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世忠爲什麼不救岳飛,韓世忠最後是怎麼死的?

哈哈大笑佛


 說韓世忠不救岳飛是不準確的。同為中興名將,韓世忠人品還是比較不錯的。岳飛父子被捕下獄時,朝中及岳飛部屬沒人敢說話。只有韓世忠挺身而出找秦檜質問為何關押岳飛父子。秦檜無言以對,只好糊弄說,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當即斥道,“莫須有”何以服天下?弄得秦檜很沒面子。

  有人勸其明哲保身為好,韓世忠則表示:“今吾為已而附合奸賊,死後豈不遭太祖鐵杖?”

  捕殺岳飛其實是皇帝趙構的意圖,秦檜不過是出面執行者。如果沒有皇帝的默許,秦檜豈敢殺大將。

  岳飛之死多由其自己,其實中興四名將中其他三人最後都算善終。

  韓世忠與岳飛不一樣之處在於他只管服從命令,而且與皇帝私人關係不錯。他雖然也主張北伐抗金,但以皇帝意圖為行止,沒有像岳飛那樣需要十二道金牌才能召回。更沒有在大的政治問題上多嘴,比如立儲之類。另外韓世忠在苗劉之變中曾救過趙構的性命,這更是岳飛所不能比。

  韓世忠眼睜睜的看著岳飛父子被處死,而自己又無能為力,又知北伐無望,遂辭去樞密使一職,終日飲酒消愁。晚年的韓世忠一段時間以武將變文人,自號清涼居士,還喜好釋、老。有詞《南鄉子》傳世。

  人有幾多般。富貴榮華總是閒。自古英雄都是夢,為官。寶玉妻兒宿業纏。

  年事已衰殘,須鬢蒼蒼骨髓乾。不道山林多好處,貪歡。只恐痴迷誤了賢。

  但趙構沒忘記他,多次召韓世忠及其家人進宮飲宴,並屢賜其名馬、寶劍,後又屢屢進封。紹興十三年,進封鹹安郡王。十七年又改任鎮南、武安、寧國三鎮節度使。

  紹興二十一年秋,韓世忠病故於臨安,享年六十三歲。其死後也備受哀榮,追贈太師、通義郡王。乾道四年,宋孝宗趙昚追封其為蘄王。


趙燕雲


1140年,金兀朮又一次揮師南下,攻佔河南,之前曾經有過的和談基礎,至此功虧於簣,廣大中原地區再次陷入一片戰火之中,並直接波及江南。

不過,這個時候,較南宋初,宋朝的實力大了一些,尤其是一些大將在戰火中成長,一些軍隊在戰火中壯大,一些士兵在戰火中得到鍛鍊。所以,兀朮雖然在再次橫掃宋境,但既打得不是那麼力不從心,戰績也沒有以前那麼驕人,甚至吃了不少敗仗,故他對宋朝和談的態度,也有所軟化。可以說,他長驅直入南方,一方面為擄掠財物,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加談判的籌碼。

南宋軍隊與金打打停停,有逃跑,有抵抗。但整個過程中,始終有個事並沒停止,那就是與金的和談,宋高宗一路南逃,一直沒放棄向金人求和。金人也掌握了宋高宗的軟肋,所以始終沒放棄侵略,之前的和談是爭取財物,但這次,因為岳飛對金軍的威脅,所以還增加了一個條件,那就是要求南宋朝廷殺掉岳飛。於是,紹興十一年除夕夜,岳飛被殺害於大理寺獄中。同時,宋朝以稱臣、納貢、割地等為條件,與金達成和議,戰爭停止。

南宋中興四將中,韓世忠是最接近於岳飛的理念的,也是最同情與支持岳飛的,在蔡京、張俊等文臣武將紛紛給岳飛落井下石的時候,韓世忠是替岳飛說了話的。在收兵權的過程中,秦檜開始以嶽倒韓,即收買岳飛對付韓世忠,但岳飛非但沒有賣友求榮,反而向韓世忠通風報信,說秦檜要收拾他,讓他早作打算,救了韓世忠一命。秦檜見此法不行,後來又命韓世忠揭發岳飛,韓世忠也於心不忍,也沒有聽從秦檜的要求,出來揭發。

而且,秦檜將岳飛下獄的過程中,韓世忠還認為證據不足,向秦檜說不能輕率地抓捕大將,秦檜說有些證據雖不明,但“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聽後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韓世忠在秦檜興獄一事中的態度,一看即明,他為岳飛是說了話的,也就是說,韓世忠是救過岳飛的,只是能力不足,自身難保,救不下罷了。

與金求和後,將軍沒有了戰場,加上在岳飛冤獄中的經歷,韓世忠頗有點心灰意冷。在後來的歲月裡,本來就好酒的他,喝酒更兇,又喜歡上了佛、老之學,悠然於世外。1151年,韓世忠因病去世,時年63歲。


帝國的臉譜


韓世忠不是沒救岳飛,而是救不了。他也通過岳飛被害事件,領悟到只有隱退才能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最終還是得以善終。

韓世忠與岳飛是並世而立的抗金名將。岳飛比韓世忠小十四歲,也是從卒伍、小校提拔起來,由於屢立大功,十幾年的功夫,就位至將相,與韓世忠、張俊位置相當,可以平起平坐了。岳飛資歷遠不及韓世忠與張俊,但卻迅速升遷為與韓、張地位相當的大將,韓世忠和張俊的心裡都憤憤不平。

岳飛並沒有居功自傲,而是很謙虛,很尊重長輩與上司,他經常寫信向韓世忠、張俊等人問候,並贈送禮物。平楊么後,岳飛獻給張俊、韓世忠各一隻樓船,兵械畢備,韓世忠很高興,張俊反而更加忌恨岳飛。

