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雷石:3年内IPTV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截至2季度,有线电视用户2.34亿户;IPTV用户数1.42亿户,算上中国移动魔百和用户,运营商电视用户数超2亿;智能电视保有量在2017年底达到1.97亿台。IPTV、OTT、DVB三足鼎立,用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内容、功能日趋同质化,甚至IPTV也从一地一运营商变成三运营同台竞技,这样的胶着,各方都急需一个突破点。

北京雷石天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川,荣誉董事长雷军,成立22年“专注唱歌这件小事”,全国4万家KTV、上百万间KTV包房、30万间KTV联网包房,60%以上K歌市场占有率,8月刚刚拿了2亿B轮融资。宣布要进军社区、家庭,三年内突破:10万+WOW系列商用产品覆盖、全国100万间联网KTV包房、200万独立家用OTT硬件产品覆盖、IPTV/OTT家庭电视端用户覆盖规模各1亿、雷石移动点歌台用户量达1亿。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胃口不小,自信何来?流媒体网深度对话雷石合伙人兼副总裁王翔宇。

2亿融资是雷石给自己下的战书

谈及融资,王翔宇直言:大众看热闹,真正的投资人看门道。他说有成就的创始人一般不愿意接受外部资本,以雷军、王川、马杰的身价不缺这2亿。为什么会要?实际上,2亿融资是为业务发展,更是宣誓——一定要把这事做成,这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给自己下的一个战书。

王翔宇说,雷石成立22年,常规来讲已经失去活力。怎么置之死地而后生,面对更大的市场?雷石希望通过这次融资,实现自我突破。他说,人是有惰性的,外部资本会敲醒自己——一定要对得起投资者。有责任的企业家为什么要上市?上市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是让公众去监督你:第一别做坏事;第二能够走的更快。

“资本是防范竞争最好的壁垒”,王翔宇说。

2亿融资怎么花?

王翔宇表示,怎么花钱意味着业务方向。雷石22年,以前的业务相对传统KTV多些,但这两年随着互联网化和多场景化的发展,雷石从单纯的KTV场景走到线下的迷你KTV这种碎片化场景,然后再到家庭到个人到移动终端,实际上是在转型。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据王翔宇介绍,融资大致用于四个方向:

一、加强KTV渠道建设,从传统的卖机顶盒走向互联网商业模式,这是最重要的一块。未来“不靠硬件赚钱,而是靠互联网化的服务”“不在主营业务上挣钱,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

二、多场景化、产品系列化。雷石原来的主营场景是KTV,现在开始向餐饮大排档、大学校园、社区、家庭甚至手机端,用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推进。

三、人才引进包括梯队建设。渠道不同了就会有多条线的团队,另外业态不同了,以前卖硬件有硬件销售人员就可以,现在需要有互联网增值服务的运营人才。

四、内容投入。雷石首先是一个合法版权的拥护者和执行者,是国家音集协最紧密的合作单位。“唱歌这件事儿一定要歌曲足够多,这是核心”,会保证一部分投入在这个上面。但雷石绝不囤积居奇,不做版权垄断。“唱歌这件事有商业化成分在,但让老百姓唱歌这件事,不是纯商业的,这是民生问题。”雷石想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化的东西。

雷石要做的是在电视、手机上唱出KTV效果

“雷石有互联网的基因,但同时又是线下场景的一个公司。”王翔宇强调,22年不重要,重要的是22年只做一件事情——中国没几家企业能够一直专注于唱歌这件事情。现在,雷石要拥抱互联网,互联网带来的是赋能。

王翔宇指出,纯软件化的互联网不是雷石的基因,雷石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软件+硬件+互联网服务,再借力小米的供应链,有小米这些创始人的基因,这是雷石的方向。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有别于网易云音乐、酷狗这些,听歌跟唱歌是两个行业,雷石专注唱歌这件小事。既然是唱歌,就一定需要硬件的支持。普通的电视机、手机没有唱歌的条件,一定要在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上加载雷石的软件和硬件。

也不同于唱吧、全民K歌,它们解决的是录歌,录好之后分享出去。没有解决自己enjoy,没解决K歌功能。包括之前IPTV上那些K歌的,其实是做了一个音乐频道,没有发展到唱歌。

