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留作業,要中學生給自己寫墓誌銘,用意何在?

文 / 董小琳


老師留作業,要中學生給自己寫墓誌銘,用意何在?


一、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最近一個月,連續發生了幾件事——

歌手王源在表演中,突然情緒崩潰,泣不成聲;

上海一位17歲男孩,因為和母親發生口角,跳橋輕生;

杭州一位小夥,騎車逆行被交警攔下後,突然怒摔手機,嚎啕大哭。

三件事連在一起,讓我突然想到了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人類群星閃耀時》中,寫到的一句話:

有時候,看似不起眼的一個舉動,可能就影響了歷史的走向。

最後一根稻草,壓死的可能是駱駝,也可能是人類,抑或是整個人類的歷史進程。

老師留作業,要中學生給自己寫墓誌銘,用意何在?

在某個時刻,一個簡單的肯定或否定,一個來得太早或太遲的決定,就影響了一個人的生死、一個民族的存亡,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

而這,都是人類生命、歷史、文明的「閃耀時刻」

二、最後一棵稻草的背後,是無數個日夜的積累。

這種感覺,在我讀《人類群星閃耀時》時,尤為強烈。

也許你已經對這本書很熟悉了,但我還是想隆重地介紹一番:


老師留作業,要中學生給自己寫墓誌銘,用意何在?


《人類群星閃耀時》用文學紀實的筆法,截取了14個人類歷史上的偉大時刻——

哥倫布發現美洲的瞬間;

列寧從蘇黎世返回彼得堡,準備掀起革命大潮的瞬間;

工程兵上尉魯熱在幾小時內完成《馬賽曲》的瞬間;

紐約商人菲爾德決定鋪設大西洋電纜的瞬間;

托爾斯泰83歲決定離家出走,死在一個小火車站的瞬間……

其中,有政治事件的拐點,有探索自然科學的驚喜,還有重大思想突破的激盪。


老師留作業,要中學生給自己寫墓誌銘,用意何在?


這本書的作者,是出生在奧地利薩爾茨堡的斯蒂芬·茨威格。

就像那高踞山頂,俯視眾生的古堡一樣。在文學領域裡,茨威格因一部《人類群星閃耀時》, 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好的傳記作家”。

他用手中那如椽大筆,濃墨重彩地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個決定一人之生死、民族之存亡,甚至整個人類命運的重要時刻。向我們展示怎樣的小人物、怎樣的瞬息之變,才讓今天的世界,以如此的狀態呈現!

與我們以往讀過的歷史著作不同,書中的英雄史觀非常嚴重。

整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歷史上少數關鍵人物在極短時間內的行為,可能會直接決定數個世紀的歷史走向。

但,這並不是說茨威格是一個宿命主義者。他只不過是把目光,集中在了「閃耀時刻」上。

在序言中,有這樣一段話:

在一個民族內部,總是需要有幾百萬人,才能產生一個天才;同樣,總是需要有無數的光陰無謂的流逝,才能等到一個真正具有歷史意義的時刻——一個人類群星閃耀的時刻出現。

也就是說,「閃耀」是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結果。無論好壞。

三、無論歷史,還是人生,發展的本質其實都一樣。

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中,作者說:人們常常要等上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才會迎來一個偉大的時刻。也就是說,歷史的發展遵循著:平淡、平淡、平淡……閃耀一下,然後繼續平淡……的規律。

然而,除了那一下「閃耀」,之前的千年寂靜,也並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麼普通。

一個個小事件,小誘因,一環扣一環地嵌套在縱貫千年的歷史鏈條上。於是,當鏈條繃緊到無以復加的那一刻,就會爆發。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

當勢能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出現質變。

比如說,一篇文章,如果每10個字中有3個錯別字,你就很難讀懂。

但如果10個字裡只錯1個,你大概還是可以猜出其本意的。

這就是質的差別。

30%的錯誤率,無法理解;降到10%,就可以使用。

在人類語音識別的探索道路上,這個跨越大概走了30年。

期間的每一年,都有微小量變的產生。

正是這一個個小量變,讓我們從不懂到懂,從打字輸入升級到語音記錄,進而解放了雙手。


老師留作業,要中學生給自己寫墓誌銘,用意何在?


在人的一生中,又何嘗不是呢?

平時看似毫無新意的日子,疊加在一起,就成為了你日後爆發的基礎。

網上有一個勵志公式,說的就是這個:


老師留作業,要中學生給自己寫墓誌銘,用意何在?


365代表著一年的時間。那麼,你正處於哪個等式呢?

而且,這種質變,還會逐級疊加。

比如你考入一個重點初中,完成了一次質變。那麼,你今後的三年努力,就決定了你下一次質變的走向。並且,與普通學校的同學相比,你的「閃耀」起點會更高。

努力積累,讓“大於一”的「閃耀時刻」儘可能多出現,是成就自己的最佳方式。

四、早一天思考「閃耀時刻」,早一天遠離煩惱。

國外,人死了要寫墓誌銘。

這既是對一個人的蓋棺定論,也是對其一生「閃耀時刻」的肯定。


老師留作業,要中學生給自己寫墓誌銘,用意何在?


在《東吳相對論》中,梁東曾經講過一個案例:

很多西方國家,教育水平很高的私立學校,都會要中學生做一個功課——給自己寫一篇墓誌銘。

為什麼要這麼做?

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在人生的中途,富有創造力的壯年,發現自己此生的使命。

——茨威格

如果我們能在年輕時,花點兒時間,通過慎重反覆的思考,給自己的未來蓋棺定論的話。就能看開很多當下的煩惱。

比如那個17歲男孩。

如果他能想到自己將被定格在“與母親發生口角而輕生”的位置上,恐怕就不會如此輕易地放棄生命。

與期待中的“墓誌銘”相比,眼下的很多事,其實是不值得做的。

像在臺上崩潰大哭,從高架橋上縱身跳下,抑或違反規定在先,還摔手機發脾氣。

可話雖如此,有時候情緒到了,僅僅用“不值”兩個字,是攔不住的。

畢竟,之前的積累,已經到了該爆發的階段。


老師留作業,要中學生給自己寫墓誌銘,用意何在?


那該怎麼辦?

你需要:早一天思考自己的「閃耀時刻」,並且對現在做的一切充滿敬畏。

如果,你能意識到現在做的所有事情,都會對未來產生不可逆的影響。就自然會向著那個方向努力,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當你能站在整個人生的高度,俯視自己時,不僅能看開很多,更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在哪裡。

不要等到情緒累積到崩潰時,再想起要善待自己。


老師留作業,要中學生給自己寫墓誌銘,用意何在?


我們不妨再回到《人類群星閃耀時》。

這本書實際上,就是茨威格為人類文明寫就的一部“墓誌銘”。

只不過,它的狀態始終是“未完待續……”

將出現在人類歷史上的顆顆繁星,記錄下來,流傳萬代。

一方面,是要告訴後輩,前人曾經歷過怎樣的掙扎與苦難,才將世界打造成今天的樣子。

另一方面,則是啟發了我們,要站在歷史的大角度去觀察,判斷,努力。才能將這部「閃耀時刻」繼續撰寫下去,在成就人類發展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千千萬萬微小光芒聚合起來,就是一幅群星閃耀的壯麗景象。

老師留作業,要中學生給自己寫墓誌銘,用意何在?

你看過這部《人類群星閃耀時》嗎?思考過自己的「閃耀時刻」嗎?

—END—

我是【不是在讀書就是在碼字】的董小琳。

減重80斤的80後寶媽,500強企業主管。

很高興,能在這裡與你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