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旅90年|香港中旅社的新生与国旅总社的诞生

中旅90年|香港中旅社的新生与国旅总社的诞生

2018年,中国旅游集团喜迎九十华诞。

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回顾九十载发展路,展望跨越百年新征程。

中国旅游集团的前行步伐,九十年来始终与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中旅人“服务大众、创造快乐”的精神宗旨穿越时空、延续至今,始终不曾褪色分毫。

抚今追昔,我们推出“中旅90年”系列报道,冀求以史为镜,照亮前路,书写迈向世界一流旅游文化强企的新篇章!

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的缓和、各国人民交流的渴望以及交通工具的飞速发展,使得世界现代旅游业真正崛起。首届国家旅游组织国际大会召开,之后官方旅游组织国际联盟也应运而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结束了下属的中国旅行社业务,把它交给政府。当时中国旅行社香港分社由方远谋主持工作,由于战争影响,香港分社连年亏损、经济拮据。方远谋果断与已经归属中国人民共和国的中国银行香港分行联系,要求派人来接收。1951年,银行正式接管中国旅行社香港分社,后来,旅行社又交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来管理。

一度面临困境的中国旅行社香港分社,终于走出了一条新路。

香港中旅社的新生


1954年春节刚过,在中侨委工作的蔡福就接到时任中联部副部长、中侨委副主任委员廖承志的通知,让他来北京商量要事。蔡福就一到北京,马上得到廖承志接见。原来,廖承志此番是要传达中侨委的指示,让蔡福就接收中国旅行社香港分社。


中旅90年|香港中旅社的新生与国旅总社的诞生


廖承志

当时,廖承志还说了这样一番话:“中国在海外的华侨有几千万人,每年都有许多人回国探亲观光,中侨委总得有个工作机构为他们服务,订机票找旅馆,接接送送这些工作做好了,他们高高兴兴地回来,顺顺利利地回去,影响就好,可以团结更多的华侨,支持新中国。旅行社办好了,会起很好的作用。中国旅行社香港分社成立早,有基础。”

廖承志的话成为蔡福就日后工作的指南。巧的是,20多年前,蔡福就赴日本留学时,也正是托上海中国旅行社购买船票和办理出国手续。如今时代变迁,他没想到,自己将担负起接收重组中国旅行社香港分社的任务。

当时的中国旅行社香港分社由中国银行临时照管,但银行没有参与领导运作,依然是由方远谋主理业务。蔡福就让方远谋继续留任,鼓励他把工作做好,自己任副职。在重组过程中,重新注册成立了“香港中国旅行社”,注销“中国旅行社香港分社”并接替其业务。新的董事会聘任方远谋为经理,蔡福就为副经理。

香港中国旅行社开始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


同样是在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筹备委员会中也有廖承志的名字。

中国国际旅行社的酝酿阶段可以追溯到1952年初。随着大量外宾访华,外宾接待工作愈发繁重,临时调集有关部门人员突击完成接待工作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于是,为解决日益增多的外宾招待任务,有关部门开始了解苏联建立国际旅行社的经验。

1953年6月,中共中央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稼祥向政务院上呈了《关于筹组国际旅行社问题的报告》,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于是,中国国际旅行社筹备委员会由廖承志、齐燕铭等12人组成,齐燕铭任主任委员。经过反复研究,筹委会确定国际旅行社应作为一家国营企业,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国际旅行社”。任务是承办除政府代表团以外的所有机关团体单位委托的对外宾食住行游的生活招待,并办理中国铁道部与苏联政府签订的国际铁路旅客联运。总社设在北京,在上海、南京、天津、杭州、汉口、广州、南宁、沈阳、大连、安东、哈尔滨和满洲里等12个城市设立分社。

1954年4月15日,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在北京西交民巷4号正式成立,由各有关部门领导廖承志、齐燕铭、刘贯一等组成董事会,宋秋潭为经理,王超北为副经理,下设办公室、业务处、服务处、营业处和财务处,发布了“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启事”。