王翔宇说,雷石要做的是在电视上、在手机上(尤其安卓手机)唱出KTV的效果,是“嗨歌”。“ 雷石有上百万间KTV包房,这方面雷石的基因是比较强大的,属于降维打击。”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K歌是重体验的,对系统的依赖不可取代。为什么雷石这么有自信?王翔宇强调,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打鸡血,是有真的产品规划,有雷石的专利效果,有很多黑科技。“体验将是颠覆性的,雷石不做简单升级,已经有人做了自己去追随,雷石不去做这样的事情。”

王翔宇的个人履历中,在中兴从2004年即开始接触IPTV,也曾在中九以及跟移动合作多年大屏游戏,总结下来,他认为“没有让人很惊艳的东西,K歌是唯一适合IPTV突破的点”——甚至可以带动电视机的开机率和用户粘度。“K歌是周活。”

“雷石把唱歌做全场景这么专业,对行业是会有带动的。”颠覆一个行业怎么做?王翔宇说,传统K歌机是为了助兴,雷石将助兴发挥到极致甚至跨界。比如把60万曲库全部能打分,有了分数就好排名,做社群娱乐化,做跨界。比如做小米米粉K歌赛,做不同群体的排行,甚至可以去猜一首歌。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卡拉OK发明者井上大佑参观雷石

K歌“不缺人群,不缺内容产业。”所以融资只是一个起步,只是一个开头。雷石有积累,有想法,有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时间表。王翔宇强调,K歌门槛非常高,因为涉及到版权、渠道、运营经验、硬件甚至芯片层面解决方案的行业的专注开发,不是一个特别容易学习和复制的逻辑,也不是共享单车大战靠补贴可以突围的,更关键的是“雷石已经有3000万用户数”。

不安分的雷石

22年专注“唱歌这件小事”,不代表雷石固步自封。相反,雷石一直都“不安分”,“手”伸的颇长。从上下游的硬件、软件到广告生态均在涉足,从商用到家用都要覆盖。融资完成后,家用方面雷石会开发自有品牌K歌机,也会和小米共同开发唱歌系列产品,会走进亿万IPTV/OTT用户家庭,商用方面会启动定制品牌,而迷你KTV“WOW哇屋”也在如火如荼的布局,且全都是直营。

到影院去

商用渠道,除了继续发展联网KTV,便是布局“WOW哇屋”。王翔宇表示,初始阶段是共享经济,用户出于猎奇心理想去尝试一下,类似VR。猎奇不会长期使用,但唱歌有内容链——今天唱刘德华,明天唱吴亦凡,就像影院系统持续开下去是因为内容一直在更新。只需要调节价格和用户的付费模式,是个长久生意。

王翔宇坦言,歌咏屋前期的问题是大家都是租个场地放那,费用越收越贵,然而KTV已经比之便宜了,用户为什么在你这唱?他强调,雷石迷你KTV是以直营为主,其他家是以加盟和售卖为主,这就决定了未来谁能活得更久。雷石可以给用户降价,可能一个影院会带1000、2000个人进来,收入模型不一样就会改变这种玩法。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雷石办公区一角

到社区去

王翔宇坦言,B轮别人看到的是两个亿投资,雷石看到是领投的中民投覆盖的5000万人——中民投是中国最大的物业,资源包括上海地铁1号线、2号线、世博会、东方明珠科技馆,它是中国最大的社区,有4000多个小区物业,大过万科、碧桂园。因为它是面向社会服务的,是场景化的。

雷石在B轮融资发布会上全新发布自助K歌量贩机,产品功能囊括自助K歌、互动游戏、广告增值及零售贩卖箱等。将布局到社区以及全国超过600万家餐厅,200万家农家乐,2700个区县的餐饮包厢、景区娱乐。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到家庭去

雷石与各地运营商合作,与小米等合作,通过IPTV、OTT让专业级K歌走进家庭。目前IPTV签约覆盖全国80%城市,OTT覆盖海内外2000万终端,同时还要发展自有品牌终端——保守预计,三年内达到200万独立OTT硬件覆盖。

这块产品因为尚未发布,目前属于保密状态。不过,王翔宇透露,是独立K歌机,会带屏,一个老人就可以拎着走,更重要的是——处理器和效果器跟WOW屋是一模一样的。20个测试的原型机没有一家舍得还回来,反馈良好。未来接人工智能,可以当学习机,当K歌的娱乐机,当游戏机,当体感健身房。相应的方案已经成熟,并且雷石要介入内容端。

