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侃侃的不幸:死於現實的張狂與不羈

茅侃侃的不幸:死於現實的張狂與不羈

1月25日早晨,80後創業代表人物茅侃侃自殺身亡的消息瀰漫著朋友圈和微博。

他年少成名,曾是媒體打造的第一波80後創業明星,一度成為有為青年的典範。雖然他曾袒露過自己的個性與創業不相符,但他也把80後的創業特點歸總為“說好聽了叫勇氣,說難聽了叫做事不計後果”,對於自己和其他年輕人相比的優勢,他認為是“思想力、行動力”。

不過這種勇氣以及不計後果,終究讓他在自己的創業路上付出了代價。

逝者為大,他朋友圈的最後一句話似乎是他一生最好的闡述:“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

茅侃侃的不幸:死於現實的張狂與不羈

他從未刻意去掩飾內心一直以來的“張狂”與“不羈”。

從小他就接觸到計算機,6歲時從下海的父親那裡得到了一臺Apple進口貨,對計算機的喜愛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從對軟件、程序等計算機系統的痴迷程度讓他迅速成為一名電腦高手,12歲就可玩轉各種軟件的安裝和卸載。

初一時,他申請了一個程序論壇的版主,週末組織線下活動,把論壇的人招呼到一塊兒聊天。那時候他帶著校隊橫掃北京市的計算機比賽,與此同時,內心的“張狂”與“不羈”逐漸開始釋放,讀完初中後,茅侃侃選擇了放棄繼續讀書,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2000年,他因高中地理不及格而退學,後被父母送到四川綿陽科技城的一所重點高中繼續上學,但不滿一年又退學,茅侃侃退學的理由很簡單:我有計算機技術。

後來母親送他去計算機培訓班,果不其然,兩個月時間,他拿下了微軟MCP(微軟認證專家)、MCSE(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MCDBA(微軟認證數據庫管理員)三項認證,當年在全亞洲18歲拿下三項認證的只有兩人。

茅侃侃拿著這招牌在一家網站謀了個月薪3600塊的職位,可接下來三年裡,他足足換了有一打工作。從小網站、遊戲公司、電視臺、一直換到政府事業單位;從研發、策劃、市場、宣傳一直做到節目製作。還自己開了家公司,給人家外包研發項目。這些年真是吃盡了苦頭,除了賠錢,更是曾對著自己的客戶大拍桌子罵道:“你懂還是我懂?”也因穿著隨便我行我素而被領導叫去談話。

茅侃侃的不幸:死於現實的張狂與不羈

Majoy:“張狂”與“不羈”得到釋放

2004年底,茅侃侃碰到一個曾經合作過的國有企業老闆,他把悶在心裡想了一年的MaJoy項目跟他交流:把網絡遊戲搬到線下、模仿其後臺數據運行,但用實景、由玩家實際扮演。兩個人一拍即合,Majoy項目也於同年11月開始運營。

Majoy早期的成功運營,將線上遊戲搬到線下的新穎模式,為茅侃侃帶來了轟動效應,加上他初中便放棄學業開始創業的經歷,讓他與高燃(當時是視頻網站MySee的創始人,2015年創立風雲天使基金)、李想(當時是泡泡網的創始人,後創立汽車之家併成功上市)共同作為80後的創業明星,登上了央視《對話》欄目,一時成為有為青年的典範。

茅侃侃的不幸:死於現實的張狂與不羈

光環逐漸褪去,“張狂”與“不羈”背後的反思

也許是名利場的影響,茅侃侃對Majoy項目起初充滿自信,甚至在產品的定價方面與員工發生爭執,他一意孤行,甚至口無遮攔的說道:“我的責任就是做決定和把握公司的大方向,你們都按照我的決定來。再貴的東西都能賣得出去,你們營銷和市場部門的責任就是研究怎麼賣怎麼實現效益,而不是來和我討論決定本身的對錯。”

可後來事實證明他的想法,並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同,Majoy連年虧損,團隊人員大量離職,過度焦慮的茅侃侃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不得不依靠安眠藥才能入睡。終於Majoy項目以2010年茅侃侃辭職而告終,當初80後創業明星的光環也逐漸褪去。

在Majoy之後,茅侃侃似乎在公眾視線中消失了4年。這四年時間裡,他依舊在創業,並先後做了移動醫療領域的APP以及提供實時路況信息APP“哪兒堵”,不過最終結果並不理想。

在採訪中,茅侃侃這樣形容他“創業明星”的光環,“高燃和李想因為成為創業明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收益,但他收穫的只是名片效應,讓他結識了更多圈子裡的人。”可他自己又不擅長社交,因此無法利用這些人脈產生直接的經濟效應。

幾次的創業失敗,他一度想收斂自己“張狂”與“不羈”的內心,甚至一度打算去大互聯網公司打工算了,但最終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誤打誤撞進入電競行業。

茅侃侃的不幸:死於現實的張狂與不羈

他最終死於現實的“張狂”與“不羈”

就在茅侃侃一度準備收斂“張狂”與“不羈”的內心時,他遇到了現在鳴鶴鳴和的CEO寧毅,寧毅見識到他玩CF的功力,誤以為他的風格必然是遊戲玩家,最終茅侃侃誤打誤撞進了電競這一行。

就連他自己也說,“其實我會玩的遊戲就兩個,一個CS一個CF。”茅侃侃不是遊戲達人,除了CS和CF,還會玩手游來消遣和打發時間。而進軍電競行業是因為手遊的發展讓他這樣的碎片時間“玩家”敏銳的嗅覺到遊戲產業大有可為。

再經過幾次和電競從業者的交流,觀察各項電競賽事的發展狀況,茅侃侃覺得電競行業是一個能夠賺錢的朝陽產業,即使自己沒有太高的把握,出於職業的角度,對於當時的他也值得一試。

但真正進入到這個行業才發現,電競市場並不好做,公司成立後一直處於虧損狀態,甚至在2017年11月,有媒體報道,萬家電競資金緊張,打算破產清算。當時,公司已拖欠員工兩個月薪資達200萬元,茅侃侃雖努力挽回,但於事無補。

茅侃侃的不幸:死於現實的張狂與不羈

“幹什麼事情,你自己選擇,但只要選了幹什麼,就一定要幹好了!”這是母親自小給茅侃侃強調的道理。在社會上混的時候,他就常想這句話。香港黑幫片裡常有一句話,“既然選擇了黑社會,那就一隻腳踏進了棺材裡,你沒法退出。”茅侃侃說,就是這個理兒。

我愛你不後悔,也尊重故事的結尾,只是他沒有想到故事的結局竟是這樣。

茅侃侃的不幸:死於現實的張狂與不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