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師花式曬親屬官職,「陳媽媽」用意何在?


跟老師花式曬親屬官職,“陳媽媽”用意何在?


一旦教育公平被權力、財力所脅迫,那麼絕大多數孩子都會深受其害。

全文1321字,閱讀約需2.5分鐘



跟老師花式曬親屬官職,“陳媽媽”用意何在?


今天,網上瘋傳一張“家長曬家庭官職求關照”的聊天截圖。截圖中,自稱“陳某妍媽媽”者開宗明義,說自己是莆田市旅遊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科員,並列舉了家裡所有能攀得上的“公家人”。

孩子的爸爸是莆田市中級人民法院執行局綜合處處長,而這位媽媽在向老師介紹時,還特意加括號註明了正科級的身份。

這還不夠,“陳媽媽”同時列出莆田市荔城區分管教育的某位常委是她父親的高中學生,又是她父親在紀委工作的同事,同時補充父親在市紀委擔任副處級紀檢監察員。莆田市教育局師資與人力科科長是她的表姐夫。

據新京報最新報道,涉事學校校長證實了此事。而莆田市荔城區教育局則表示,正在調查。

家長一頓花式“報官名”,妥妥地收割了今天網絡流量的“半壁江山”。網友們也邊“吃瓜”邊當起了評論員,分析這“陳媽媽”的用意何在——

有網友認為這是在“秀肌肉”,炫耀一下自己的顯赫身世,好讓老師對孩子刮目相看;另外一部分觀點則持“資源置換論”,背後的潛臺詞是“咱上面有人,有事您說話”;還有的,則認為這媽媽是赤裸裸的威脅,以權壓人。

但無論是哪種目的,這位媽媽真可謂是智商、情商“雙商堪憂”。這事在網絡上的發酵以及當地介入調查的現實也證明,“陳媽媽”這次是真的“秀”砸了。

現在的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有一種優越感,恨不得在孩子的臉上貼上:我媽媽在某某國家單位,我爸爸是副局長,我表叔是副市長等一系列能反映地位的標籤。家長想說的,無非是讓老師對自家孩子多多照顧,同時也告訴老師他們家不好惹,不要讓其他孩子欺負我家孩子。

作為家長,想讓老師儘可能多瞭解學生,當然無妨。但不是說要給老師看家底和關係網,而是應該讓老師瞭解孩子的興趣、特長、優點和缺點等等。讓教育攀扯上權力網,這對學校、教師、家長都無益。

誰家還沒有個吃“公家飯”的親戚呢?你家是正科級,別人家孩子二叔是正處級、副局級——“論官排位”“因權施教”的結果沒有贏家。

因此,不光是家長不宜“自報家門”,學校也應該對此避而遠之。孩子們在入學的時候,都會填寫父母工作單位和職務信息,有些重點學校甚至連祖父輩退休前職業都要填寫。前陣子還曝出,深圳某幼兒園調查學生家中戶型、房價。還有些幼兒園的家庭作業是把自家的汽車標識畫出來。這些變相摸底的做法都難言合理。

另外,在一些市(縣)這種所謂的“小地方”,親戚關係都集中在一個地方,社會關係複雜,幹什麼事情都希望動用關係和享受權力的照拂。正如《中縣幹部》所講到的“政治家族”現象,凡是副處級及以上領導幹部的子女,至少擁有一個副科級以上職務。更為可怕的是,政治家族之間並不割裂,往往以聯姻或者拜乾親的方式不斷擴大,幾乎找不到一個孤立的家族。

但即便社會再錯綜複雜,學校都應該是最清朗的地方。教育是良心事業。家長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要給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如果以自身地位和資源為榮,讓孩子在學校得到特殊優待,不僅有違教育公平,也是對教育的公然汙染,甚至自食惡果。

作為家長,我們希望老師可以公平對待每一位孩子,而一旦這種公平被權力、財力所脅迫,一旦演變成家世的比拼,那麼絕大多數孩子都會深受其害。

畢竟比大小這種事,誰能保證自己就是絕對的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