王翔宇说,要不就不做,200万是最保守的预计,要成肯定是千万级别的。

与小米的化学反应

雷石与小米渊源深厚,合作也是全方位、多角度。据王翔宇介绍,产品解决方案上,雷石会跟小米电视、小米手机乃至小米生态链里车载屏在K歌功能上进行深度合作,具体产品可能很快小米就会发布。小米开放心态很强,可能用小米的品牌。“未来在家庭、在手机屏、在汽车里有很多合作模式。只要硬件符合条件、场景又适合唱歌,雷石都要做。”还会把人工智能加进去,目前已打通了小爱同学和猎豹,不光是一个K歌机,会加很多内容端的东西。

此外,雷石携手小米发布Lemon广告增值平台。王翔宇介绍,Lemon是开放性互动媒体平台,是一个基于OTT大屏端的娱乐化的网盟平台,一方面会跟新的零售合作,比如把充电宝等很多带屏幕的量收集成商业场景。二是会把雷石的增值应用全渠道去推,是一个带着大屏幕互动场景的增值业务。三是互动广告平台,不是单向播出,而是交互的。“KTV这个场景别人没有,这是不可替代的广告资源。”

王翔宇说,雷石要学习小米,跟用户交朋友,一定不能做一个硬件赚钱的公司。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雷石办公区一角

当然,不管触角伸的多么远,雷石的关注点都是“唱歌”。王翔宇强调,未来全世界的技术都是合作性,没有一家能从头做到尾,如果做太长的话,影响专注度,所以,雷石要与众多伙伴合作。

携手IPTV/OTT产业发掘大屏现象级产品

王翔宇多年大屏领域的积累,是否是雷石进军家庭大屏的一个重要契机?王翔宇说他首先会自我否定。不是个人资源能干成一件颠覆行业的事情,主要还在于产品解决方案本身。个人影响力、个人精力是有限的,不能把一个业务发展寄托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

或者,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更贴切吧。

雷石在22年积累之后遭遇的天时与地利:IPTV已经完成原始积累,过亿用户,并且,原来IPTV是每省一个运营商,现在三个运营商竞争,迫切需要差异化。听歌不一定商业模式那么清晰,但唱歌是付费的重度应用。王翔宇认为唱歌这件事是刚需,他有五年游戏经验,认为游戏的付费人群有年龄段局限性,超过35岁在游戏上付钱这事不太靠谱,而恰恰这些人更有付费能力,所以存在悖论。中国的游戏行业过千亿,K歌行业一定比游戏更大。“唱歌这件小事会搅起很大的行业变化。”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深度」雷石:3年内IPTV/OTT用户覆盖各1亿

联网终端摆在这,平台怎么赚钱?王翔宇说比较显而易见的就是增值广告,还有互动社交,包括积分墙的玩法等等。虽然全场景化是不同的产品解决方案,不同的渠道,不同的销售模式,但雷石的大数据库是统一的,版权库是统一的,用户在任何一个渠道,任何一个硬件上扫码,连接的都是一个库。唱歌来讲,全中国没有比雷石数据库更大的。雷石能做到智能点歌,甚至不用点,一扫码,无论在哪个端唱过的歌全在候着了,用户不触发,就一首首随机播放。

王翔宇表示,目前雷石已经积累了3000万用户的点歌数据,可以精准定位人群,以及个人发展。通过优化大数据的回归算法,可以策划出很多商业数据结构。

关于IPTVOTT市场,王翔宇认为2C2B两部分人群小部分会重合,大部分不重。他说IPTV解决方案没有正式发布之前,节奏会压住,二十几个省或者合同已签,或者正在做技术对接,正式发力将是春节前后。他呼吁IPTV要更开放,因为“OTT电视机起来主要因为IPTV不够开放。未来投屏技术一旦成熟,可能又不一样了,应把握当下的时间窗口期。”“雷石原与行业携手发掘大屏现象级产品。”

在IPTV、OTT、DVB三足鼎立,功能却日趋同质化的局面下,如何破局成为佼佼者,或许第16届论道——运营*未来、视在必行暨中国IPTV/OTT视听产业高峰论坛能给你答案。

10月25日-26日的杭州西溪,一场运营知识的饕餮盛宴等您来品味,期待您的参与!请点击原文链接,查看很多!

往期精彩

【直击】2018天翼展三大看点:与智能生态的精彩对话

【现场】打造下一个IPTV?中国电信携手华为发布云VR产品

【半年报】互联网电视厂商亏损仍在继续,如何扭转颓势

【聚焦】优爱腾角逐少儿市场哪家强?

长按关注流媒体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