韓世忠對與自己有共同的抗金立場和治軍風格的岳飛,本來就很欽佩,在岳飛主動採取行動搞好關係的情況下,他也就不計前嫌,他們的深厚情誼也就逐漸結成了。因此,後來出現了在點閱韓家軍時,岳飛努力保護韓世忠的情況。韓世忠也不顧自己安危,為岳飛鳴不平。

韓世忠密切注視著岳飛的冤獄。岳飛蒙冤,即將被害,滿朝文武懾於高宗、秦檜淫威,一個個鉗口結舌,噤若寒蟬,只有韓世忠不顧後果、不計安危,挺身而出,詰問秦檜,想保護岳飛。他憤怒地指責秦檜:“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

雖然韓世忠的行動未能挽救岳飛,但充分表現出他對岳飛的一片深情,令人感動。岳飛被殺害後,韓世忠在西子湖畔的飛來峰半山腰建了“翠微亭”,亭的名字是韓世忠根據岳飛寫的《池州翠微亭》一詩而命名的,表達了韓世忠對岳飛的情義。


紹興十一年底,岳飛被殺害,“紹興和議”簽訂。韓世忠更是感到心灰意冷,自己雖有心報國,但報國無門。他既被解除了兵權,又不願與奸臣同流合汙,剩下的就只有激流勇退,歸隱林泉了。於是“自此杜門謝客,絕口不言兵,時跨驢攜酒,從一二童奴遊西湖以自樂,平時將佐,罕得見其面雲。”當年那個叱吒風雲的韓世忠從此銷聲匿跡了。這樣,一方面保全了自己及家人的性命,另一方面也保護了昔日部下將士們的安危。

紹興二十一年八月,隱居的韓世忠病逝,享年六十三歲。


麻辣一加一




從歷史資料上來看,不能說韓世忠沒有救岳飛,韓世忠曾經出面質疑過岳飛的被捕,但無能為力。

在南宋統治集團內部,以韓世忠和岳飛為代表的是抗金派,以宋高宗趙構和秦檜為代表的是投降派。

韓世忠和岳飛曾經打敗金兵,把趙構從大海的船上給救回來。在隨後的戰鬥中,韓世忠和岳飛的兵力不斷擴大,一度曾經達到北宋的首都汴京。

但宋高宗趙構和秦檜堅持要向金國稱臣,給別人當兒子。並且按照宋金和談的協議,強令前線將領紛紛返回杭州,並且罷免了他們的兵權。因為韓世忠對趙構有救命之恩,趙構把韓世忠升為樞密使,架空了他的權力。



岳飛父子和張憲被捕入獄後,韓世忠曾當面斥責秦檜:岳飛父子何罪,為何將其關押?秦檜答道:情況雖然不是很明瞭,證據也不充分,但是不需要有。

韓世忠罵道:大宋開國到現在沒有殺過功臣。朝廷自有律法,你這樣做能讓天下人信服嗎?

朋友勸韓世忠說:咱們武將職務低,沒地位。不可隨便得罪秦檜。韓世忠答道:如果今天我和姦賊同流合汙,死後有何面目見列祖列宗?

前邊已經講過了,要殺害岳飛的是宋高宗趙構,是南宋的皇帝。

在皇權專制社會中,天下都是皇帝的。天下的臣民也是皇帝的奴才,自然是想殺就殺,從來沒有什麼道理可講的。

作為臣子的韓世忠,勉強自保還是可以的。如果拼死相救岳飛,就算把自己的命搭上,也是徒勞無功。



應該說在南宋初期,封閉的北宋管理制度被打破了,當時還是湧現出了不少卓越的軍事將領,他們聯手把金兵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力保南宋半壁江山。

但是宋高宗趙構卻打起了小算盤,害怕這些武將擁兵自重,篡權奪位,又和秦檜密謀,奪取了他們的兵權。

韓世忠在岳飛父子被殺後,對南宋朝廷敢怒不敢言。憤然辭去了樞密使的職務,回到自己的家中。

和抗金將領宗澤一樣,終日飲酒澆愁,寫些詩文,以抒發自己的胸懷。

作為趙構的救命恩人,趙構還多次請韓世忠到宮中來吃飯。

後來還曾經冊封,韓世忠為潭國公,三鎮節度使。

公元1151年秋,韓世忠病死,時年63歲。吃貨被追封為太師,通義郡王。


新知傳習閣


韓世忠和岳飛都是抗金名將,兩個人的功勞也在伯仲之間。

當宋金兩個國家議和的時候,這些立有大功的武將,就顯得格外刺眼了。尤其是在宋朝,武將是皇帝最要堤防的人。

因為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就是從一個比較有威望的武將,經過黃袍加身之後,搖身一變,成了大宋的開國之君的。

宋高宗趙構是很熟悉,他的老祖宗趙匡胤是如何得到的江山的。對於趙構來說武將那可是世界上最危險的人。

這時候影響力比較大,威望又比較高的韓世忠和岳飛就被趙構給盯上了。

他要拿這些立有大功的人開刀了,所謂狡兔死,獵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韓世忠和岳飛已經把忠盡完了,所以,他們的死期也就不遠了。

宋高宗趙構其實想先拿韓世忠開刀的,韓世忠因為有岳飛這個好哥們,他逃過了一劫。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宋高宗趙構想把韓世忠給殺掉,這件事秦檜和張俊是知道的。張俊也是一名武將,他手裡也有帶兵。

