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公路工程百科全書——玻利維亞MY69公路項目施工側記

玻利維亞國家4號公路,是連接第二大城市聖克魯斯和第三大城市科恰班巴的交通要道,也是國家的經濟大動脈。十一局人在玻利維亞這條經濟走廊上,用辛勤和汗水留下了一個又一個堅實的腳印。

MY69公路項目是我公司繼I63公路項目之後,在玻利維亞公路市場上的又一力作。兩個項目都是玻利維亞國家4號公路的一部分,首尾相距55公里,將原來雙向兩車道升級為雙向四車道。

MY69公路項目主要工程內容包括路基土方填築225萬方,路面碎石基層、底基層52萬方,瀝青路面7萬方,涵洞103道,橋樑12座,跨線立交橋3座,以及路面標誌等相關配套工程等。

雖說在同一條道路上,施工模式卻不盡相同。

書寫公路工程百科全書——玻利維亞MY69公路項目施工側記

區域化規模化釋放紅利

I63公路項目是2014年10月24日業主下發開工令,MY69公路項目於2016年11月8日業主下發開工令,比 I63項目晚2年。MY69項目開工令下發時,I63項目已施工至中後期,樁基、結構物、路基等施工所需的物資、設備已具備轉出條件,項目管理及施工人員對市場已經熟悉,按照公司共享經濟理念,項目部推行集約化管理,採用同一個項目管理團隊同時監管2個項目,充分實現人、機、物的實時共享,不僅節約了成本,還有效促進了MY69項目的工程進度。

MY69項目實現了國際公路項目開工令下發後72天開始澆築橋樑灌注樁的“中國速度”。這與I63項目合同簽訂後一年無法進行實質性施工形成鮮明對比,這一模式差別是區域化和規模化帶來的紅利。

因地制宜 確保良好履約

兩項目地處亞馬遜沖積平原,降雨豐富,雨季長。

I63項目沿線河道河卵石材料豐富,項目部反覆論證,與監理、業主單位積極協商溝通,路基軟基處理採用大粒徑河卵石拋石擠於,正常路基填築層採用天然細粒徑河灘料填築,雨一停就可以開展施工,下雨天還可以開展路基上料,降雨對路基施工影響較小。

MY69項目沿線河卵石材料匱乏,年降雨月份為10個月,月降雨天數超過5天且單日降雨大於5mm以上的月份每年有8個月,期間每隔3~5天就有降雨。路基軟基處理原設計的抽水-晾曬-換填方案根本無法進行,路基土方有效施工時間極短,造成大量路基土方施工設備效率無法發揮,項目履約面臨嚴重風險。

項目部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提出變更施工方案,業主監理建議等到旱季按原方法施工。2017年7-8月份,項目按原設計開始路基施工,由於原地基溼軟,土方施工進度緩慢。項目部據理力爭,監理接受了我方提出的有條件採用大石換填處理的段落採用大石回填,沒條件的段落採用河沙填築路基至路床60cm高程,路基邊坡採用土包裹防止砂子流失,對於填高較小的路段,路基鋪設土工格柵來提高路基承載力的施工方法。填築砂子從沿線河道中取,運距按實際運距支付,不再受合同只支付5km以內運距限制。這一變更使項目可以在多雨月份填築砂子,通過降雨使砂子密實,降雨少的月份填築剩餘60cm路基,這樣有效穿插,大大緩解了項目施工壓力,保證了工期,也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不斷總結經驗 達到提質增效

MY69項目亞帕卡尼大橋和已完成建設的I63項目薩戈達大橋設計完全一致,均為長900餘米的現澆連續梁,項目具有成熟的施工方案和現成的人員、設備,採用薩戈達大橋施工組織模式,對項目來說最有把握。但項目管理團隊不滿足於“老調調”,探討通過管理方式創新和技術變更手段,實現提質增效,來提高橋樑施工的效率和效益。

結合當地施工實際, I63橋樑施工中預製梁施工效率較連續梁高,且成本低,而預製梁和現澆梁合同單價一致,且預製樑架設費用另外計算。結合施工實際,項目部以實現順利履約提出亞帕卡尼大橋施工方案由原設計的13跨連續梁變為10垮預製梁、8跨連續梁,減小預製梁跨度,不增加投資,保護業主方和施工方利益,監理給予批准。組織模式上,由原來的國內分包商施工,經過方案細化、強化培訓和監管,由項目職工直接帶領當地勞務施工的模式,降低人工費用且提高了效率,同時培養鍛鍊了自己的施工隊伍。

不同的模式背後是水電十一局人的職業精神,也是公司質量效益型國際強局的戰略自信,做強發展,穩步前進,水電十一局人正在玻利維亞從東到西、從沖積平原到高原山區書寫著公路施工技術的百科全書。


書寫公路工程百科全書——玻利維亞MY69公路項目施工側記


I63公路項目

書寫公路工程百科全書——玻利維亞MY69公路項目施工側記


MY69公路項目基層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