旅行社成立之后,国旅领导意识到解决饭店、汽车、财物归口管理等基本问题是当务之急。1954年12月5日,经廖承志等讨论决定“国际旅行社的财务纳入中央财政部管理”,并报请国务院批准,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每年向国际旅行社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用于修建饭店、购置汽车等业务建设。

服务广大华人华侨


20世纪50年代,海外侨胞总数估计为1300万至1500万左右,到了上世纪80至90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总数已经达到2500万—3000万人。香港中国旅行社一直为这个庞大且重要的群体忠诚服务着。


中旅90年|香港中旅社的新生与国旅总社的诞生


香港中旅社员工办理行李托运业务

香港中国旅行社重新注册不久,随着地区形势的缓和与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回中国探亲的华侨与到中国旅行的外国人明显增多,他们中有许多是取道香港进入内地,香港中国旅行社的接待业务与日俱增,货运业务也日益发展。

为了搞好接待华侨的工作,香港中旅社特别成立了华侨部。每逢公众假期,几万人集中入境回乡,入境后要适时分流到各省、市、县。为此,香港中旅社要组织一个以它为龙头的联运网络。香港中旅社要预先登记票;要提前通知内地人流讯息,以便安排交通工具和住处;要办好行李托运等等。这些事务都十分具体,每个环节都不能有差错。对于需要特殊帮助的人,社领导还要亲自护送过境。香港中旅社这种全心全意为华侨服务的精神给华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十年来,许多老华侨到港时都要去中旅社探望老朋友,以表他们衷心的谢意和敬意。

香港中旅社不仅服务过境香港的侨胞,也服务内地的侨眷。当时,有侨胞提出,从邮局向内地寄东西时间长、费用高,还容易出现损坏,要求香港中旅社想办法开辟新途径。香港中旅社决定采用“香港付款,内地凭单提货”的办法,成批运送物品到侨眷比较集中的县市,并且只收取成本费,货物丢失很少,到货快,提货方便,受到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普遍赞扬。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批准华侨可以带电视机、电冰箱等“八大件”回国,港中旅从日本进口大量电器,供华侨购买,使“香港付款,内地凭单提货”的业务不断拓展,继而成立了港中旅贸易部。


中旅90年|香港中旅社的新生与国旅总社的诞生


中旅社华侨部举行联欢晚会等活动

促进国际旅游业的发展


1956年,中国国际旅行社与苏联国际旅行社签订了《相互交换自费旅游者合同》。这一合同的签订,标志着国旅在初创时期开始有了稳定的客源,实现了由接受各机关团体单位委托的邀请外宾的招待服务,到直接引进客源以接待自费旅行者为主的转变。

中国国际旅行社接待的各国旅游者在华旅行期间,不仅游览了名胜古迹和自然景点,还通过参观工厂、市容等了解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情况。而国旅通过接待自费旅游者也努力为国家创汇。以1956年接待的苏联旅游者为例,按当时收支核算,接待一个旅游者净赚外汇相当于为国家净赚一吨钢。

1957年2月,法国摩尼旅行社经理一行来到北京,这是西方国家旅行社中第一家与国旅建立旅游业务的旅行社。当时法国人民对新中国情况不太了解,摩尼旅行社一开始也有顾虑,但他们给国旅写信之后,很快得到了国旅充满热情和友情的复信。他们走下飞机,看到国旅经理到机场来迎接他们。之后6天,他们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看到了首都的市容市貌,同国旅进行了会谈并达成协议,商定于1957年内组织3批自费旅行团来华旅游。这些旅游团由深圳入境,最后从北京出境经莫斯科返回巴黎,成为西欧国家第一次有组织的旅华团。

1957年10月,国旅代表团出席了在布拉格召开的首届社会主义各国旅行社代表会议和捷克斯洛伐克“切多克”旅行社各国代理人会议,被誉为“新中国已进入了世界旅游业的国际活动中,对于促进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发生了良好的影响”。


中旅90年|香港中旅社的新生与国旅总社的诞生



中旅90年|香港中旅社的新生与国旅总社的诞生


扫描图中二维码关注中国旅游集团;

[email protected]

中旅90年|香港中旅社的新生与国旅总社的诞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