當張俊得知宋高宗趙構要殺韓世忠的時候,他就跑到了岳飛那裡,然後告訴岳飛,皇帝要把韓世忠給殺掉呢,等韓世忠一死,我們兩人把他的士兵給平分了吧。

岳飛一聽這件事,他就急了。

這叫什麼屁話,虧你張俊和韓世忠還是兒女親家,在人家有難的時候,你不幫人家,反倒是落井下石,你這人怎麼這樣。我岳飛怎麼可能和你一起幹這種勾當呢。

再說了,國家只是暫時和金國和解了,不一定那一天戰事還會爆發呢。我們國家會打仗的就這麼幾個人,若是把韓世忠給殺了,到時候金軍來犯,能打金軍的豈不是又少了一個大將。

岳飛不但沒答應張俊,反而把宋高宗趙構要陷害韓世忠的事情說給了韓世忠。

韓世忠是個很聰明的傢伙,他一聽說宋高宗想拿他開刀,那肯定是皇帝嫌棄自己功勞太大了,所以,韓世忠跑到了趙構面前是表忠心,並且交出了所有的兵權。

就這還不算,他還在當時的都城,也就是西湖附近給宋高宗趙構要了一片土地,他打算在這裡定居下來來。

韓世忠之所以要在西湖安家,就是因為這裡離著趙構比較近,生活在這裡他的一舉一動都能被宋高宗趙構監視到,也只有這樣趙構才會對他放心。

就這樣韓世忠終於逃過了一死,可是岳飛就沒這麼幸運了。

張俊本來是岳飛的老上級,當他給岳飛商議分韓世忠的兵的時候,被岳飛給頂了回來。所以,張俊對岳飛極其的不滿。

回到朝中後的張俊,明白秦檜要置岳飛於死地的時候,他就聯合秦檜來一起整岳飛了,最後就是在他們兩人的謀劃之下,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把岳飛給殺死的。

今天跪在岳飛前面的鐵像,就有這兩個罪魁禍首。

當韓世忠知道岳飛被害的時候,他就去找宰相秦檜去理論了。

韓世忠說岳飛赤膽忠心,你為何要殺掉岳飛呢?

秦檜說,岳飛可能是有罪吧。這也就是所謂的莫須有之罪。

秦檜的意思是說韓世忠,你又不是岳飛,你怎麼知道岳飛沒有謀反的想法呢?

韓世忠還能說什麼,他什麼也不敢說了。

連岳飛這麼功勞大的人都被陷害死了,這不能不引起韓世忠的警覺呀。

所以,從此之後,韓世忠謝絕了所有的門客,也不和之前的老部下來往了。為了免遭迫害,他每天之和自己的妻子交談。

韓世忠這麼個武將在西湖住下來之後,竟然棄武從文了,他讀了大量的書,還會寫詞,他的詞寫的還很不錯,當然沒有岳飛寫的好了。

不過,韓世忠的結局還是不錯的,畢竟他不是別人害死的,而是病死的。

韓世忠雖說活的比岳飛長久一些,但是也是夠窩囊的。我覺得他應該挺羨慕岳飛的,畢竟岳飛死後不用受這種鳥氣了。


史學達人


岳飛違法犯罪, 觸犯國家法律,岳飛案是經過大理寺審理兩個半月,刑部合議定罪,高宗親詔賜死。岳飛抗旨畏敵有高宗親爹手諭為物證,岳雲,張憲謀反,有岳家軍牛皋,董先,姚政,王俊,王貴,傅選,徐慶,龐榮,李興,李道等十多名將領舉報作證,又有同案犯孫革,於鵬,王處仁,蔣世雄等六人招供認罪,可以說鐵證如山。岳雲和張憲謀反的目的是,逼高宗還岳飛兵權和官職,岳飛做為謀反案主犯被處死,合情合理。

韓世忠是忠臣,又不是反賊,憑什麼要救一個違法亂紀的犯罪分子?再說1141年淮西戰役,韓世忠前期和岳飛一樣有抗旨畏敵行為,這個時候去為違法犯罪事實充分,證據確鑿的岳飛說話,就是找死,韓世忠勇敢但絕對不是愚蠢。

岳飛處死後,韓世忠不再和部下聯繫,靜心學習文化,多有畫作詩詞,南宋諸將,文武雙全的劉錡,吳玠,吳璘,現在又多了一個韓世忠,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贈太師、通義郡王。宋孝宗時,又追封蘄王,諡號“忠武”,和張俊一起配饗宋高宗廟廷。


曉風2016



吊岳飛

胡銓(宋)

匹馬吳江誰著鞭,惟公攘臂獨爭先。

張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堪憫臨淄功未就,不知鍾室事何緣。

石頭城下聽輿論,萬姓顰眉亦可憐。

觀嶽侯石像

薛季宣(宋)

萬死何知獄吏尊,威名蓋代古難存。

二桃豈以功高賜,一舸不容身退論。

幾見飲江思道濟,繆為圖像肖王敦。

沉碑千古蛟川恨,付與無窮客斷魂。

嶽武穆王墓

葉紹翁(宋)

萬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復堪憐。

如公少緩須臾死,此虜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塵空偃月,堂堂遺像在凌煙。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鴟夷理釣船!

謁嶽王墳

鄭超(震?)(宋)

我來拜謁嶽王墳,松柏蒼蒼上宿雲。

臣子報君終一死,權奸賣國欲中分。

鷹揚當日誰能及,雁叫中原不可聞。

石馬石人山寂寂,英雄於此憶將軍。

(清雋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公卿有黨排宗澤,帷幄無人用岳飛。

遺老不應知此恨,亦逢漢節解沾衣。

首先,要從紹興八年(1138),宋金第一次議和期間,那場轟轟烈烈的反對議和的朝廷運動說起。

自宋宣和七年(1125)金國南侵以來,滅北宋,犯江南,一直妄圖侵佔整個宋朝。但建炎元年(1127)趙構建立南宋之後,迫於形勢,任用韓世忠與岳飛等武將抗擊金兵,經過十年抗戰與北伐,金軍大受挫折,不得不主動向宋朝提出議和。自登基起就一心乞和的趙構求之不得,一拍即合,於是,從紹興七年(1137)到紹興九年(1139),宋金進行了第一次議和。

