影視作品糾正歷史錯誤。這一點上在影片的最終成品看還是看到非常明顯的改進,尤其是之前流毒甚廣的實心彈與開花彈區別的問題,劉步蟾翻案的問題在《甲午大海戰》中都得以正確展示。
當然,《甲午大海戰》中還是存在著一些與歷史嚴重不符的情節,這些情節也會大大地誤導對這段歷史不甚明瞭的觀眾。
不過筆者能力有限,而甲午戰爭是我所看過的最為錯綜複雜且謠言滿天飛的一段歷史,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一、奏請創辦福建馬尾船政學堂的不是李鴻章,而是左宗棠

在影片的開頭,中堂大人義正言辭、慷慨激昂地在朝廷申請創辦船政學堂培養海軍人才。李鴻章雖是洋務重臣,但這件事在影片中表現得略有誇張。
船政學堂由左宗棠奏請創辦,在船政大臣沈葆禎的主持下於1866年在福州設立。而在電影中,奏摺上的名字第一個成了中堂大人的了,左宗棠和沈葆楨排在其後。
沈葆楨、船政學堂、左宗棠
當然這不是什麼大毛病,李鴻章本來就很支持船政學堂的創辦,他的名頭比左宗棠和沈葆楨要響亮,排在前面更見分量。

二、伊東祐亨和東鄉平八郎與北洋海軍管帶們並非同學

東鄉平八郎到英國留學的時候是被拒絕進入海軍學院的,因此他只能進入商船學校——泰晤士航海訓練學院,但這所商船學校是按照海軍軍官的標準在培養商船船員的。
至於夏雨扮演的伊東祐亨的學習經歷:
江川英龍的學校學炮兵,後入勝海舟的神戸海軍操練所與坂本龍馬、陸奧宗光共同學航海。
不見他與北洋管帶們在英國留學的任何記錄,可見這是電影杜撰的情節。

三、鄧世昌與北洋管帶們的關係過於緊密

在船政學堂以及後來北洋海軍建立的時候,閩人結黨的情況一直非常嚴重。以劉步蟾為首的福建人結合起來抱團,他們對陸軍出身的丁汝昌居然坐上水師提督的交易不以為然,明裡暗裡將丁汝昌架空。丁汝昌性子相對較軟不和血氣方剛的下屬計較,而性格火烈的廣東人鄧世昌顯然被福建幫排擠。據說這幫管帶們吃飯都是福建人一個桌子,其他地區的比如鄧世昌都是獨來獨往。再加上鄧世昌因為不是福建人未能留洋,所以他和劉步蟾等人缺一層同學感情,他們的關係可能更為疏遠。
鄧管帶可不像上司丁汝昌那麼好說話,他性子脾氣都很暴,可以說與“猛張飛”似的劉步蟾沒甚兩樣。再加上鄧世昌對致遠艦官兵極其嚴苛,本人又十分自律,非重要緊急事件不登岸,不觀劇,極不合群,搞得眾人對他另眼相待。
致遠艦因有水兵犯事被鄧世昌揍死(電影蜻蜓點水了一下),劉步蟾要求追查,但是找不到屍體,於是此事被丁汝昌壓了下去。
而在北洋水師,和丁汝昌關係不錯的是方伯謙。方伯謙是福建幫,但是對上司叫尊重,為人處事也比較圓滑,而且對自己較寬鬆,三天兩頭納妾並且在劉公島廣置田產,和鄧世昌對比鮮明。
綜上所述,鄧世昌與北洋管帶們情同手足的刻畫是比較失實的。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