然而,朝廷決定議和的消息一經傳出,頓時,朝野群情洶湧,抗議之聲之激烈,之浩大,遠遠出乎趙構意料之外。群臣紛紛上書,痛斥秦檜,指責趙構,反對議和的奏摺每天不斷。摘錄數段,看看宋朝文臣氣節,亦代表當時大多數南宋人民的心聲。

前宰相李綱上奏:“偷安朝夕,無久遠之計!” “陛下縱自輕,奈宗社何?奈天下臣民何?奈後世史冊何?!”樞密院編修官趙雍上奏:“天子之孝,與臣庶不同,報難報之恨,雪難雪之恥!”監察御史方庭實上奏:“天下者,中國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萬姓、三軍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

樞密院編修官胡銓的上奏,使此次抗議運動達到了高潮:“陛下尚不覺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國大仇而不報,含垢忍恥,舉天下而臣之甘心焉?”又堅決請斬秦檜等人,以謝天下:“臣備員樞屬,義不與檜等共戴天!”並主張“羈留虜使,責以無禮,徐興問罪之師”“不然,臣有赴東海而死耳,寧能處小朝廷求活耶!”

胡銓這篇檄文一出,朝野震動,吏民紛紛抄閱,“市井間喧騰,數日不定”,金人聞說,用千金求購此文副本,金國君臣讀後,大驚失色,連連稱“南朝有人”,“中國不可輕”。在這期間,秦檜在朝堂天天被大臣指著鼻子罵,民間更貼出了大字報:秦相公是細作。萬眾唾罵聲中,秦檜嚇得上表待罪。但趙構一意孤行,決意議和!他擺出獨夫之威,聲稱:秦檜無罪可待!並下令將胡銓“送昭州編管,永不起復!”

終於,這場轟轟烈烈的反對議和的朝廷運動宣告失敗。紹興九年(1139)一月,和議達成,簽下了第一份屈辱條約——秦檜代表趙構,跪拜金使,宋向金稱臣納貢。再說武將,在議和期間,岳飛表現得相對剋制溫和,只是在入朝召對說了一句軟中帶硬的話:“金人不可信,和議不可恃。相臣謀國不臧,恐貽後世譏議。”

史書上說岳飛這句話是對秦檜說的,但更可信的是,這句話是對地位更高且跟他私交很好的宰相趙鼎說的,很客氣地批評趙鼎,沒有好好地為國家出謀劃策。這跟其他大臣的上書,把秦檜罵得滿頭包,把皇帝罵得就差要他一死以謝列祖列宗相比,岳飛就如當時大臣對他的評價:“動合禮法”,“恂恂如書生”。(不過,後來岳飛終於在趙構不知羞恥地下令普賞天下慶祝議和成功時來了個總爆發。)

其他重要武將,除張俊力挺主子議和之外,韓世忠,吳玠,楊沂中等則激烈反對議和,首當其衝的,便是韓世忠,在議和期間與和約簽定之後,他接連上奏十餘道:“事系安危,在此一決!”“今正當主辱臣死之時,臣願效死節,激昂士卒,率先迎敵,期於必戰,以決成敗!”語言激切,恨不得立馬跟金人開戰。趙構忙下“親札付世忠,令差人防護北使往回”,今韓世忠 “不得分毫生事。”

趙構令韓世忠派人護送金國使者返回金國,但韓世忠偏偏背道而馳,奮然抗旨!他派部下扮作“紅巾軍”,在金使返國的道路上,設下埋伏,準備襲殺金國使團張通古一行人馬,以徹底破壞和議。後因被部將胡紡告密而洩露,金國使團臨時改變路線,伏擊未能成功。此事令趙構和秦檜十分震驚!

從此,韓世忠首先上了趙構的黑名單。

而秦檜恨之入骨的人有兩個,一個是文臣胡銓,一個是武將韓世忠。

胡銓已發配昭州,趙構投鼠忌器,暫時沒把韓世忠怎麼樣,這令秦檜耿耿於懷,記恨於心。終於在兩年後,在宋金第二次議和期間,他逮到了機會,製造了一宗獄案——耿著案。這宗獄案,意在整掉韓世忠。

紹興十年(1140)六月,僅簽定一年多的和約,以金國毀約南侵告終。岳飛第四次北伐,連連大捷卻被十二道金牌招回。“十年之功,廢於一旦”,中原遺民攔道跪地痛哭,岳飛泣別百姓,悲憤班師。

趙構再度求和。七月,金人發密信給秦檜,提出議和條件“必殺飛,始可和。”趙構不置可否。

紹興十一年(1141)一月,金國再度侵宋,宋軍在張俊的總指揮下先勝後敗。三月,岳飛領兵剛剛趕赴前線,金軍即聞風北撤。之後,宋金暗通書信,又繼續進行第二次議和。

四月,為消除一直擔憂的武將勢力,也為向金人獻媚,表示議和誠意,趙構來了一出盜版的“杯酒釋兵權”,用明升暗降的手段,解除了韓世忠、張俊還有岳飛三大宣撫使的軍職兵權,並詔令他們進入樞密院(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任正副職。

五月,在架空韓世忠樞密使的職權後,趙構下詔,令樞密使張俊與樞密副使岳飛,前往韓世忠的大本營楚州檢閱軍馬。臨行之前,秦檜在政事堂布置使命,並傳趙構諭旨:

“捃摭世忠軍事,備反側。”要他們蒐羅韓世忠的軍事上的問題,並防範韓世忠異動。

岳飛和韓世忠相差十四歲,同是堅定的主戰派,力主恢復中原,且私交甚好。聽聞秦檜之說,岳飛感覺不妙,忙為韓世忠老大哥說話:

“世忠有幸,沐皇恩高升為樞府大臣,既如此,楚州之軍便是朝廷之軍。”力保韓世忠的軍隊就是朝廷的軍隊,一定會忠心效力於朝廷,並聲明:

“公相命飛以自衛,果何為者?若使飛捃摭同列之私,尤非所望於公相者”。秦相公要我防範韓世忠,要我羅織他的把柄過錯,讓你失望了,我岳飛不會這樣做。岳飛或是不相信這是趙構旨意,這麼說有暗示秦檜是假公濟私甚至假傳聖旨之意。秦檜聽了,心中惱怒。

然而作為韓世忠雙重女兒親家的張俊,則心領神會。六月,張俊和岳飛出使到達鎮江後,在檢閱韓世忠舊部軍馬時,張俊對岳飛說:

“上留世忠,而使吾曹分其軍,朝廷意可知也。”表示,要和岳飛聯手,分解韓世忠的數萬軍馬。並暗示,朝廷之意,就是要把韓世忠整垮。

岳飛當即反對:“不然!國家所賴以圖恢復者惟自家三四輩。”不能這樣做,國家賴以恢復中原的軍隊,只得我們三四家而已,豈可自家兄弟鬩牆?岳飛依然不相信朝廷,在故土未復,外敵未滅的情況下,會做這種拆自家城牆折自己手足的蠢事。

張俊受到岳飛的正義駁斥,惱羞成怒!他無從發洩,便捏了些小過,要把兩名士卒處斬。岳飛雖“懇救數四”,仍未能挽回兩名士卒性命,氣憤而無可奈何。

早在五月,秦檜就開始暗中蒐羅整治韓世忠的罪狀。之前告發韓世忠襲擊金使的計劃的胡紡,此時再度出面,告發韓世忠的心腹部將耿著,說他發佈流言,“二樞密來楚州,必分世忠之軍”, 是為“鼓惑眾聽”,並且“圖叛逆”,“謀還世忠掌兵柄”,於是,秦檜下令將耿著逮捕,押往大理寺下獄,嚴刑逼供,要耿著誣陷韓世忠謀反。

岳飛這次出使楚州之後,方得知耿著下獄之事,聯想起秦檜和張俊的種種行徑,他這才明白,事情遠比他想像的齷齪與陰險,更愚不可及!他為此憤憤不平,痛心不已,嘆道:

“吾與世忠同王事,而使之以下不幸被罪,有負世忠。”考慮到將來的抗金大局,還有他與韓世忠之間的戰友情誼,他做不到眼睜睜看著赤心抗金的名將韓世忠遭遇不幸而不相救,他就算明白這是朝廷有意加害韓世忠,仍然寧願觸犯朝廷,不顧個人安危,派人連夜送信給韓世忠。

韓世忠收到岳飛報信後,驚駭萬分!他緊忙進宮求見皇帝,在趙構面前“投地自明”,“號泣”申訴。

建炎三年(1129)苗劉兵變時,韓世忠救駕有功,趙構對韓世忠尚還有幾分舊情,又見韓世忠武將威嚴喪盡,伏在自己腳前痛哭流涕的樣子,不由心生惻忍,他故作驚詫,說:還有這事?立即下令,“耿著案”不得牽連韓世忠。秦檜無奈,只得把耿著脊杖刺配了事,韓世忠這才逃過一劫。

岳飛先是拒絕同謀誣陷韓世忠,後又拒絕分解韓世忠的軍隊,最後竟然還給韓世忠通風報信,這使得秦檜和張俊兩人,深恨岳飛。趙構雖然放過了韓世忠,但對於岳飛的在此事上的不合作,亦起猜忌之心。此時,宋金議和,正處於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中。

七月,岳飛從楚州回來,此番出使,使他對朝廷越來越厭離。他立即上表,請求罷免自己的樞密副使之職。趙構耍弄帝王權術,表面下詔不允,暗中又讓秦檜等人猛烈彈劾岳飛。

八月,岳飛“引咎辭職”,在辭表中,他特別強調:“冀保全於終始,宜遠引于山林”。岳飛已隱隱感受到,前途吉凶未卜,所以,他唯望趙構能讓他全身而退,歸隱山林。趙構下詔允了岳飛的辭呈,並假惺惺保證:“保功臣之終”。

但趙構已不再想保全岳飛。他為人個之猜忌,更為了與金國媾和萬無一失,已決定配合金國“必殺飛,始可和”的議和條件。趙構、秦檜和張俊,把之前刺向韓世忠的矛頭,齊齊轉向岳飛。

九月,秦、張兩人,故技重施,又製造了另一宗獄案——“張憲案”。張俊告發:岳飛唆使部將張憲謀反,秦檜立即把岳飛的心腹愛將張憲下獄,這跟四個月前“耿著案”如出一轍。

十月,趙構下詔,命令身在江州廬山的岳飛立即前往“行在”臨安府。岳飛在去臨安的路,多人勸他,此非嘉詔,勿赴臨安,但岳飛只有一句:“只得前邁”。當到達臨安後,岳飛立即被投入大理寺,投入趙構的“詔獄”(罪犯由皇帝親自下詔書定罪)之中。

其實,在廬山隱居時,就有人通風報信,告知岳飛“張憲案”,岳飛立即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但跟韓世忠不同,他並沒有去找趙構申訴。有人勸岳飛上奏自辨,岳飛苦笑道:

“使天有目,必不使忠臣陷不義。萬一不幸,亦何所逃?”

趙構在政治上軍事上多次重大失策,岳飛卻一再預測準確,如“淮西兵變”,如“金人叛盟”,一次次打皇帝的臉。難道他不曾料到自己最後的結局?其實,他早已通過“耿著案”明白,朝廷用意之惡。他已看透趙構,為了議和與苟安,已是不顧一切,甚至不惜自毀長城!若上天有眼,趙構真能明辨是非,回心轉意,就不會陷忠臣於不義,但如果趙構一心要加害自己,他又將何處可逃?要他像韓世忠一樣,痛哭求饒,他寧願直道危行,寧折不屈。

岳飛不愧千古一將,文韜武略,驍勇善戰之外,又集儒家傳統美德於一身,“時人號為賢將”。他有著武將視死如歸的硬骨,也有著文士清高孤直的氣節。但他唯獨沒有野心。

岳飛下獄後,受盡毒刑,也絕不肯自誣。剛剛逃過一劫本已閉門謝客不問世事的韓世忠,冒險闖相府,質問秦檜,岳飛到底何罪?

秦檜說,謀反。

韓世忠又問,證據何在?

秦檜說:“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韓世忠悲憤交加,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十一月,宋金第二次議和達成書面協議,宋朝第二份屈辱條約《紹興和議》簽定。除宋向金稱臣納貢之外,岳飛一年前最後一次北伐,率領岳家軍將士們浴血收復的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土地,被割讓給金國。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除夕,趙構終於下旨:“岳飛特賜死”。臨刑前,岳飛寫下了他的唯一供狀——八字絕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韓世忠最終未能救得了岳飛,但從此之後,“莫須有”三字,伴隨著趙構秦檜張俊等賣國苟和者的名字,遺臭萬年。也昭示著盡忠報國者岳飛的“千古奇冤”,令人痛惜不已,嘆息至今。

這算是韓世忠對岳飛在他危難之時出手相救的一點報答。

後來,他終於被解除了兵權。自此他社門謝客,居家閱書讀經,絕日不言兵。他經常騎著毛驢,攜小童一二,帶著酒壺,悶遊於西湖之上。他一生清廉,仗義疏財,歷年所得賞賜都分給了部下,田產都分給了他封邑的百姓;他持軍威嚴,能與士卒同甘苦。解職後居家十餘年,澹然自若。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這位一代名將憂鬱而死,時年六十八歲。

 脫脫:“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宋靖康、建炎之際,天下安危之機也,勇略忠義如韓世忠而為將,是天以資宋之興復也。方兀朮渡江,惟世忠與之對陣,以閒暇示之。及劉豫廢,中原人心動搖,世忠請乘時進兵,此機何可失也?高宗惟奸檜之言是聽,使世忠不得盡展其才,和議成而宋事去矣。暮年退居行都,口不言兵,部曲舊將,不與相見,蓋懲岳飛之事也。昔漢文帝思頗、牧於前代,宋有世忠而不善用,惜哉!”

岳飛這樣一個憂國憂民的文武全才(元人脫脫主編《宋史》:“西漢而下,若韓、彭、絳、灌之為將,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並施如宋岳飛者,一代豈多見哉。),按說是要託之社稷的啊,正在用人之際,反而去之而後快,若何?

我細讀岳飛生前死後一些關鍵人物的表現,發現了一些端倪。

1:金兀朮,金統兵元帥。客觀的說,他是個很不錯的帥才。但命運安排他和岳飛同在一個時代,註定他們是一生的死敵。1140年5月,岳家軍在朱仙鎮殺退兀朮的十萬步兵和三萬騎兵。金兵聞風喪膽,驚呼“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兀朮哀嘆:“自我起兵北方以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失敗過。”岳飛決心乘勝渡河收復河北,激勵部將:“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然而,高宗懾於岳飛震主之威,聽信秦檜奏言,“令岳飛暫且班師”,下令各路大軍一律撤回原駐地。岳飛銳意北伐,上奏道:“豪傑向風,士卒用命,時不再來,機難輕失。”高宗藉口“孤軍不可久留”,一天催發12道金牌(即一尺長朱漆金字木牌),日行四五百里。岳飛涕淚交流,痛心疾首,大放悲聲:“十年之功,廢於一旦!”被迫撤軍。

金兀朮假意同意和談,提出“必殺飛,始可和”的條件。高宗竟然在秦檜等撮合下,砰然心動。

岳飛之死,始作蛹者,金兀朮也。

2:宋高宗趙構。趙構是因為父親和哥哥這兩個先皇被金俘虜才得以臨時承繼大統。也就是說,他的位子是不穩的,只要父親和哥哥有一人回來,他就得退位。因此在戰和和上,他是首鼠兩端,既不要落下害死父兄的惡名,又要千方百計保住位子。他怕失敗,那什麼都沒有了;他也不要勝利, 那對他沒有好處;最好是維持現狀。所以,每當宋軍大勝時,他就要“班師”,和談。岳飛是他用來戰鬥的砝碼,秦檜是他用來和談的閎股。當岳飛一意“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時,趙構就容不下他了。無他,岳飛死不了。

可惜忠勇如岳飛,至死不明白。

3:秦檜,熟讀“四書五經”的大知識分子,主和的“大外交家”。他與岳飛本無瓜葛,但有著小肚雞腸。秦檜曾經想謀害韓世忠,岳飛得信,馳書告之,使其陰謀未得逞,因此懷恨在心。只因為岳飛妨礙了他的“和談大業”,就造出“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處死,既秉承了趙構的意思,也報了自己的私怨。

4:張俊,與韓世忠、岳飛同為抗金主將。他雖然是秦黨,又是岳飛的長輩,卻對岳飛相當看好,多加激賞。但當岳飛與他齊名甚至名聲超過他時,他由嫉妒發展到對岳飛痛下殺手,是謀害岳飛的主謀和實際執行者。

張俊貪汙成性,與清廉的岳飛性格上是格格不入的。

宋代的將領,很少有不貪財的,特別是南宋初年的大將,差不多個個都貪財,只有岳飛是例外。宋高宗常縱容諸將貪財,用意在使諸將腐化而喪失上進的志趣、野心。高宗時諸將以張俊為最貪,他的田產每年可收租米六十萬斛。他家裡藏的銀子很多,每千兩鑄成一毬,號稱'沒奈何'。所以軍中戲稱“張太尉鐵臉”,意謂他無廉恥,不要臉,臉皮好像鐵打的一樣。而這樣一個貪鄙的人,卻蒙宋高宗的垂青,南宋初年諸將以他為最享福。

就是名將韓世忠也未能免俗。他曾議買新淦官田,宋高宗聞之大喜,特賜御札,就把這田賜給他。當時高宗頗疑諸將有野心,及知韓世忠也是一個求田問舍的人,所以喜歡起來。

岳飛的廉潔,從他的家產可以證明。他死後被抄家,家裡僅有現金一百餘千,其他布帛粟麥等項,合計不過值錢九千餘串。岳飛之得禍,正為他太廉潔了。諸將皆貪財,他偏不貪財,可見他志不在小,便是高宗所疑忌的。也不能為朝臣接納。

他們曾經奉詔一起到楚州閱兵,張俊提出和岳飛分韓世忠的背嵬軍為己有,岳飛顧及與韓世忠的友情,沒有同意,就得罪了張俊。後來他是謀害岳飛最兇惡的之一。

5:萬其卨:諫議大夫,秦檜死黨。他不僅一手炮製假證,還把岳飛嚴刑拷打得死去活來。真是畜生不如的東西。

6:王氏,秦檜老婆。為秦檜出謀劃策,力主“除滅”岳飛的壞婆娘!

7:王貴,岳飛部下統制官,因為違紀,被岳飛刑仗,在張俊利誘下,誣告岳飛。

8:王俊,岳飛部將。因為對張憲不滿,拿著張俊捏造的罪狀,出告張憲“謀據襄陽,還飛兵權。”成為座死岳飛的“造反”主罪。

9:韓世忠,抗金主將。他是少有的幾個與岳飛談得來的當權者之一。岳飛幾次救過他。當岳飛繫獄初,韓世忠不平:詣檜訪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 ’三字,何以服天下?”本想救岳飛。

如果他堅持的話,當然結果不好說,起碼還是有希望的。但當他聽了夫人梁紅玉的“明哲保身”一席話後,放棄努力,歸隱田園了。還有誰願意救岳飛呢?

10:梁紅玉,韓世忠夫人。如雷貫耳的女中豪傑,抗金名將。當年她擊鼓助威的豪氣,震古爍今。當韓世忠決心救岳飛時,她卻說“奸臣當道,尚有何幸?妾為相公計,不如見機而作,明哲保身罷!”當年豪氣哪裡去了?

11:何鑄,中丞,秦檜死黨。最先由他和大理卿週三畏審理岳飛。飛見了二人,道:皇天厚土,可表此心。並解衣露背,請二人看。乃是”盡忠報國“四個大字。何鑄良心發現,說了個”好“字,併到秦檜處為岳飛辯汙。秦檜說“這是上意”,不成。

12:週三畏,大理卿,因為不願審理岳飛,掛冠而去。

13:張憲,岳飛手下大將。至死不誣岳飛,後與岳飛一起被殺。

14:隗順,獄卒,冒死負岳飛屍體葬棲霞嶺下。

從岳飛死獄中的關鍵人物的關鍵表現,不難看出,處死岳飛乃主流之意,權威之作,岳飛沒有不死的道理。且是在和諧中操作,幾乎聽不見不同的聲音。南宋不亡,天理不容!

幾百年後,大明朝的于謙,又重複了岳飛故事。


金山萬丈


首先釐清一個認識,誰要殺岳飛,當然是皇帝趙構,秦檜只是奉皇帝旨意當了儈子手。

韓世忠與岳飛同為中興名將,對金主戰,韓世忠的言辭和行動比岳飛更鮮明更激烈。秦檜要搞掉的首要目標起初就是韓世忠,岳飛還曾將秦檜私下收集韓世忠罪證的消息通報給了他,他最終沒被趙構殺掉,已屬於萬幸,他哪有膽量和能力救岳飛?

第一、韓世忠和岳飛、雖同為帶兵之人,但岳飛帶兵作戰在淮河之北,韓世忠帶兵作戰在淮河之南,兩人在軍事行動上並沒有什麼交集;韓世忠貪財戀色,岳飛視錢財為糞土,他倆尿不到一個壺裡,談不上有什麼個人交情。他為何要與岳飛同生死共患難,要捨命救岳飛?

第二、作為士大夫耿直人格,韓世忠公開為岳飛鳴過不平,曾當面質問秦檜;殺岳飛的罪名是“莫須有”,何以服天下人?僅此而已。

韓世忠比岳飛聰明圓滑,他主張北伐抗金,但沒有鼓吹要迎回二帝;他購置田產宅院,收羅美女,在皇帝眼皮下錦衣玉食,腐敗之人何來造反野心?韓世忠曾救過趙構的命(建炎三年,將官苗傅、劉正彥發動兵變,逼趙構讓位給三歲的兒子。韓世忠領兵殺入杭州解救出趙構,從此成為皇帝的親信),所以他雖與岳飛一起被解除了兵權,但逃過了滅頂之災。

岳飛父子被殺後,北伐無望,韓世忠毅然辭去有職無權的樞密使官職,閒賦在家(還一度復出任過節度使),借酒消愁。先後被封為潭國公、鹹安郡王、偶爾也去朝廷與趙構酒聚,得到一些賞賜。六十三歲時病故善終。追贈太師、追封通義郡王、蘄王。


諶人


宋金形成沿黃河的戰略相持,金的實力強一些,但雙方都有些支持不下去了(內部矛盾),才有了議和。宋以戰促和是希望在談判中主動,跟投降風馬牛不相及,也與汪精衛之類偽政權毫無可比性。如果議和就是投降,那我們在朝鮮戰場也是投降嗎?

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具備國際大視野的朝代,很多方面有了近代化啟蒙。宋明白朝廷不等同於天下,能夠平等對待以前所謂蠻夷:日本、遼國…可嘆我們當代許多人還沒有這種意識。國與國的關係並非漢文化所及漢人所及就是一個國家,要不然普魯士還被人家佔著,德國豈非很可恥?

議和的目標就是解決內部矛盾,發展經濟,臥薪嚐膽,合適時機再一戰雪恥。有宋一代都是這麼幹的,所以宋在主戰派驅動下背信棄義的案例多,愛國賊主戰誤國的多。滅遼滅金是其中兩個。或者說,盲目開戰是宋戰略不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宋高宗要解決的內部問題,首先是軍隊國家化。在與金交戰過程中,多次發生各山頭自行其是,相互缺乏配合支援,嚴重破壞了中央戰略部署的執行,甚至反叛,對收復國家產生實質性嚴重傷害。韓世忠、岳飛兩大山頭都是被打擊的對象。區別在於,韓與趙構有恩,多次救駕,而且功勳卓著;壓一壓也就老實了。岳飛本就是皇帝樹的素人榜樣來抗衡老軍頭們的,卻最不聽話,而且把柄最多,不思悔改,不殺他如何搞定其他軍頭。可悲可嘆,岳飛之始至終都是趙構樹立的典型,正面不行,那就反面吧。其次就是國家財政問題,不減輕人民負擔,不發展經濟,宋朝危在旦夕。宋是募兵制,既不像秦漢唐,也不像明清,可以抓壯丁去打仗的。國家的錢八成給了岳飛他們去打仗,要命的是,長期戰爭開支與日俱增。百姓過不下去談什麼北伐?


Malo38


電視劇中,但凡忠臣蒙冤必然會有人到權貴面前,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張口就是——大人,您救救...

實際上,這種情況幾乎不會出現——如果救得了,早就救了;或者說,壓根就不想

對於韓世忠來說,他何曾不想拯救岳飛,只是此刻他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的命

就算他為了救岳飛放棄一切,那應該如何放棄?

是帶兵滅了宋高宗、秦檜,還是說跑去求情然後和那幾個書生一起被砍了

答案就是韓世忠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不如歸去的韓世忠,選擇了放棄一切

當韓世忠怒氣衝衝的“質問”秦檜岳飛的罪名,得到的答覆便是那句流傳千古的“莫須有”,然後我們的韓將軍在瞠目結舌之後,無奈而去

因為,那個時候他已經不再是曾經雷震三山、炮炸兩狼的韓將軍了。當時的“中興四將”都被罷了兵權,聰明如劉光世、張俊都選擇明哲保身,唯有韓世忠能和岳飛一樣,是忠君為國的將才,只是此時他無可奈何,也無能為力

縱使有再多的不捨和憤恨,都只能默默的忍受著。早在之前就因為名聲在外被秦檜嫉妒的韓世忠,便差點慘遭毒手,是岳飛提醒他多加防範

韓世忠隨後選擇了作為武將最不能接受的方式——徹底放逐自己。不再過問政事的韓世忠毅然辭官,天天醉生夢死、求佛問道,直至死去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邁之氣,或許仍然存在於韓世忠的心間,只是時局不允許他做什麼,為了家庭他沒有選擇玉碎,這不能怪他,畢竟自己就算一死也是徒勞,為何要搭上更多無辜的生命,何況還是自己的家人

或許生命最後的日子裡,只有夢迴黃天蕩才能讓他安然入眠

手握重兵的岳飛選擇殺身成仁,自己又能如何呢?

抗金形勢一片大好,岳家軍連戰連捷,直搗黃龍收復失地是指日可待。而韓世忠部隊也在不斷的壯大,可就是投降派的慫恿加上高宗的自保心理,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隨後收回了包括韓世忠、岳飛、張俊在內三位大將的兵權

群情激憤的軍民,大有支持岳飛政變的意思。而且按照當時岳飛的威望,以迎還二帝為旗號,無論是拒絕班師或是直接兵變,都不會有如此下場

縱使迎還宋欽宗,自己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也算是死得其所。可是岳飛選擇了一種最決絕的方式——放棄。或許他以為高宗不會殺他,直到他來到風波亭,或許他有過後悔,只是他仍然從容赴死,選擇對國家和君王忠誠

韓世忠又能怎樣呢?他何嘗不是對趙宋王朝忠心耿耿,縱使是聖上無道,他也不能犯下謀逆之罪。所以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抗議——辭官返鄉,再不問世事

我想,是岳飛的一舉一動,讓韓世忠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就算不惜謀反救援岳飛,就能有好結果嗎?

如果說,韓世忠準備顧全大局,以國家利益為重,決定兵變以拯救岳飛,共同為抗金事業出一分力,會是怎樣的結果呢?

首先,劉光世是否會站在自己這邊還兩說,張俊絕對會成為自己的對立面。畢竟作為親家,早已投靠了秦檜,此時必然會盡力阻擊韓世忠

在外患尚未解決的情況下,進行內鬥是很危險的,說不定就被金國趁虛而入,那麼不用提未來收復失地了,弄不好都得滅國

而且,兵變就可以救得了岳飛嗎?按照岳飛的性子,是否會毅然拒絕自己的救援呢?畢竟如果有此心,他根本不必班師回朝的

所以無論從成功幾率還是動機上來說,韓世忠都沒把握能夠成功拯救岳飛,更何況他根本也沒有這個想法

岳飛死後,韓世忠曾毅然辭官。而後高宗多次召見,雖仍身居高位,卻已是心灰意冷

紹興二十一年,六十三歲的韓世忠死去,距離其夫人巾幗英雄梁紅玉去世已經十六年

黃天蕩一役中,梁紅玉曾親自擂鼓以鼓舞士氣,而韓世忠也在此戰中大敗金軍

只是這曾經的豪邁,也只能在夢中出現了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